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耳 | 高阳村落~旧城村

 卷小耳 2020-08-18

咏旧城

李霨(高阳~庞口)

荒城高下断秋蓬,王气销沉帝业空。

败壁乌栖苔藓碧,重闉狐窟土花红。

樵苏远近斜阳外,村坞荒凉野草中。

自上崇岗遥纵目,云山烟柳锁空濛。

闉,音:yin,城门。

曾经这里是古黄河的河道,河水漫流,湖泊淀塘星罗棋布。曾经这里是史前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帝王颛顼就算没有在这里建都,至少曾在这里活动,这里还是炎黄联军曾经的驻扎地。曾经这里是燕赵势力的交界之处,两国的国君曾在这里签订有阿城之盟。曾经这里是北宋第一座名关,一代名将杨延昭在这里留下赫赫功名。曾经这里是许氏家族的郡望发源,数千年的历史,牵动了多少许氏家族的寻根之梦。曾经这里是古高河和潴龙河的交汇之处,龟背澶州府的传说,伴随着历史烟云的明明灭灭潮涨潮生。

如今,它只是一座村庄。

如一位老泪纵横的老人,脸上布满了皱纹的丘壑。如一位已经跋涉了千山万水的旅行者,停住脚步,抚慰着自己酸痛的双足。旧城墙的残垣破壁在风中瑟瑟,似乎还在诉说着一段湮没的往事,只是还有几个人记得他日日的辉煌和风光?

如今,它只是一座村庄。却是一座我的目光离开龙化乡,却再不能从它身上转移视线的村庄。是一座无论我从那里重新回到它的身旁,哪怕我的家远在十华里开外,也会身心安定、灵魂静祥的村庄。是一座童年的我向往的村庄,因为它拥有着一座高阳城东十分优秀的学校------旧城中学。是一座每每经过它,总在心中不由自主升腾起敬畏之心的村庄。因为那些亦真亦假的传说,因为这座村庄的人所拥有的巨大的荣耀感,因为自远古时代所传承而来的勇敢彪悍之风,因为它的名字后面铺面而来的犹如万里黄沙一样的沧桑和厚重。

史载,1370年(明洪武三年),高阳大水,淹没了高阳全境,也淹没了整座高阳城。洪水虽然退去,可是这里也不再是高阳县城。朝廷下旨,高阳县城西迁至丰家口,旧城淹没,新城生。历史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分水岭,一个新字迤逦至今日,更有无穷的崭新的未来;一个旧字,从1370年的大水苍茫远去,直到不可探究历史的远古。

说到旧城,有一位伟大的帝王就不能避开,那就是远古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昌意之子,黄帝之孙,平共工,设历法,形成了各民族的真正统一,是一位有着文治之功的帝王。历来颛顼是否建都高阳存在许多争议,在这里我也不想引发无谓的口水之争。诚然旧城村东村民称之为颛顼墓的古墓确实只是汉墓,颛顼在旧城村西北无影山(一座土山,今无)立竿见木,建立观天中心也或者只是传说,县城东侧李家庄的颛顼碑或者只是后人篆刻,但是为什么旧城这座龟城却锲合了黄帝部落的龟图腾,顺意了颛顼帝的水德之名?或者旧城村的高耸于地的十字街知道,残存的古城墙知道,是谁从遥远的曲逆(今顺平)取来黏土,垫土为城、夯土为墙修筑了它们。我只知道如今潴龙河畔还流传着颛顼帝王的许多动人传说,空穴不会来风,所以我想说的是,就算颛顼帝不曾在这里建都高阳,至少他曾经到在这里留下过足印,留下了华夏民族古老的文化、文明。

