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季充先生与“剪韭轩”

 鹿渌 2020-08-18
“剪韭轩”怀古

 明·陆士弘

早慧推文举,多才许正平。
诗声随日长,病骨与秋清。
桃叶歌先断,兰芽玉未成。
灯前视麈尾,应自惜余年。
                    
贱子归休日,怜君好弟兄。
鹡鸰方影顾,鸿鹰已哀鸣。
暂作平津客,终怀谷口耕。
白头慈母在,恸哭有余情。

 —— 明洪武二年·陆士弘《挽华季充》

(陆士弘《挽华季充》)
华扩(1329—1369),字季充,无锡华氏十世(通五支),生于元天历二年己巳十二月二日,卒于明洪武二年己酉十月十三日,时年四十一。其世居笠泽之梅墟即无锡县梅里乡隆亭(今东亭),科考得功名,初任学官为通州(元大都北京)州学训导,后升任通州通判。
华氏宗谱
季充先生,聪慧敏学,工诗善文,学识渊博,有“剪韭”诗文传世。为人高爽雅重,孝友笃行,所交多名士。时人称,季充取友,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行伦而志合,不以势利相求。季充之求友,惟求生而不忘、生死之交。
至正二十四年(1364),季充在隆亭宅居筑草堂三楹,题曰“剪韭轩”。“剪韭”,典出东汉郭林宗冒雨剪韭招待好友范逵之故事。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琼林》:“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寻梅,孟浩然自娱兴雅。”唐代大诗人杜甫《赠卫八处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是年九月“剪韭轩”落成,一时间江南文人雅士云集,时隐居殳山的教授檇李贝琼(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欣然题《剪韭轩记》:
“锡山华季充氏,居笠泽之梅墟,筑草堂若干楹,题曰‘剪韭轩’,志怀友也。介前进士澄江包叔蕴来谒记。余惟韭特菜之辛者,非有太牢之美,之俭者多嗜之,以其适口而易致耳。而郭林宗夜见故人剪韭为具,此一时之真意也。代之为友者,相附以势,相结以利,相悦以饮食,恶有剪韭之真意乎?今季充取友天下之士,行伦志合而非势利之相求也。干戈格斗之余,散于四方,耿耿如参辰相望。数千里外,少者壮,壮者老,显晦存没,皆不可知,有过其轩而一接尊俎之骥,虽太牢之美,其有过于剪韭邪?然会合之不常,不能无憾,于韭之剪者能几焉尔?吁!天子庶人,未有不须于友者。《诗》曰:‘相彼鸟矣, 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责人之弗鸟若也。季充其求友生而不忘者乎?是为记。”
贝琼《剪韭轩记》
时无锡后宅瞻桥名族,隐居不仕的乡贤周翼(字子羽,号赣斋),作诗《题华季充剪韭轩》:

吴下有田宜种韭,高风莫笑庾郎贫。

翚飞画栋青林表,玉洗行盘绿水滨。

夜雨剪来茸自长,春风吹起绿初匀。

客来一筯分清供,不与区区肉食人。

周翼《题华季充“剪韭轩”》诗
元末江南风云际会、兵燹四起,1368年,朱元璋平定江南,在南京称帝。七月复北剑指大都,八月明军逼北京,元廷大势已去,季充谢病归梅里隆亭“剪韭轩”故里。洪武二年(1369)十月十三日,季充年四十一英年早逝,同乡、同道、同为大都京官的原翰林院待制,退隐胶山乡(今长安)“西园草堂”的莫逆之交元儒陆士弘先生(名以道,号古谈)痛悼挚友,遂赋《挽华季充》二首。

元儒陆士弘先生
士弘先生诗中字里行间、寥寥数语,勾画了季充“早慧”“诗声”“多才”的峻影,发出了痛惜挚友“病骨”“叶断”“芽摧”的哀叹,忆起当年“西园草堂”“剪韭轩”灯下挥麈吟诗论经的情景。

慨叹年前两“平津暂客”同归休江南故里,相约采菊东篱、田庐谷耕,如今却阴阳两别,诗人士弘先生痛心疾首,面对挚友其白发慈母,于季充先生缟素灵前,泣悼留下这锡邑文坛千古挽歌绝唱!

作者简介:陆云发先生,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