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闫平:瞬间·绽放

 fuhaizhenren 2020-08-18

中國歷史上不乏優秀的女性藝術家,但歷史的書寫者總會帶有性別視角,缺乏對女性藝術家對等的認知。隨著文明的推進,女權主義、女性主義興起,藝術家的創作喚起了女性意識,更加強化了身份的認同感。但在當前的美術創作中,性別意識在慢慢淡化,女性藝術家的創作也更加豐富自由。

本期推介油畫家闫平,她的創作精彩紛呈,既有宏大敘事的格局架構,又充滿了女性藝術家特有的溫婉情懷。她注重寫意性的繪畫語言錘鍊,將傳統的書寫意味融入概略表現的當代形式之中。她的繪畫筆觸堅定沈著,色彩歡快明麗,充盈著生活中的陽光與朝氣。站在畫前,世界都亮麗起來,藝術中蘊涵的人性美善,讓觀者沈醉其中,倍感溫暖

——阴澍雨

闫平 起飞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8年

瞬間·綻放

——闫平的油畫藝術

文 / 徐 虹

闫平作品中的各類形式元素都非常活躍,無論是筆觸、線條、形狀,還是色彩和空間結構,都給人留下動蕩躍動,呼之欲出的印象。最引人注意的動感來自畫面色彩對比關係。她的色彩分割大塊集中,顯得利落而自如,尤其是大對比的亮色與固有色色塊,在閃耀中顯示豐富的基底質料,給畫面帶來不確定的動勢。

闫平 叫春 布面油彩 200×360cm 2006年

闫平作品中的色彩不論傾向於視覺感受還是精神象徵,都有一氣呵成的整體性。這種特點在她近些年的作品中非常突出,如《去遠方》《少年江湖到處走》《我本是男兒身》等,她的畫面色彩運用難以歸類於某家某派的風格標準,而是運用綜合的手法來表現瞬間閃現的情感意象。隨著中國文化中的民族主義覺醒,更多的藝術家從傳統和已有的民間藝術中尋找啓示,闫平也從自己最為敏感的色彩入手,探索更為個性的色彩表達方式。她將中國民間藝術用色程式注重象徵性趣味與西方現代藝術注重視覺構成趣味結合,並突出現代審美意識。通過色彩讓觀者感到現代文化的繽紛與強烈。她善於強調色彩飽和度,讓具有象徵意義的固有色顯示某種性格特徵。

闫平 你是我的潘安貌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08年

有些作品用桃紅色和翠綠色搭配,如《大霧的天》《發現新大陸》《好時光》等;或大紅色與深綠色搭配,如《逝水流年》《你是我的潘安貌》等;有用鈷藍和杏黃搭配,如《丟棄桃花源》《去遠方》等。這些響亮飽滿的色彩搭配本身就產生了一種勇氣,為了突破日常感,期望在冗長的各類風格中突出閃亮點,以求新鮮的感覺躍升於畫面。這些突兀的色彩因為畫家的處理而顯得平衡,淺色畫底的凹凸不平的肌理變化,讓那些鮮艷濃郁的紅色粉色柔和平穩,翠綠色和亮綠色充滿光澤,就像新鮮花兒的花瓣和綠色植物的光滑葉面一樣,顏色成為物質本身的生命狀態,是真實的存在,是厚重樸實的自然特質,也是畫家心靈波動的韻律。在這種大膽對比色的強烈刺激下,觀者會從視覺上受到震動,從而將裹挾著文化形態的信息,作為思考和回味的材料,鋪墊著感情的昇華。

闫平 丟棄桃花源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3年

用色彩張力營造的效果,不僅僅是生理的,更是文化形式的,藝術通過生命的經驗獲得它的形式。“顏色”可以代表一段記憶或感情,或是一種氣味。它會潛入內心,成為好惡取捨的網絡。它不僅在畫布上固化為形態,也以心態和觀念的方式影響著畫家表現對象的選擇和題材處理。那些留名青史的藝術家都有一條屬於個人的彩色小徑,他們都給後來者以啓迪。在中國當代油畫中,闫平的色彩形式探索具有鮮明的個性,為這個多元文化時代創造了一種新的趣味。

闫平 孤獨如昔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2年

對闫平而言,真正的挑戰是關於繪畫的空間處理。這是畫家面對一塊空白畫布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也是繪畫之所以是繪畫的永恆課題。作品的形狀、色彩、材質等都在其中生成,而繪畫的敘事方式以及感人的力量也由此而來。一部繪畫史如果看成是風格演變史,那麼與藝術家處理空間的方式永遠有密切聯繫,因為藝術從本源看,就是人類創造的一個並行於現實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古典主義藝術有古典主義的幻覺空間,現代主義藝術有現代構成空間,當代藝術主張拼貼和多時空並置……對於像闫平這樣的中國畫家來說,關鍵在於如何對待紛至沓來的西方美術史現象。

闫平 母豹子,你要勇敢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2年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環境下,東西方藝術的不同時段和風格同時集中湧現,畫家眼前有太多新鮮的觀念和形式,眼花繚亂之際,不能不思考個人藝術道路的選擇。和許多同輩藝術家相仿,闫平走上從寫實到表現的道路。她進入屬於現實主義傳統主脈的藝術學院,當她轉向更為自由和強烈主觀表達的表現主義形式時,中國藝術界已經漫天飄舞著當代藝術的碎片。她和同時代出身於學院寫實主義的藝術家一樣,被“多重”傳統所纏繞,有西方的,也有中國本土的,還有“中西融合”的。多元的藝術觀念催生不同的繪畫試探,她畫面的空間結構處理也越來越富有戲劇性。