高阳,秦朝设县(县志上记载是西汉设县,辖如今高阳全境,安新安州一带及其西南地区,任丘西部。,清苑东部等地区),它的名称从未改变,只在新莽时期称过高亭,但是很快恢复高阳之名,直至今日。历史上,西晋。南北朝时期曾置国设郡,隋朝时,旧城曾成为东征高丽的军用物资集结地,唐朝始设高阳军,统兵6000人。至北宋,大宋朝失去长城防线,只好退守河塘一线,高阳关成为前沿重关,与瓦桥关、益津关呈三足鼎立之势,承担起御辽的重要历史使命。高阳关最初并不在旧城,而是在三岔口村(名字叫草桥关,为周世宗所立。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也就是976年,移草桥关至旧城。)当时宋太宗还不想把旧城作为前沿阵地,而是想作为后方基地,因此称旧城为关南。宋辽高粱河之战,宋朝大败,败师回京的宋太宗不得不把旧城作为前沿军事重地,并正式命名为高阳关。整个北宋时代,最重要的军事问题就是宋辽对峙,而对峙中最重要的关口就是高阳关,就是如今的旧城村。关于高阳关,以及曾经镇守高阳关的名将杨延昭,我曾经写过一篇旧文(现在看来,有点汗颜,因为发现文章中有好几处错误。以后一定再慎重一些。),点击下面的链接进入:

号称北宋国防第一关的高阳关和北宋名将杨延昭

在高阳,有几支家族在高阳历史上影响深远,非常重要。例如庞口李氏家族,圈头齐,于堤韩,高阳许以及城西出身皇族的刘氏郡望等等。不过若论到年代之久远,当首推高阳许氏。

许氏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春秋战国时期,许国为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许国被楚灭后,除部分迁居今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许姓北上最初迁徙之地是冀州高阳(今河北高阳)。

在今高阳县赵官佐村西、于留佐村南,有一古老村落,名字叫“坨尔土”,至今当地人还这样称呼,历代县志均称“塔儿头”。这个村庄就是当朝时许氏村庄,可惜的是,因为不明原因,这座村庄已经灭绝。1989年,港台以及南洋等地的许姓共28位华人组成“烈山祭祖观光团”,到高阳认祖观光,在旧城举行了隆重庄严的祭奠仪式。

高阳许姓历代名人辈出,如唐朝凌烟阁上赫然在位的许敬宗,著作颇丰的许善心,史学家许亨,画家许昂,唐朝驻守睢阳对抗安禄山叛军的名将许远,书法家许靖民,隋朝时隋炀帝御用名医许智藏等等。高阳许氏郡望的故事,网上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来看,我这里只是简单做了说明。

历史沿革有据可查,古老家族香火承继,但是,如果你认为旧城这座村庄历史传说仅限于此你就错了。这座村庄所诞生的那些美好传说,所蕴藏的那些厚重的历史,可说是恒河沙数。下面我就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圣姑祠(旧城庙会的来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旧城滱水和徐水的汇合处,有个村庄就做会涡村,村里有个美丽的村姑叫郝女君,不仅人长得漂亮,还是个捕鱼能手。某一年的四月十八日,正在她捕鱼的时候,水中突然出现几个青衣仙女,言道:“东海龙王要娶你为妻,我等奉旨前来迎娶。”说完,将一块绿色的毯子铺在水面上拉着女君坐在上面,几个仙女前后侍立,笑语盈盈,顺流而下。

女君的父母兄弟闻讯赶至,追逐着大声哭叫。女君说:“我有幸成为女仙,不要忧念,以后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来河边接我就行了。”说完,河面上白浪翻滚,什么也看不见了。人们见女君真的成了仙,就在河边建了一座祠堂,祭祀女君。后来河水突然干涸,祠堂前生出一块白石,上面写着五个大字:“姑父上马石。”据说,西汉末年,刘秀曾经领兵到达此地,女君曾挑水现身,水倒进河里,秋水满河,刘秀的兵马汲水畅饮,重新恢复精神。刘秀称帝后,大修庙宇,并赐号:孝感圣姑祠。又说,一名叫做恒诩的人来到高阳做官,不相信女君的灵验,命人拆去圣姑祠,结果不几天就暴病身亡了。

