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潇潇 | 那年高考

 卷小耳 2020-08-18

    每年的六月,都被称为黑色六月。高考,承担着每一个考生过于沉重的负担与梦想,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一次考试。经过高考的选拔,有一部分人如愿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另一部分人,则进入了社会的洪流,成为滚滚人流中的一分子。当然现在我这样说,会有许多人提出异议,因为我的这个说法,指的是三十年前。

        时光总是匆匆。不经意间,三十年的晨昏如水而过。每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听到高考开考的铃声清晰地响起,我就不由得回忆起我的高考来。

        我的高考只与我的父母有关。我家里祖辈是农民。父亲纯朴厚道,一天只知道在地里劳作,以填饱家人的肚腹。母亲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在日日地里和灶台旁的繁忙之外,母亲用她细密的心思为我构建了未来的路,那就是上高中,考大学。那个时候,那个距离县城二十分钟路程的小村子里,每一两年间,才有一个大学生从农村飞出去。并且都是家境较好,家长在城里上班的孩子。

      现在想来,那一段时间非常辛苦。每天早晨,母亲会早早喊我起床,睡眼惺忪的我,一咕噜爬起来,拿上一块馍馍,背上书包就夺门而出。冬天的晚上,坐在冰窖一般的房子里,能感觉到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冷气,逐渐地渗进我的后背。母亲心疼我,怕冻坏,就让我爬在热腾腾的炕上。但是会马上瞌睡。没办法,母亲隔一会儿进来一次,看我是否睡着了。那里候好傻,就从来没有想过,母亲或许是在门外站了好久才进来喊我的,母亲站在冰天雪地里,她的双脚也许会冻僵吧。

        似乎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高考总是与大雨有关。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母亲早早的给我做了吃的,叮嘱我带上书和本子。外面已经开始下雨了,我拿上伞,出了门。母亲也跟在后面,戴着一顶发黄的草帽。同村的几个相约一起去,于是我让母亲回去。村口有一棵白杨树,枝叶婆娑,细雨轻洗着树叶,那一抹绿色愈加透亮。已经走了好远了,母亲的身影还在树下一动未动。我不敢回头再看。

       来到考点,门外已经聚集了好多学生了。如何进校门已然忘记。只记得考前音乐是溪秀兰演唱的《天女散花》,那种明亮和高亢,多少年来,常常会在我的梦里浮现。进考场非常简单,只凭准考证就进了考场。然后等待试卷发放。试场里那样安静,静得连每一个同学的呼吸声都能听得见。与此呼应的,是外面扯天垂落的大雨,房檐前挂上了密不透风的雨帘,天色愈加阴暗,我的心情也渐渐地焦虑和低落。试卷发下来后,精力高度集中起来,于是不再理会其他。

       回家之后,母亲什么都没有问,也不看我的眼睛,只是小心地我问我想吃什么饭。因为我一直以来的懦弱,和对自己信心的缺失,所以对母亲的问话也没有什么好气。夜里,外面蝉鸣声声,空气是那样沉闷,我沉沉睡去的时候,还能听见母亲窗外的叹息。

       等待成绩的时间很是漫长。那时候,麦子上场了,就是碾麦子,让粮食归仓。于是将头发挽起来,戴上草帽,拿上工具,和父母去场里打碾麦子。我家里地多,那几年庄稼出奇地好,一茬麦子要打碾好几场,人手不够,就和邻居们换工。天气极热,齐腰深的麦子,麦杆儿又长,人钻进厚实的麦草里,只觉得浑身冒汗,带着麦草香味的细尘扑面而来,常常会有一瞬间,呼吸会停滞。一天下来,除过浑身酸痛之外,满头满脸的灰尘,鼻孔里挖出来的都是黑泥。麦场结束后,又是地里的活,锄草,培土等等。那一段时间,我不说话,母亲也不问。

      后来,同学告诉我成绩。低于专科线十二分。我觉得天塌下来了。后来同学约我去天水考电大。不久,来了一个电大的通知,但是需要交纳一佰元钱。没有一分钱,怎么去?父亲听村里人说可以补习,于是就说去补习吧。

       为了并不多的补习费用,漫长的假期,我坐在缝纫机旁边,给人帮忙做衣服。母亲默默地,什么也不说,只是没黑没明地做家务。我那时好傻,没有注意到,一个假期的时间,母亲的头发白了多半。