闫平 柔軟的心 布面油彩 140×240cm 2013年

管是文化主題構思系列的作品,還是由寫生發展出來的風景和靜物,闫平作品中那些飛揚的線條和“橫塗竪抹”的肌理效果,是使她作品看起來具有動蕩感的重要因素。但這些線條色塊並不是畫中物像本身結構要素,它們好像是從畫中人和花朵中飛出來的,在被畫家創造的瞬間被凝固在畫面上。於是這些線條成為整個畫面的一種看似突兀實則必要的結構要素。同時線條本身的表現性,書寫性的文化意象,也被提升到明顯的位置。當然她的繪畫不安的動感主要還是來自畫面的內在結構,好像多重力的方向交織一起,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道向何而去……

闫平 吸引 布面油彩 200×180cm×2 2014年

這種結構似乎有塞尚的影響,在移動的視線里物體自身顯示一種存在,當然是人的視覺補充而產生的彌補。但闫平拉大或加強了這種瞬間錯覺彌補的距離,比如,塞尚至多在幾釐米之間移動他的視線,來形成距離移動感。而闫平可能在50釐米到一米間移動視線,也就是不像她的前輩那樣將觀看蘋果時將一點點移動的變化同時畫在一個畫布上的蘋果靜物畫中。她的方法是畫一個綠色小蜥蜴布玩具時,眼光卻落在50釐米之外的一塊花布上,或者迅速掃一眼在其之上的別的什麼東西或者別的什麼色塊,再用眼角余光掃一眼那綠蜥蜴。這就像一個人翻跟鬥時看到的眼前物體,是翻騰動蕩的,並且具有這種視覺的平衡性和現實性。因為這也是一種視線,一種觀看角度,無論從哪一角度觀看,都有其存在的屬性。

闫平 我不是美人魚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6年

她畫面這種現實性還來源於可經驗的時空感,因為她在用敘事解決和補充平衡感,比如,畫中人物或物體如何能夠融入“倒塌”的廢墟般的空間,而且需讓觀眾感到實在,如《春風上已天》《都有一顆勇敢的心》。再比如,那些茂密的繁花和“張牙舞爪”的枝叉,如何在沒有“根”的空間里讓人感到繼續“活著”,如《叫春》《似水流年》等。這的確要在一種既和現實關聯,又不局限於現實的平面結構中尋找解決辦法。在她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母與子》系列中,已經看到她為這樣的結構解決平衡的努力。比如,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通過肢體語言的交叉纏繞而顯得不平衡,那些胳膊和腿就像生長出來的樹枝一樣,在那裡舞動著。

闫平 春風上巳天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3年

因為無論是母親為了給孩子洗澡還是和孩子逗著玩兒,都不是安安靜靜的,沒有通常繪畫中“母與子”那般舒緩而寧靜,而是通過四肢語言表明一種歡悅嬉戲的狀態。與之呼應的是房間內的傢具,畫具和光線,畫家有意採取一種直角交錯的結構,就像城市地下或者街道上空錯亂的管道和電線,看起來有些不安,但非常有活力富有動態感。就像原野,長出各種植物,錯落有致。這在她後期的作品中尤為明顯,如《遠方》《心有飛鳥》《相親相愛不孤單》等,雖然大多為室內景色,但能感覺到畫家在創作時參照的是寫生中獲得的體悟,那就是活潑的生長力和略顯混亂的秩序感結合的效果。

闫平 相親相愛不孤單 布面油彩 160×200cm 2013年

畫家綜合了現代主義繪畫多種不同的語言結構,又不放棄一定的敘事性。以“意願”,一種與現實錯位的關係來表達一種視覺的想象。這在她的《戲台班子》系列作品中表現得很鮮明。《戲台班子》在看似平常的景象中卻分明湧動著不安,物象都在變化之中,日常就是一件件變化的人和事,沒有開始也無結束,一切在過程中。但這種變動不經因為題材的可讀性而得到緩解。觀看者得到敘事內容的合理答案,焦慮即會平息。因為他們可以想象戲班人員在準備表演,混亂的瞬間被剎那定格,畫家也在“合理”性解釋中讓觀眾吃下定心丸。

闫平 去遠方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7-2018年

近年來創作的系列作品,那些大花和裸女,敘事性相應減弱,而突現畫面本體語言的探索。畫中人物或隱或顯,或淡定或愉悅,花兒、道具,房屋的架構如人的四肢或者花枝的生長,或伸展張揚,或誇張扭曲。更擴張的結構和用筆勢能取代了原先比較具有敘事性的結構,如《心有飛鳥》系列和《我的太陽》《似水流年》《花兒明年還是一樣的開》《發現新大陸》等,作品的自由度和主觀性也隨之鮮明起來

闫平 新生的芬芳 布面油彩 160×200cm 2018年

畫家在“顛來倒去”中向世界投去匆匆一瞥,於是,就顛覆了我們日常經驗的可靠性,使觀者可以從日常中窺視“不尋常”的片刻,看到了超乎尋常的世界關係。那種關係揭示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更為深刻和內在的真實性。它與一種更為激烈和緊張,也更具激情和活力的精神相聯繫。這實際上正是藝術史上的那些大師對視覺藝術的貢獻。

徐虹 中國美術館研究員

闫平 走, 我們到哪裡去 布面油彩 180×200cm 2018年

闫平 山盟海誓 布面油彩 50×60cm 2018年

闫平 小花旦 布面油彩 60×50cm 2018年

闫平,1956年生,山東濟南人。1983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獲學士學位。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創作研修班。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家學會理事,中國美術館學術委員會委員。

本公号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