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按导 | 不同视角下对范老师按导的体悟!

 roselihong 2020-08-18

 视角一



灸匠人夏津儿

总能在视频中看见老师干活儿的样子,其中最想解惑的一点是:每当老师的手对患者似触非触,引导游移过程中,究竟在发生着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哭了,有的人暖了,有的人通畅了,难道真的是老师的手有“神功”么?

老师突然空降杭州,着实让身在杭州的我们幸福了一把。亲眼目睹老师干活儿,也让我们在艾之成长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好大一步。

在老师给小唐老师和陈莉老师做完导引后,我终于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这个过程,是否是引导激发自身的自愈能量的过程?

这时老师示意我坐下,老师轻触引导,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心神归位,配合着呼吸,渐渐地,整个身体都感受到被点燃的感觉,热气腾腾。就像老师课上说的那样:“你整个人就是一团氣”。真就是一团热乎氣。

老师说:“本自具足,本来就有,手,只是介质。”

老师说:“一切感知现象皆是念,是识;紧是念,松也是念,疼是念,舒服也是念。”

原来“神功”就在我们自己的一颗心里,心无杂念,复归于婴儿,我们本身就可以散发光和热。但凡有念,即是屏障,它阻隔了我们的“本自具足”。

这让我想起了某年冬天,躺在被窝里感觉怎么也不暖和,于是越冷越缩,越缩越紧,越紧便也越发地冷。后来脑子里突然冒出理安道长说过的话,大致意思是:真炁是从我们内在生出来的,越松越有。于是仰卧放松,除了呼吸什么念头也没有,一会儿功夫身体越来越松,热乎氣如晕染般从身体内部弥漫开来,越来越暖,越来越热,然后渐渐睡着了。

这是我第一次,对“炁”有了概念与认知。

心神回归,就是疗愈疾苦最妙的“神丹”啊。

信则得之,“信”与“体验感”之间互相增上,有人因为信而有了体验感,有人因为有了体验感而信。我们有多信,就会有多定,定而生慧,而后均其定慧,宽广无限。

如何做到像老师说的那样,调理作用的方法如同水流一样变化,了然于胸地去感知这其中的变化,是需要定力与智慧的。我们能给予别人什么取决于我们内在有什么,我们的意识频率决定了外在显化。故身为灸匠人,在传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我们自己对生命维度的认知。

在此,感恩老师的伟大无私,把所有的都拿出来与我们分享,没有神秘,毫无保留。 

视角二



灸匠人陈莉

老师让我平躺闭目收神。

老师坐在我左侧,此时我已经感受到一股温热的能量在我身旁。待我基本平静后老师慢慢开始操作。

先用手轻轻触诊了我的小腹和脾经的经络。随后慢慢的一只手放在了我腹部的患处,另一个手轻触在脾经的血海穴。

力度很轻柔。此时我感受到的是,一股暖流慢慢的覆盖上来了,一层层的深入。

血海的地方有点截气的感觉但没有很强的压迫感。

过程中老师两个手有不同力度的变化,患处摩揉为主穿插轻按,血海处还是轻点。

双手交互结合发力。力度虽不重,但此时我身体的温暖感越来越明显,从皮表到患处到患处的深处,再慢慢扩散到整个上半身及脚上(相对脚上热感弱些)。

整个人被这种源源不断的热感笼罩着,像被阳光温暖着,患处更有一种很温柔的安抚感,像被我的父母关怀那样的深入心里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大爱和慈悲,对患处病症处也是种慈悲的关怀并非对抗性的)。

接着我感到自己慢慢像融化一样,身体的实质在慢慢的淡化,融化成一团气,和那温旭的阳光融为一体,享受着这种轻盈和温暖。

随后老师开始导引,让我配合呼吸并进行观想。

缓慢的吸一口气,观想吸气的同时将热和光都一起吸收到了患处,接着闭气一会儿(让热安住在患处),接着慢慢的吐气,并观想患处随着呼出的热气,顺着脾经散出去啦!调息观想9次。开始进行调吸观想时有明显的气机随着呼出的气顺着脾经往下走,丝丝从大脚趾出去。

患处是随着吸气感受到有热感包裹,但在患处的深处还有一丝寒凉,同时患处有点微微的不适感。

老师问询我的感受后,再次给我摩揉和轻按了一会儿,这次摩揉后还用了颤法。

随后给我捋气到脚上(右脚),在三阴交处用力按了再引气外出。再让我调息观想3-5次。

老师操作颤法时,我体内感到的热感如同石子扔去湖面产生的阵阵涟漪,一圈圈的扩散,一阵强过一阵。

此时,患处深处的寒凉感化了,不适感消失了。观想时老师一直指导我一定守住吸气时到患处的热,即使是一点热都要定住它、守住它,观想这点热在无限的深入和放大,这点热即是光,是无量光。

呼气时,患处在热和光下慢慢融化了,随着气息顺着经络散出去了!最后,调息结束。

再让我缓慢活动下,慢慢走路同时感受气机在全身的分布。

整个过程结束后,我明显感到腹部轻盈了很多,人元气满满。

更神奇的是老师操作2小时后,气血马上下行例假就提前了几天来了。

这次神奇的体验让我更加对摄神的重要性有了深切的体悟,还有呼吸的重要性,生机变化在神识高度集中的一呼一吸中变化无穷,生命不正是在这一呼一吸之中。

语言无法表达我对老师大爱和慈悲的感动!老师就像我们的老父亲一样。

记住老师的话,踏踏实实活在当下,干活时把自己当做一道光放空自己,无所想无所求的去温暖关爱别人。学会分享让更多的人获得受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绵绵不断,相应于心。

视角三



44期学员唐巧

三位同学的分享都是来源于当下最真实的体悟,虽然所用的语言表达不同,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技法的操作一是施术者要心无杂念,慈悲;二是被施术者要全身心的关注在当下,去体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医患之间,各正其神,才能达到中医调理的最高状态——摄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