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施工,在古城镇海门外惊现古石桥 遵化城之东北角原有一个乌龙泉,清顺治年间,经过人工开凿,使池深九尺,方八尺,并将泉水分为两股,两个龙头嘴引出,水质清澈。一股由北面护城河流向西南;另一股则顺东面护城河向南而西。两岸栽柳种果,水中植荷,每至夏秋,岸柳如烟如幕,荷花淡雅清香。两股水同出一泉,分而复合,汇合于城西南的牤牛桥,继而流入沙河。乌龙泉水,经过人工疏引,一分一合,围绕县城一周,称之为“清泉绕廓”,为遵化十景之一。 传说,古人曾在此处见到一条数丈长的大黑龙,吞云吐雾,呼风唤雨,时而显露于云端,时而隐形入深渊,故起泉水名字为乌龙泉。 遵化县志载清泉绕郭图,王亭贯合成制作 这股由乌龙泉而来,顺遵化城东面护城河向南而西的流水就是经过此古桥,古桥为石质拱桥,按照遵化古城建造年代推断,应为明代或是明代以前所建造。 遵化古城镇海门 施工现场古石桥 古人造桥建屋,讲究百年不坏。因为那时候比较落后,修一座桥,建一栋房都十分不易。要凑足修桥建房的银子,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攒够。银子来之不易,聘请修桥建房的工匠慎之又慎,工匠为保住自己的名声,选用匠人也是精挑细选。因此手下聚集的都是些能工巧匠,偷奸耍滑滥竽充数的人被挡在门外。修建时,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清丝严缝,榫卯结合,精雕细琢,细心打磨。遵化镇海门外石拱桥,全由石头修砌,石与石之间紧密填充,可以看到古代工匠的手艺,做工精细,严谨认真。 几百年古石桥,保存下来实属不易。遵化珍贵古石桥的发现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