日后, 圣姑祠更见灵验,祭祀者如云,四月十八也就成为了旧城的传统庙会,直到如今。只是不知道后来为什么会成为四月二十的庙会了,大约和逢五排十的旧城集有关吧。

据村中的老人回忆,旧城村多庙宇,民国时期还有十几座之多。南街是观音庙,北街是真武庙,西街关帝庙,东街开元寺,只是不知道圣姑祠坐落在何方(另外还有三官庙,奶奶庙,药王庙,尼姑庵等等。旧城村应该是高阳曾经拥有庙宇最多的村庄。有待考证。)。各个街口的庙宇都正对街道,所以过去连接旧城村四关四门的街道没有一条是长驱直入的,都要拐一个或大或小的弯儿,这也是旧城村接到的一大特点。和北街短、南街长,中央凸起的奇怪造型相映成趣。其实当初高阳城西迁的时候,为了照顾旧城原住民的情绪,新城完全仿照旧城村的布局建设,也是北街段,南街长,甚至连接各个城门的街道也无一例外的拐了一个弯。

旧城残存的夯土城墙。

二,海子的故事。

旧城村中过去有一片面积十几亩的河塘,无论大旱大涝,水塘里的水总是满满的,呈一片淡绿色。人们不知道河塘有多深,也有人说它通着大海呢,所以大家都把这片河塘叫做海子。传说有一个南方人曾经到了旧城村,每天围着河塘转悠,还买下附近卖豆腐人的好多豆腐渣。有人好奇,偷偷地观察南方人,却见他在一个月圆之夜,用豆腐渣引出来河塘里十来个黑乎乎的小猪。躲在暗处的人吃惊叫了一声,小猪们钻进水里再也不肯出来了。南方人叹了口气说,我花费了七七四十九天引它们出来,却被你这一声喊功亏一篑,唉,我的海猪啊。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那以后,村里人再也没有见过小猪们出现,而河塘里的水也渐渐的缺少,后来竟然慢慢淤死了。人们说,海猪是海里的宝贝,害了怕,就把海子通往大海的水路封死了,也不到旧城来玩了。

八路军拆毁日军旧城炮楼,战士们拍照留念。旧城炮楼在村西南,伪军警备大队在十字街,驻守旧城炮楼的鬼子军官,老百姓称之为大驴脸,东良淀炮楼里的鬼子军官,叫二驴脸。

三,磕鞋塚的来历(另一说是唐朝薛平贵出兵攻打高丽,士兵们经过此地,磕鞋成塚)

 高阳旧城村北边,有两个平地里凸起的大土疙瘩,当地人们叫它“磕鞋冢”。

相传,春秋战国的时候,赵国的兵少,被燕王打败了。赵王带着将士们节节败退。这天,他们逃到了高阳旧城村东,将士们一个个坐下来休息。他们脱下战靴,往外磕打靴里的浮土。被赵王看在了眼里。他心生一计,叫将士们堆起了两个大土丘,然后,又叫士兵们把靴里的土都倒在土丘上。一会儿,两个土丘都堆好了,很高很高。赵王又叫一个书生写了“磕鞋冢”两个牌子,插在了土丘之上。赵王带着兵走了,燕王的兵马追到了旧城村东一带,发现了“磕鞋冢”。燕王是个细心人,他仔细地观察着磕鞋冢,抓起了一把土看了又看,认为不是本地土。燕王想,赵王的兵一定还很有纪律,于是便下令停止追赶。手下的将军问:“大王,为什么不乘胜追杀?”燕王说:“你们看,赵王的兵虽然不多,但在这里还能把鞋里的土倒成两堆,这说明他们还有战斗力,没有乱,命令还很起作用。再追 ,我怕中埋伏。”大家一听有道理,就不再追赶了。结果,赵王不紧不慢地逃走了。后来,赵王集中全国力量兵士攻打燕王,在阿城(今高阳旧城)大战,燕王兵败,然后两国订立了“阿城之盟”。

高阳旧城古墓出土的“君子砖”。至今旧城村的村民还有的人认为这座古墓是颛顼墓,其实这是不对的。科学考察证明,这座古墓是汉墓,而颛顼墓所在地虽然说法不一,但是聊城东昌府区说,似乎更有说服力。旧城确实历史悠久,颛顼也极有可能曾在旧城居住,但是这座墓,不是颛顼墓。

