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化发现一把手摇钻,隐藏的历史震惊世人

 遵化文史 2020-08-18

编者按:手摇钻是一种钻,分为手持式和胸压式两种。装夹圆柱柄钻头后,在金属或其他材料上用手摇作为动力进行钻孔。


现代的手摇钻,网络图,向原作者致谢

1、遵化一山村惊现一把手摇钻

河北省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家峪北峪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这个小山村一户普通的民居里,有一把锈迹斑斑的笨重的普通手持式手摇钻,手摇钻的主人是一位善良的农民,他叫李长岭,今年68岁。

李长岭家有一把普通的手摇钻

2、在一座坍塌的旧房子里发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长岭对村里道北的一处旧房子进行整理,意外发现房子下面有个地洞,挖开一看,见到藏在里面这把手摇钻,一把普通的手摇钻,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就临时保存了起来。

李长岭就是在身后这个破旧墙体下面的洞里面发现的这把手摇钻,此地即为冀东军分区修械所旧址

3、手摇钻的功能和外形

这把手摇钻是一把普通手持式手摇钻,整体长约300mm,宽约300mm,高约550mm,金属材质,重量约15公斤,手轮外径约300mm,有大小三个45°斜面齿轮,由手摇动,大齿轮随着手柄一同运转,同时大齿轮紧密啮合两个小齿轮,从而带动钻头的轴一同转动,在金属上钻孔。手摇钻还带一个小手柄,在转动小手柄过程中往下伸出钻头的作用。整个手摇钻没有文字,没有商标。

相比较现在的手摇钻,这个手摇钻全是金属材质,非常笨重,用手转动手柄,转动也不灵活,在转动中框量较大,转运并不稳定。

手摇钻细节图

手摇钻细节图

4、手摇钻隐藏的历史被揭开——震惊世人

手摇钻发现的地点就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兵工厂修械所,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就是利用类似这把手摇钻这么简陋的工具,为冀东军分区主力十二团、十三团以及县区游击队和民兵修理制造枪械、弹药的艰巨任务,据统计,仅1941年鲁家峪抗日根据地在兵工厂厂长王海(1915-1974,化名王俊杰,河北遵化大刘庄乡罗秀庄村人)的带领下,就修造各种武器6万多件,保证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顺利进行。[1]

李长岭老人说:这个手摇钻虽然很笨重,不灵活,也不稳定,但是革命先烈们就是用这把手摇钻修理制造枪械、弹药的,这是求解放的真实见证啊!

遵化鲁家峪北峪村冀东军分区修械所旧址

后记:河北省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家峪北峪村这把手摇钻的发现,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兵工厂的八路军,日夜修理枪炮、炸药的真实见证,在那特别艰苦的岁月,也离不开兵工厂八路军的特殊功劳。【遵化文史总第171篇】


遵化鲁家峪九沟十八峪相关红色景点位置示意图,制作:王亭贯、李自亚

参考文献:

1、《抗日根据地鲁家峪》,中共地北头镇委员会、地北头镇人民政府编,2003年8月第一版,P61

作者:王亭贯

照片:王亭贯

说明:感谢李自亚老师的大力支持

转发请注明【遵化文史】,注明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