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中医治疗,以及注意事项!

 阅海书馆 2020-08-18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为症状,常常累及肾脏,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为主要临床特点。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

性疾病。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的妇女也有发生。本病常由于酒食失节、过劳、受寒或感染等多种因素促发,以春秋季发作多见,且常在午夜突然发病。本病除药物引起者外,大多缺乏病因治疗,因而不能根治,晚期常伴肾功能不全。痛风属中医的“痹证”、“历节风”、“腰痛”等范畴。

【病因病理】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风热之邪、与湿相并、合邪为患,或素体阳盛肝旺,或酒食失节、蕴生痰热,均可致风湿热邪,或风夹痰热,滞留经络关节,痹阻气血,而为风湿热痹。风寒夹湿,袭入经络,凝涩气血,经气不通,而发为风寒湿痹。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则痰浊瘀血痼结经络,而致关节刺痛、结节、畸形等症。邪恋伤正,脾肾阳虚,终致固摄无权,精微下泄,形体衰惫。

【诊断要点】

1)起病多中年以上,突然发生拇趾、跖、踝、膝等处单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或跖趾、指间和掌指等处有痛风石。

(2)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旋光显微镜检查,可找到尿酸盐结晶。血尿酸增高,可有肾尿酸结石或蛋白尿,以及肾功能减退等肾脏疾病。

【中医疗法】

外治法:

金黄膏外敷关节肿痛处,2~3天换药一次,10天一个疗程。适用于痛风属风湿热痹者。

针灸疗法:

针刺解溪、昆仑、悬钟、阳陵泉、合谷、翳风、外关、曲池、肾俞等穴,每次选2~3个穴,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

食疗法:

鲜葡萄30克、大米50克,同煮粥,以促尿酸排泄。

【注意事项】

(1)痛风常伴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因高尿酸血症易累及肾脏,引起肾功能不全,故应及时治疗高尿酸血症。

(2)控制饮食:忌酒、禁食含嘌呤高的各种动物内脏、肉汤,以及一些高蛋白及高脂肪的鱼类、豆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