四,杨六郎的故事

如今旧城附近的老人们讲述起杨六郎作战的故事传说,还会说到撒豆成兵,撒盐成兵,撒灰成兵,蝎子战,地道战等等。其实我觉得这些战术极有可能是真实的,也特别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北方的生活习性。所谓撒豆成兵说的是宋朝缺少军马而辽国骑兵又过于勇猛,所以杨六郎命士兵在地上撒上黄豆,辽国的骑兵人仰马翻,从而获得军事胜利。撒灰成兵则是在辽国攻旧城的时候,杨六郎命士兵用装着草木灰的瓦罐往下砸,辽兵眼睛睁不开,呼吸困难,自然大败。撒盐成兵则说的是,冬天辽国又来进攻,以为护城河已经结冰,可以长驱直入,却不料杨六郎早就命令个子小的士兵在河冰上用战刀划上横七竖八的沟,撒上盐,河水不再结冰,辽国骑兵大局进攻,无一逃脱都掉在了河水里,不战而败。此外,旧城村外至今还留有许多地道,据说也是杨六郎率领部下挖出来的,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到敌人后面,给与致命一击。杨六郎在高阳关镇守了九年之久,最后还病死在旧城。这位北宋名将,生平和辽国交战不下百余次,而从无败绩,这和他的足智多谋是有很大关系的。

五,高阳八景

明代弘治【保定郡志】载有高阳八景,但是后人又有补充,其中有五处景致出自旧城,分别是:

天子宫陵 

在高阳旧城东部,传为颛顼帝陵。古人有诗:“古帝拓疆宇,仁风播熙皞。黄土盖梓宫,功业徒浩浩。断碑萎荒郊,石麟没秋草。俯仰陈迹间,富贵何足道。”

将军鞋冢 

在旧城村北,传为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将士东征中,磕掉战靴里的泥土所筑成,当地百姓称为磕鞋冢。古人有诗:“三箭定天山,俦能俪仁勇。勇奔驰王命,雷震山岳动。仁恩不可忘,遗鞋瘗青冢。一睹一兴思,愿言保光宠。”

虚粮遗迹 

在今高阳旧城北,传为古代军队储粮处,上有土丘,下面有地道,有诗云:“荷彼依天戈,长驱入中土。不资智与谋,孰能知胜负。军饷扬自足,坚壁持险阻。量沙夜唱筹,余光照千古。”

空壕雁迹 

在高阳旧城城壕,常有雁至,故有诗云:“烟光浮夕阳,瞑色敛壕白。雁来列宾序,雁去留遗迹。皇仁绝缯矫,物情尚有适。窘我世外怀,巍巍仰人极。”

古堞鸦声 

在高阳旧城,城上有矮墙为堞,又称女墙。有诗云:“牛羊下夕阳,废堞平如掌。归鸦背落照,敛翼低草莽。哑哑啼不住,返哺互来往。感兹定省委,令人发深想。”

传说也好,历史也好,都已经化作烟云。如今普惠寺犹在,其他庙宇已经荡然无存。行走在旧城整齐的街道上,张开双臂,闭目沉思,仿佛还能感悟到它的上空还飘荡着伟大的神祇,还飘荡着一些了不起的灵魂,还能令我们不由自主的升起敬畏之心。可是睁开眼,看到时尚的店铺,看到旧城医院、邮局、颛顼牌坊等标志性的地表建筑,又恍然梦醒。五千人左右的大村庄,保留着众多的姓氏:程,冉,郭,张,章,高,李,谢,郝,赵,王,陈,韩。孙,齐。刘。田,孟,周,林,冯,宫,蒋,苏。马等等,如今也不过是大多种地做些小买卖,恬然自得的营生。曾经的荣耀和辉煌,跌宕起伏,都付笑谈中。

就让我们最后来了解一下旧城村古往今来所诞生的那些优秀人物。

王尊,字子赣,高阳旧城人。王尊幼年丧父,叔伯抚养,幼年时就在潴龙河畔放羊。但是他顽强好学,通晓史书,十三岁自告奋勇在高阳县衙里当了一名小吏,几年后,任涿州书佐,管理涿州的监狱。公元前48年, 任虢县令,兼美阳县令,是年,美阳一妇女状告其义子强奸,王尊大怒,命人把妇人的义子吊在树上,乱箭射杀。

