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手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李宏华bn7r2sq5 2020-08-18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L.var.sarco 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处方用名】佛手,佛手柑、佛手片、川佛手。

【饮片特征及鉴别】佛手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e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在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缩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归经及功能】本品辛、苦,酸温。归肝、脾、肺、胃经。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燥湿化痰。

【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

【药理作用】佛手干果中含柠檬油素,还含少量香叶木苷及橙皮苷。实验证明其乙醇提取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并能抑制离体肠管运动。

space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1.肝郁气滞证本品辛行苦泄温通,能舒肝和胃,行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胸腹痞满,食欲不振。用佛手疏肝解郁,常配伍柴胡、香附、郁金、香橼。

2.脾胃气滞本品辛行苦泄,气味芳香,醒脾开胃,有行气导滞,调和脾胃之功,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用佛手理气和胃,常配伍木香、青皮、香附、砂仁。

3.湿痰停聚本品辛以疏肝理气,苦温燥温化痰,用于湿痰停聚所致的久咳痰多,胸闷作痛。用佛手行气燥湿化痰,常配伍半夏、茯苓、橘皮。

【单味药方】1.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2.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3.痰气交阻之梅核气,佛手150g,加水600ml,煎至300ml。每次20ml,每天4次,呷服。(时珍国医药研究,1994,(1):18)4.治肝胃气痛,鲜佛手12~15g,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全国中草药汇编》)。

【常用药对】1.佛手配香橼佛手芳香辛散,苦温通降,以醒脾开胃,舒肝和胃,理气快膈,行气止痛为主;香橼清香之力稍逊,行气之力亦差,然和胃化痰之功见长。二药相须为用,理气、宽胸、止痛、舒肝和胃、健胃化痰之力益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滞心痛者;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而致升降功能失调之脘、腹胀痛。

2.佛手配生姜佛手健脾理气,化湿止呕,生姜温中降逆止呕。二药相配,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治疗胃气不和,气逆呕吐,噫气等。

3.佛手配青皮佛手偏于宣通气机,和胃化痰;青皮偏于开降疏结。二药配伍,能舒肝和胃,理气散结止痛。治疗肝郁气滞,胃气不和之两胁胀痛,胸腹满闷等症。

4.佛手配木香佛手理气开胃,木香行气止痛。二药相配能行气宽中,开胃止痛。治疗脾胃气机呆滞,脘腹胀满,纳呆,吐泻等症。

5.佛手配白术佛手偏于理气健脾,白术偏于健脾燥湿。二药相配,有补脾胃,理气机之效用,且补而不滞,行而不散。治疗脾虚湿滞之胃纳不佳等症。

【名方应用】1.佛手露(《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据《本草再新》佛手:“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方中由佛手伍入五加皮、木瓜、青皮、栀子、陈皮、良姜、砂仁、肉桂、木香、公丁香、当归、白酒、冰糖。上为粗末,装入绢袋内,人酒浸,文火煮之,滤,放入冰糖即成,孕妇忌服。以治胁肋疼痛,心烦易怒,胸闷不舒,嗳气泛酸,纳谷不香,消化不良等症。

2.佛手茵陈汤(《临床中药词典》):据《滇南本草》:佛手“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疾,治胃气疼痛,止面疼痛,和中行气。”方中由佛手伍入枳壳、茵陈、板蓝根、连翘、紫丹参、郁金、泽泻、甘草等养阴活血,舒肝理气,健脾化湿,以治肝气郁滞,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胁胀闷,胃脘及胁肋疼痛,不思饮食,精神不振等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

3.佛手煎(《临床中药词典》):据《本草纲目》:佛手“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方中由佛手伍入半夏、茯苓、款冬花、紫菀、细辛、射干、甘草组成以治痰湿内停,咳嗽胸闷痰多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