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八校篇快题集】天津大学2017建筑学初试

 Duni设计学院 2020-08-18

几凡最新快题设计书籍——《建筑学老八校考研快题彩虹书》很快就会与大家见面了,同学们对这套书都甚是期待。

几凡的设计教育体系,可以说是业界的良心之选,如今分校已在北京、南京、西安、武汉、广州五城市设立,同学们可以选择方便的分校来学习。

今天为大家分享天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题目和优秀快题,其他学校的分享敬请期待。

「几凡设计教育」

设计丨手绘丨游学丨考研丨留学丨出版

  

历史街区中的联合办公空间设计
天津大学2017初试试题

题目要求

项目基地位于某历史街区中,拟在该地块建造一联合办公空间,满足小型公司的工作需求,联合办公是一种为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而进行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形式,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共同工作,在特别设计和安排的办公空间中共享办公环境,彼此独立完成各自项目。办公者可以与其他团队分享信息、知识、技能想法和拓宽社交圈子等。

一、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北方某历史街区中,呈不规则形状,项目用地面积5188 ㎡。项目北侧临城市支路沈阳路(道路红线宽7m,要求后退道路红线5m),南侧临城市支路甘肃路(道路红线宽7m,后退道路红线5m),东侧接近城市支路宁夏路(道路红线宽6 米)。联合办公建筑可以向南侧甘肃路、北侧沈阳路开口。因用地形不规则,故图中采用10 米×10 米方格网定位。项目用地范围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图中均已标出尺寸。

二、设计内容

该项目要求设计联合办公空间。该联合办公建筑层数为两层,计划容纳4 个小型公司开展业务,总建筑面积约2700 平方米(误差不超过±5%),

具体功能组成和面积分配如下(下面积数均为建筑面积)。

1 办公区域:1250 ㎡

(1)小型办公室: 20 ㎡ ×8 间

(经理室、财务室等相关功能);

(2)员工办公区: 200 ㎡(以上)×4 间

(开放办公,每个办公区50 个工位以上);

(3)企业展示区: 200 ㎡;

2. 公共办公:500 ㎡

(1)贵宾接待室: 40 ㎡ ×1 间;

(2)商务洽谈室: 20 ㎡ ×2 间;

(3)小型会议室: 50 ㎡ ×2 间;

(4)中型会议室: 100 ㎡ ×1 间;

(5)多功能厅: 200 ㎡ ×1 间;

(6)打印室: 20 ㎡ ×1 间;

3. 休闲服务:400 ㎡

(1)健身房: 200 ㎡ ×1 间;

(2)咖啡厅: 100 ㎡ ×1 间;

(3)图书吧: 100 ㎡ ×1 间;

4. 其他部分:650 ㎡

包括门厅、接待、楼梯间、卫生间、走廊等交通空间,各个部分面积考生自定。

三、设计要求

1. 方案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流线清晰,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2. 由于项目位于历史街区中,设计时重点考虑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城市 肌理

通过有效策略,对街区进行组织。同时,设计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基地中原有的自然要素以创造优美的办公环境;

3. 在功能布局中,需考虑联合办公方式的自身特点,既有利于各个公司自身业务的独立开展,避免相互过度干扰,又能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共享;

4. 基地中的7 棵大树必须保留。树的直径为6 米,要求新建建筑距离树干3 米以上;

5. 由于场地附近街区设有停车场,所以该项目不需要考虑设置停车位:

6. 建筑层数为两层,结构形式不限。

四、图纸要求

1. 各层平面图 1:200;

2. 立面图 1:200;

3. 剖面图 1:200;

4. 轴测图 1:200;

5. 总平面图 1:200;

6. 分析图 (根据需求绘制可以表达设计思路的分析图)

图纸大小为1 号图

五、基地图

七、优秀快题


作品分析

该方案通过L形、条形的四个体块,既对树木进行围合,或形成视看效果,并呼应不规则地形,对历史街区起到了“织补”作用,同时又在二层形成独立的办公区域,满足不同公司的使用;公共功能则设置在一层,小房间整齐排列在一侧,内部置入庭院,与二层露台形成了丰富的室外空间。南侧的三棵树木则巧妙成为主入口广场的一部分,强化入口的引导。遗憾的是缺少了一定的室内展示空间。

作品分析

该方案将“两办公区+辅助功能”划为一个组团,分别置入L形、U形坡屋顶体块中。在形体上既呼应了不规则地形以及历史街区,又对树木起到了很好的围合。一层是公共使用空间,在此基础上又分为休闲空间和办公空间。

作品分析

该方案在形体上同样提取了周边肌理元素,通过连廊进行连接,形体各有不同却处理得“多样统一”。最精彩之处在于对树木围合方式:将树木通过构架框入形体之中,成为形体的一部分,特别是南向树木,用构架只限定一颗树木从而为何其他树木,有机交融。

作品分析

该方案在对办公区域的处理方式是两两叠加,形成两条状形体,其他公共功能处理在这两条之间。形体的短边正对树木显示出其对树木强烈的呼应;同时巧妙应对了不规则地形。坡屋顶在处理上还可以更完美,避免多条线交与一点。

作品分析

该方案大的策略是对树木用C字形围合,为了满足独立办公要求以及历史街区要求再将形体切为几个独立单元,办公区域基本都可获得南北向采光。同时,树木被墙体围合成院落,成为一个虚盒子,与上部的实盒子成为统一的整体,这也是形体元素的延续。不足的是一层的走道尺度过大,虚盒子与实体的交接还可以处理的更完美。

作品分析

该方案整体上是对树木进行顺应地形的围合,考虑到对历史街区的织补,该作者对这一大的形体切割成两大块,中间作为庭院或者露台。一楼对大房间进行了错动变化处理,是该方案的亮点之一,它打破了原有形体的单调又在大形体的统一之下,似乎是为了观赏树木呼之欲出,又在二层形成了丰富的露台空间。但二楼大办公的柱子是会落在多功能厅的,做类似不规则房间时还需处理好柱网问题。

作品分析

该方案首先在功能上就处理得很简洁舒适:一层是三段式布局,两条房间中间做空间;大房间单独甩出,对景观进行围合,上面则作为露台。此外,该作者对形体虚实处理很成熟,比如入口处的灰空间、二层玻璃连廊,形体看似简单内容却很丰富。

作品分析

该方案采用的是南北功能分区:北边为办公功能,南向是休闲功能。一层二层大房与大房间相叠加,功能明确清晰。在形体上,南北形成一大一小两个体块,对树木进行围合,两体块之间形成灰空间、露台,作为观景空间。但是,主入口相对而言藏得过深了些。

作品分析

同样是用单元体块,该方案相比之前的一个在形体上操作上显得更加丰富:咬合、穿插、切割等都有体现,切割出的露台又很好地与喇叭形入口广场相统一。此外,该方案积极利用保留树木:大胆将树木引入门厅、展览环绕树木布置。在功能上也是南北分区:北向两体块是办公功能、南向两体块是公共功能。

作品分析

该方案的坡屋顶是非常精彩的:连续转折、大小变化,又切割出应对树木的露台或灰空间,中间间隔出庭院空间,与南北贯通的大办公空间一起塑造了连续的立体交错的空间。大面积的办公、多功能厅等功能都处理在二楼,小办公与二楼的大办公一一对配合楼梯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但从平面上看楼梯显得略多了些。

  

编辑几小凡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