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风东韵——方孔达油画赏析

 minye98 2018-12-11




个人简历


方孔达

1948年,生于温州

1965年,就读于温州市工艺美术学校

1973年,就职于温州市美术设计公司

1997年,就职于温州市立邦广告公司

2015年,浙江省“融合·拓展”油画展

2016年,金秋华章——温州·丽水油画联展

2017年,温州市16人美术创作展

2017年,瓯山瓯水·纸山论艺温州油画家写生展

2017年,古廊桥——名师名家“寻山望水”创作采风

2018年,温州艺多宝“意象·抽象”油画个展

2010年至今,浙江思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顾问



不似之似——读方孔达先生油画近作有感

                                丁海涵

 

画得像与不像,向来是国人品评绘画的一个重要标准。苏东坡当年为文人画张目,即由批评职业绘画的酷肖自然出发,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遂为之后数百年文人墨戏奉为圭臬。对待形象的不同态度,成为隶家与作家的重要分野,文人画因对形象再现的疏离,获得了笔墨的自觉与释放,更大程度成为承载情感与寄寓人格的艺术。而千年之前发生在我们国度这一“绘画形式语言之自觉”,影响之后的欧美,成为西方告别镜像再现式古典绘画重要的思想与图像资源,继而助产衍生出印象派,表现派,甚或抽象绘画。对应于西画东渐,“东画西渐”实也是同时发生,只不过“船坚炮利”的残酷现实遮蔽了多数国人的自我认知。


南塘印象80×80cm布面油画


断桥残荷80×80cm布面油画


二十世纪初,康有为等在救亡图存的时势潮流之下,倡导欧洲写实绘画与具备类似写实精神的本国唐宋绘画,贬斥元代以来的文人水墨,影响甚巨,留日归来的陈师曾却撰写了《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力挽狂澜,重新标榜文人画为中国绘画传统之正脉与菁华,其自信即得自对西方现代绘画发展更深入的洞察:“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察入微。而近来之后印象派,乃反其道而行之,不重客体,专任主观,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联翩演出,其思想之转变,亦足见形似不足尽艺术之长,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认为不求形似的文人画正与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趋势暗合。今人目为传统派巨擘的黄宾虹当年撰文甚至宣称:“不出十年,世界可无中西画派之分,所不同者面貌,而于精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一不合”,描绘过一幅艺术世界大同的乌托邦图景。


风雨南塘60×60cm布面油画


雪村60×60cm布面油画


既然中西绘画各具优长,何不融汇二者于一境?“中西结合”遂成为近代以来画界最喧聒的呼声,实践者、立论者多袭取中式的“传神”“气韵”“意象”“意境”,辅以西式的“光色”“构成”,企望熔铸一炉,另开新境。百年后的今天回望,其成果自是丰硕,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自不待言,即以传统派来看,黄宾虹一些迹近抽象的山水、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对西法的借鉴亦是显然。但是另一方面,“结合”不善者,不过袭取二者皮毛生硬嫁接,往往成为艺无专精者的借口遁词,则带来另一弊端,自其诞生之日始,批评之声已是不绝于耳。如郑午昌就斥责:“即习于国画者,亦因趋时好而参用洋法,致现代的中国画,成为非驴非马”,此中流弊,及于当代。就操持西画者而言,“中西结合”往往满足于以印象派手法描绘江南水乡、以古典主义技巧演绎民族风情,眩人耳目,流于皮相。这其中最为特立独行、以一种狂狷姿态面世的,却是追索抽象意趣的先行者: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略晚出的孙牧心、潘其流,他们的作品外在呈现油彩的厚重淋漓,内蕴却是狂草的连绵笔势、山水的氤氲空间、古典的诗心与乡愁……


皓月当空60×60cm布面油画


紫藤写意80×80cm布面油画


近见方孔达先生油画新作,意象迷离,惟恍惟惚,迹近抽象,似乎已被裹挟于发轫百年前这股抽象油画的激流之中。此一绘画新境的获得不过五年左右,在陈列四壁这些新生儿的围拥之中端坐,方先生的神情在满足自豪中还微微展露出一丝惊讶。是呵,尽管蓄谋已久,但在绮思妙悟不绝,下笔若有神助的酣畅之际,常常连作者都要莫名惊叹机缘与灵感的忽然垂青!尽管已年逾七旬,摆弄摆弄还尚称健硕的胳膊,姑且只能暂时随俗,亦名之为“衰年变法”吧。


在水一方80×80cm布面油画


徽州意象80x80cm布面油画


方先生早年亦习印象派、苏派油画,恪守光影、形色的古老定律,穷年累月对景写生,从中得到了色彩、造型的训练,又一直如被教条捆缚了双翼,才华得不到淋漓尽致的飞扬与散发。确实,离开了最初文化语境的印象派、苏派,在许多后来人手中常常演练成麻木不仁背离内心感受的二手经验。莫奈、雷诺阿笔下的璀璨外光,流播至外域,多半稀释变味如兑水的醇酿;巡回画派的后来者们,笔致日益粗疏,难以承接列宾、列维坦之遗绪。正应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首歌因有人不断传唱而著名,但假如想把一首好歌唱坏唱滥,最简单的办法,亦无非是号召满大街的人去唱它,终会有令听者掩耳逃离的一天。一幅画作何以感人?我们除却从中感受历史积淀集体记忆形成的巨大惯性,此可谓之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常常还渴望从中捕获一缕属于作者个人的生命气息,一些对既有程式有意味的偏离,总而言之,一种独一无二的属性。李可染曾说,对待笔墨传统,要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终还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于操持油彩的画者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蓝色奏鸣80×80cm布面油画


徽州写意80×80cm布面油画


  方孔达先生的顿悟将其带入一个完全陌生神秘的境域,搁置起熟悉的笔触、色彩、章法,沉吟与挥洒之间,一次游历、一段乐曲、一些难以名状的记忆与思绪,逐渐在画布上停留、游走、成形。而面孔、屋宇、山水、树木,渐趋模糊,终于消融得难以辨认。既然描绘的是缥缈不定的感受与情绪,留着它们做什么!摒弃了形象描绘、景物刻画,方先生并未如一般抽象画者终日沉溺于肌理、构成的表面玩弄,于他而言,调度色块、黑白、对比、节奏,终要归于造境。这一特点,在其作品中我们已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如《雨打秋林》,纯然黑白篇章,油彩晕染如宿墨,黑色雨点急遽落下,敲击心扉,好一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意图;如《玉湖》,迷濛混沌之中,一泓碧潭,小舟轻泛,睹之顿入无上清凉界……


风景之一60×60cm布面油画


雨后紫气80×80cm布面油画


石涛题画诗有云:“天地混融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不似”者,非画者不能为,实为刊落表象与琐碎,而“不似之似”才能到达求真悟道的更高境地,读方孔达先生近作,带给我们的亦是相似的启发与感受,观者明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