公元前44年,升任安定太守,严惩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之流,安定自此安定。公元前42年,运送军粮遇万名羌民造反,冒死率千余骑突围,却因功绩没有人告知黄帝,因擅离部署罪免职还乡。未久,经涿郡太守徐明举荐,任郿县令,之后历任益州刺史,东平国傅相,谏大夫,京辅都尉,,光禄大夫,京兆尹,徐州刺史,东郡太守等官职。王尊为官尽节劳心,拨剧整乱,诛暴禁邪,勇敢无畏,为西汉末年著名大臣。

程金造,旧城村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新中国建立前曾在北京第二中学和第四中学任语文教师,在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任讲师,先后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国立长白山师范学院(原东北大学)、天津津沽大学文学院任教授。新中国建立后曾任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副教授,1953年以后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任副教授、教授。程金造一生专攻文史,在文字、训诂、音韵、目录、版本、考据等均有研究,为《史记》研究名家。重要著作有《史记体例溯源》、《司马迁生卒年考》、《史记正义索引与系证》、《史记新增正义来源与真伪》等。

张树珊(1889~1952),旧城村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弟兄三人,排行为二,1907年父亲去世以后,到北京打工,1910年为生活方便,举家迁往王官屯镇的康窑村。1921年开始接受革命进步思想,次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同地区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3年,张树珊等人根据党组织指示,组织大同铁路工人积极参加京绥铁路全线工人举行的“全路大进局运动”。同年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张树珊是当时的京绥铁路三名代表之一。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 奉系军阀张作霖对北方革命力量疯狂镇压,张树珊任张家口特派委员,在张家口开展工作。并于大同、张家口两次被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但是立场坚定,没有出卖组织,也没有出卖同志。敌人一无所获,只好把他释放。从此张树珊也失去了党组织的联系,在康窑村定居,直到1952年去世。

张树芳,旧城村人,少年极具艺术天赋,20岁入京拜北派篆刻大师张志鱼为师,在北京劝业场寄斯庵美术社学习篆刻,后成为张志鱼先生的掌门大弟子。他曾为齐白石,徐悲鸿,张学良,郑孝胥刻过印章或者扇骨,齐白石,徐悲鸿都曾经赠给他得意作品,彼此过从甚密。1934年他集古人印谱编辑出版了《簠庵集古印存》,1936年编辑出版【寄斯庵印痕】一书,此书由齐白石题词,收录了当时诸多名人如张大千,张学良,宋哲元,孔祥熙,宋子文,尚小云,胡宗南等刻制的印章,其中不少作品出自张树芳之手。1937年,张树芳突发急性盲肠炎,当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侵占北京,他所住医院的医护人员为避难纷纷逃离。张树芳先生在这种情况下不幸病故,享年39岁,英年早逝,真是令人痛惜!若不英年早逝,一定会有巨大的艺术成就!现在他的孙子张军平在保定书坛独树一帜,家传渊源。

1949.1.31平津战役结束时董存瑞生前部队的师团领导合影。其中前排左1团政委肖泽泉、二排右4团长梁歧

程抟九照片。

程抟九,小名大鹏。1928年出生,1945年10月参加八路军。入伍后,在晋察冀军政学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到野战部队师政治部任宣传干事、指导员、组织科长、团政委、炮兵11师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委等官职。参加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两次攻打昌黎,两次攻打隆化,察东赵川伏击战,独石口战斗,平北四海大圣岭战斗,江西赣南追歼战役等大小战役和战斗,立两次战功。解放后,获沈阳军区先进工作者称号,曾获解放勋章,独立功勋勋章,和东北华中南解放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

攻打隆化的时候,程抟九正在董存瑞连帮助工作,参加战斗,与该连连长、指导员同率突击分队攻打隆化中学东北角,当中央突击分队被中学北门口大桥上大碉堡强大火力压制不能前进时,他亲眼目睹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全部过程。

实话实说,这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英雄距离我是这么的近,通过我的同乡----程抟九前辈的眼睛,感受到那震撼人心的伟大时刻!