       开学后,怀着灰暗的心情去学校补习。然后才知道,那个成绩,原来可以报中专,可是已经迟了,中专志愿填报早已经结束。因为什么都不懂,消息闭塞,我错过了这样重要的事情。无法可想,我只好又坐在教室里,翻开书本死啃。

       为了不再留下遗憾,中午我不回家吃饭。只拿一些馍馍,口渴了,水龙头下喝些冷水。困了,爬在桌子上睡几分钟。在天气暖和的中午,我会一个人去学校西面的大操场。偌大的操场空荡荡的,只我一个人的身影。有时候会落寞地走一圈,有时候也会蹲下来,看树下的蚂蚁,伸长触角,轻快地前行,如遇到虫子等食物,不一会儿会聚到一起,齐心协力拖回洞里去。有时候,也会靠在树上,无助地想着自己的未来。风轻轻地吹着,树叶哗哗地响着,空气里弥漫着懈怠的气息。我的眼泪会悄悄流下来。父母年老,我总觉得自己弱小无助。哭过了,再回到教室里,啃书本学习。

       一年的时光仍然很快。内心深处渴望高考来临,又害怕自己失败。但是,黑色的六月,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依旧翩翩而来。多希望高考的那两天,能够晴天丽日,明亮的阳光能够扫开我内心深处的阴霾,有时候甚至觉得,那两天天气的晴阴甚至就能决定我的一生。

      与愿望相反,第二次高考时,仍然是大雨天气。坐在考场里,屏住气息,内心忐忑不安。窗外,暗黑的云,降得很低,空气里湿漉漉的,水气越来越重,终于凝结成雨点落下来,然后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在不长的时间里,房檐下又是密不透风的雨帘,又是哗哗地充塞耳膜的雨声。教室里,只听见学生答卷的唰唰声和细微的呼吸声,我定定心神,认真答卷。

        对于我而言,三天的时间在紧张中度过。但是对于母亲而言,这三天时间如同三年一样漫长。在之后的好多年,在无眠的静夜,我常常会想起,在两次高考的三天里,母亲在做什么,在除过做一些我喜欢的饭食之外,在早上喊我起床,晚上看我入睡之后,大量的时间,在做些什么;在喂过猪鸡后,在打扫过院子和大门口的尘土和枯叶后;在用抹布擦干净陪伴她多年的盆盆罐罐后,在村口的白杨树下有事无事地转悠好多趟之后;在我回家后,用我不易查觉的方式,在观察我在脸色,以确定我考试情况的好坏之后……她的焦灼的内心,还在想些什么(我痛恨的是,作为最小的女儿,我很少和妈妈说过一些心里话,只知道念书念书,脱离农村和黄土地!!!)

       之后,仍然是无休止的农活。我的眼神愈加阴郁,我的身影更加孤独。直到挺括括的录取通知书,被我手心里的汗水沾湿后,清晰确定地放在她的面前时,我忽然发现母亲眼睛里蓄满泪水。她眼神里的喜悦像极了七月明亮的阳光!!!

        此后,就开始准备行李了。大大小小零零总总,全都是母亲操持。她常常熬夜,眼睛也是红的,但是她脸上的笑容是真实的,那是发自肺腑的喜悦,是她疼爱的小女儿能过上另外一种生活的满足的喜悦,这种喜悦无需多说,只看她轻快的脚步就可以了。

       后来,当我穿着整洁的衣服,行走在街上随意购物时;当我牵着孩子的手走在公园,观赏四季花开时;当我跟着旅游团,在名胜之处游玩时; 当我引导我的孩子努力拼搏,走向更高的台阶时……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苦心。为了我,她把苦和累埋在心里,她的隐忍,她的艰辛,以及她博大的胸襟,都是我前进的力量,只可惜那时傻傻的我并不懂得。母亲做了最好的自己,同时,也成就了我。我负重的母亲,扶起了我的未来。

         如今,当我若干次回头看高考,当我夙夜不寐时,我深深地明白, 我欠母亲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深入的谈心。如果有来世,我希望,母亲能做我的女儿,把我欠母亲的,一并还给我的女儿。

作者简介: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