分享

ST毅达重组成功仅是个例,垃圾股炒作需警惕风险

 肤施拥有 2020-08-18

近480天的等待后,曾经的“最惨上市公司”幸运地从退市泥淖脱身,重新在A股上市交易。

8月17日开盘后,NST毅达(600610.SH)便大涨114.7%,截至收盘上涨50%,报收于4.89元/股。

“2018年营收为0、员工为0、子公司不受控制、连续两年被出具'非标’意见……”*ST毅达一度被认为走到退市边缘。但随着信达系的入主和资产注入的完成,豪赌重组的投资者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的心理历程。

作为A股的独有产物,被实施风险警示、甚至有退市风险的股票因为其多方面的独特性,炒作热情从未匮乏,垃圾股炒作也作为一种交易策略有其生存之道,甚至幸运者像中毅达实现了涅槃重生。

但诚如一位投行人士所言,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面值退市成为常态,壳股的吸引力大大减少,同时押注重大资产重组则需要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涅槃重生

2020年8月10日,*ST毅达公告收到上交所《关于同意上海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申请的通知》,根据安排,上市公司股票将于8月17日恢复交易。

一度被认为要退市的*ST毅达,实现了涅槃重生。

2017年11月开始,中毅达总部及子公司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员工工资、主要管理人员失联、员工辞职潮爆发等情况,主要子公司均处于失控状态,主营业务停滞。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交所决定从2019年7月19日起暂停中毅达A股和B股股票上市。

同很多在退市边缘的上市公司一样,*ST毅达也没有放弃“自救”。2019年1月,“信达证券-兴业银行-信达兴融 4 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在信达证券的主导下,*ST毅达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于2019年11月完成了对赤峰瑞阳100%股权的收购。在解决了子公司失控及影响正常经营的重大债务问题后,*ST毅达具备了重新上市的条件。

8月17日,NST毅达在上交所重新上市交易,截至当日收盘,NST毅达上涨50%,报收4.89元/股。

最新数据显示,*ST毅达背后有7万股东,这一数据相比去年3月末增加了近2万。也就是说,这7万股东豪赌*ST毅达获得成功。

实际上,从去年2月1日开始,市场便开始对信达系入主抱有了期望。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3月7日,20个交易日内*ST毅达上涨了148%。

在去年3月*ST毅达的股东大会现场,有不少投资者称相信信达证券能够处理好*ST毅达的“烂摊子”,所以选择押注重组预期。

事后来看,*ST毅达恢复上市背后,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的中国信达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般是观察母公司集团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资产注入情况;另外还可以关注公司通过投资收益等方式扭亏。”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以借壳重组为主这一类型的投资机会在目前注册制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吸引力大为下降。未来ST股投资也应该回归基本面,那些因为行业周期、大股东历史遗留问题等被戴帽但竞争力尚未丧失、未来经营有望显著好转依靠主营业务盈利实现摘帽的公司是主要的投资机会所在。”成恩资本董事长王璇对第一财经表示。

不理性、盲目成分大

从A股历史来看,市场对ST股的炒作热情一直没有匮乏。

在过去几轮的行情中,都存在着垃圾股阶段性受市场追捧的现象。当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由于市场退市率低、股价低、空间上限较高等原因,低价股、绩差股、垃圾股就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

“在过去,中国A股退市制度缺乏严格的制度及严格的执行,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违法违规的成本太低;其二,中国A股市场投机盛行,投资者素养还有待提高,投机氛围浓厚;总是幻想着乌鸡变凤凰,一夜暴富,很少有人愿意跟着企业的价值一起成长。”壁虎投资总经理张增继表示。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则认为,过去上市成本高、难度大、时间周期长等因素使得ST股具有一定的壳价值;同时因为A股有严格的退市制度,ST股如果基本面不出现重大变化,将会被退市,因此会促使ST股大股东有动力去改善公司业绩或进行资产注入来保壳,所以ST股有一定的投机价值。

另外,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通常在经营方面有一些问题,长期利微导致股票价格较低,另外相比于正常状态的股票,披星戴帽公司对收购的议价能力较弱,借壳成本较低。

但需要看到的是,ST股往往都有较大的退市风险,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经营能力下滑,无力扭转亏损;另一方面则是公司治理混乱。鉴于风控原因,大部分机构投资者是不参与ST股投资的,导致ST股投资者以散户、游资为主,跟风效应较强。这就使得,在一个以游资和散户为主导者的市场上,盲目和不理性成分大大增加。

理性看待资产注入

通过资产注入方式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是很多ST公司保壳的常用手段,但并非都能像中毅达一样如愿以偿。

ST椰岛(600238.SH)在6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称,公司筹划发行股份拟向68名交易方购买北京博克森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克森”)不低于8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然而刚满一个月ST椰岛就终止了该收购方案。

第一财经注意到,ST椰岛与博克森的重大资产重组被终止的原因,ST椰岛称是与博克森实际控制人未能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业务整合、交易价格等核心要素达成一致意见。

同样是在6月,力诺集团旗下的医药资产宏济堂、科源制药欲借壳ST亚星(600319.SH)也宣布告吹。由于交易各方对本次重组的交易价格、业绩承诺及补偿等核心事项未能达成一致,ST亚星收到了交易标的控股股东等交易对方发送的终止重组的协议文本,筹划近半年时间的重组事项最终无奈“流产”。

“业绩反转和重组的概率和时间都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分析人士称。

一个例子是,2019年,*ST金洲(000587.SZ)便一直致力于资产的重组,并与有关第三方签订了资产置出的协议,计划将效益已经不好的珠宝板块置出。

今年6月23日,*ST金洲公告称,因重组标的“东莞金叶”现已被申请破产清算,公司无法进一步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决定终止东莞金叶资产重组事项。

王璇进一步分析,对于资产注入可能性应理性分析,不能盲目跟风、听信“小道消息”;对公司扭亏保壳的能力要谨慎评估,远离退市风险过大的公司。

“对于那些大股东背景实力雄厚,公司资产重组或者业绩改善的紧迫性比较强的ST股可能具有一定的投机价值,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鉴别能力偏弱,所以不建议参与ST股投资。”胡泊也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