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生研究】浑厚粗犷,灵动鲜活:闫平

 mengk4fz0yyf5h 2019-12-03
【导言】“写生研究”栏目除了梳理绘画语言的传承、演进的历史脉络与规律,重要的是将“写生”置于当代艺术的大平台进行探讨研究,强调“写生”与社会、人文、时代的关系,以当下的视角来考察“写生”的价值和意义。本栏目编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供大家分享。

吴为山 | 中国美术馆馆长

闫平是一位既理性又性情的艺术家,本土化和民族化从她的作品深处折射出来。从艺术史来看,能留下的作品的共同点是与人共通、表现自我、传达思想,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这是艺术得以超越时代的内在力量,闫平画中的抽象线条的韵味和几何块面的构成,神会中国文人对于“气”的推崇,整个画面所抒发的气象,洋溢着东方美学意蕴的现代表现特征,艺术的涵养与表现的激情,统一于她的每件作品之中,并且不自觉地流露出自信与从容。相信,她的艺术能传达时代的声音。

尚辉 |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在某种意义上,闫平把中国油画的色彩意象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她改变了中国意象油画因过于主观化而失缺的色彩之间内在节奏感的把握,改变了中国意象油画那种简单的冷暖对比而造成的色彩贫瘠化现象,她的色彩在意象之中把握着条件光色的变化,在醇厚浓重的色彩之间寻求着变调、转折与层次的差异。

意象油画的写意精神,最终归于中国书法性的用笔特征。这是闫平等中国油画家高于马蒂斯和毕加索的地方,闫平的那些意象色彩无不借助于书法性用笔时的精神状态而把精、气、神灌注于作品之中。她的笔法既有碑派的浑厚与粗犷,也有帖学的灵秀与洒脱;既有横扫的刚猛,也有点石成金的凝炼准狠。实际上,除了色相、色调的变换,她最注重出笔的方向、笔性和笔速的变化节奏,在她那些看似一挥而就的背后,不知掩藏了多少艰辛推敲和惨淡经营。特别是每幅画面中那几根黑线、一两点浓墨,都是她画到最后耗尽神思的寄寓,那上面浓缩的,仿佛是她殚精竭虑的生命状态。

汪民安 |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在闫平的画面上很难看出人的清晰表情,画面上的人物隐匿了他(她)的旨趣,背景和历史深度,隐藏了他的习惯、气质和此刻的状态。这些画面人物的面孔总是隐晦的,暗淡的,他们丝毫没有展现出激情洋溢之感。这些画面人物抽取了任何的具体性,抽取了过分的细节,只是一些无个性的抽象的无名之人:抽象的母亲和孩童,抽象的演员和抽象的女人。在闫平的绘画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面孔,不是眼睛,而是肢体,是肢体的姿态,具体地说,是手和脚的伸展、弯曲、运动和变易,是运动中的身体,以及这种身体固有的奔腾不息的欲望轨迹。在此,身体不是被事件所驱动,而是被欲望所驱动,不是被外力所驱动,而是被内力所驱动,身体不是去被动地适应外在对象,而是在主动地创造和生产。身体的动作,不是陷入琐碎的日常事物之中的操劳,它是单纯的运动,毫无实用目的。它只和欲望相关,只是被欲望驱动,身体不是欲望的载体,不是欲望的面具,而就是欲望本身。身体的运动,是欲望的尖叫和低语。

2

作品欣赏
《粉色和大海》
布面油彩
100cm×80cm
2019
《海风绕着葵花吹》
《渴望娇艳》
布面油彩
60cm×50cm
2019
《雨下在我心里》
布面油彩
50cm×60cm
2019
《闲适在天边》
《闻松》
布面油彩
80cm×65cm
2019
《热带的暖风》
布面油彩
120cm×100cm
2019
《石榴花开》
布面油彩
65cm×80cm
2019
《甜蜜》
《不想长大的文文》
《回到家乡》
《就象美人鱼》
《飘飘吹我裳》
《七里香》
《我爱大麦色》
《清浅粉沙滩》
《崂山,崂山》
《湖边的木槿花》
布面油彩
120cm×140cm
2019
《等待潮汐》
《发现了折带皴》
布面油彩
80cm×100cm
2019

《海里有许多鱼》

布面油彩

90cm×120cm

2019

《青春期》

布面油彩

140cm×120cm

2019

《走江湖》

布面油彩

180cm×200cm

2019

《热带的暖风》

3

自 述

我画中的色系是客观的,这种客观不是刻意的模仿自然,而是能够在复杂之中加进自己的情绪,画出紧凑而简洁的东西,这个阶段我会在画面里持续多层,(许多中国人在墨分五色的黑白世界里游刃有余,而在色彩的世界中,却显得贫乏没有思路,甚至从未被启发过)反复寻找着那种期待着的不一般的色系,这种期待不是所谓的主观,而是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中寻找主题,用绘画的手法变成平面上的用笔用色的那种转变过程。

我的生活很简单,没有想象中的风花雪月和浪漫情事,那些年少时对生活的憧憬在文革岁月里被现实残酷地撕碎了……幸运的是,绘画成了我一生的知己,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向它倾诉,可以找回我失去的信心。画室里工作的时间是个人的天地,只有那个时候,画里画外的我是一体的,我拥有充分的自由和放松,可以让自己的心放纵,不用顾及其他。绘画是一件既让我着迷又让人筋疲力尽的事,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句歌词到一切可以引起视觉冲动和想象的话语和图像都会多多少少地冲击着我的神经。很多时候那些转瞬即逝的感觉需要寻找,因此我特别喜欢给自己当模特,想象中的样子先通过身体的预演得到一番感受,再把这种感受用画笔和颜色书写记录。即使是只言片语也容易让我感动,使我本能地把它和绘画联系在一起,在我的脑海里会浮现一种模糊的样子,于是我就有了创作的冲动,我努力地把这些模糊的感觉变得清晰起来,这个过程往往让我亢奋又筋疲力尽。

——摘自闫平《画外随想》

4

艺术家简介

闫 平
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83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第二工作室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写生现场

写生现场

5

《当代油画-写生研究专辑》欢迎投稿!

《当代油画》是目前国内唯一以专题研究为学术形态的油画系列丛书,自2011年创立以来,已出版专辑四十余种,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出版物评选铜奖”。

投稿要求:①写生作品图片10-20幅;②摘编艺术评论文字材料一到三份;③作者本人撰写的关于“写生”的心得体会、看法、认知等;④肖像照片及作者简介。

投稿邮箱:art579@163.com,咨询电话:13552642966(微信同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