郭宝光,1927年出生,1945年参军,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旅参谋、副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抗日战争,驻防完县,抗战胜利后,在抗大冀中分校训练新兵,不久调晋察冀军区学习地图侦测,负责提供作战地图。参加有平津战役、解放太原战役,解放兰州,抗美援朝等战役,并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别授予朝鲜三级国旗勋章。在和平建设时期,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先后担任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副处长,总参作战部参谋,63军副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务。1985年离职休养,写有回忆录。

郭敬圃,1937年出生,1961年参加工作,大学文化。曾就读于保定第一中学,河北北京师院,历任河北省委组织部干部处,河北省教育厅,高教局,省教委人事处副处长,处长。河北财经学院副院长,河北医学院党委书记,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常委,顾问,教授。

郭敬圃在社会科学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曾出版有【国情概要】、【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丛书】、【新编医学论理学】等等,以及在各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冉淮舟,1937年出生,1951年考入保定第一中学,在五四新文学,尤其是鲁迅和解放区作家的影响下,开始练习写作。在保定日报,河北日报,河北文艺等报刊发表文章。1956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担任【新港】文学月刊社编辑,【天津文艺】编委、编辑部副主任等职务。1980年调入北京,从地方转入部队,1984年,调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从事教学工作。也就在这段时间,他培养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创作团队,包括有李本申,李存葆,莫言,王海玲(主要作品:中国式离婚)等一大批作家。这些作家,现在依然活跃在中国文坛,是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

冉淮舟还曾经做过名将吕正操的秘书,参与了【吕正操回忆录】编写工作。冉淮舟老师退休后依然热心于文学公益事业,他和他的侄子冉白正创建了平原书屋,出版了大批的反映冀中平原抗战的文学书籍,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老中青文学作家,比如说崔璇,韩启明,许明等等。冉白正如今在保定工作,是青年著名诗人,保定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得风生水起。

冉淮舟是中国作协协会成员,同时也是孙犁文学的研究家,曾经著有【轮论孙犁的文学道路】、【孙犁和他的作品】。冉淮舟出版作品计20余部,约400万字。主要代表作品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留给后世的故事】,【北方有战火】等等。

。。。

压缩了再压缩,恍惚间也是这么多字了,还觉得依然意犹未尽。眼前仿佛又浮现出熙熙攘攘的旧城集,方圆百里罕有集市可以匹敌的繁荣,一直诱惑着我,总想着信步由缰,在摩肩擦踵里去感受迎面而来的琳琅满目。眼前仿佛又回到旧城三马车纵横乡道的时候,“师傅,哪去?”的亲切乡音响起,鼻子里禁不住就是一酸。无论是正对城冯路的益民饭店还是对过澶州宴饭店的大碗烩饼,总是热气腾腾的驱走我们的局促和寒意。还记得村西北冰棍厂的豆宝和奶排,味道总是那么的正点、舒心。还记得旧城庙会上,大队部里的戏文,咿咿呀呀地,烙印在童年的记忆深处。还记得城东南桑园的主人,为我们哗啦啦摇晃下一地桑葚,请我们一群小孩子随便品尝。还记得小时候,机杼声也曾在旧城的大街小巷响起,还记得旧城中学的老学校,那当当敲响的下课钟,在家槐婆娑的树影里,惊醒了昏昏欲睡的我们。

一座村庄能够带给我们所有的记忆,都点滴不剩的融进我们的生命。或者斑斓,或者缤纷,或者短暂,或者永恒。或者只是路边简陋的瓜棚,或者只是顺风飘来的、肉食店炖肉的腻香,或者只是牲口市上经纪人藏在衣服下面的手指,或者只是悄然而立的一家新的店铺,随着时代的变迁,更换着自己的包装。这一幕幕简单却又无比生动的生活画面,随着这座古老村庄的面貌,每一天都在上演着,更替着,传承着,而又新鲜着。一座村庄,就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站在时光里悄声诉说。没有走近,听不见他的诉说

-------不是这座村庄里的人,你也不会懂得。

特别感谢

冉斌、李文会、李臭、张文增、程栓成等诸位先生

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