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叉感染真的这么可怕吗?

 新用户27688409 2020-08-18

相信很多鱼友对交叉感染都有切肤之痛,交叉感染真的这么可怕,让每个玩家谈虎色变?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交叉感染”的真面目,如何安全度过“进鱼关”。

为什么会发生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的发生,是在外因(引进新鲤带来的新种细菌)和内因(锦鲤的免疫力低下,对许多微生物的攻击不具备完善的对抗能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是躲不过逃不掉的,即使您漠然置之,也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

新旧锦鲤合缸合池后,不同菌群的攻击,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立即就有不适症状的表现,所以,别以为直接合缸合池后,几天都没什么问题,就掉以轻心。









交叉感染有什么症状

1、当鱼出现收鳍,趴缸的情况,说明鱼已经感到了身体不适,不爱动了。人有病时身体不舒服,也不爱动,一样的道理。

2、锦鲤鱼体局部出现血丝,并逐渐加重,说明细菌感染正在进行或者鱼体免疫系统正在和细菌做斗争。为什么有的鱼反应大,有的鱼反应小呢?这是和鱼的个体、品种有关。比如单色鲤通常免疫力抵抗力都比较强,所以不容易被细菌击垮。

3、鱼缸有腥味。鱼身体有炎症,会刺激鱼体的黏液分泌。为什么呢?鱼类体表黏液有免疫防御功能,里面包含抗菌球蛋白,是鱼体的天然屏障。细菌攻击时,鱼试图大量黏液来保护自己。

黏液里面含有大量的腥气成份,所以我们就会闻到了。鱼身炎症加重,鱼体免疫系统不足以打败致病菌,防御功能暂时接近瘫痪。这时鱼群就是在比谁的抵抗力强,谁能依靠对原生菌群的免疫来战胜新环境菌群的攻击。

4、鱼有可能出现蹭缸。





新鱼怎么安全入池合缸

要想平安渡过“新鱼入池”关,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方可达到“安全”的目的。这个客观规律就是:
1、重视锦鲤交叉感染这个问题,认识到它们对多种细菌的抵抗力低下这个事实。

2、不忽视新的菌群会对它们造成较大危害这个潜在危险。

3、管理好水体,让爱鲤能充分的发挥出本就低下的免疫能力,以维持自身的健康。

4、新鱼必须完善的检疫和适应后,方可与老鱼合群。

避免交叉感染的办法

1、新鱼到家之后单养3~4周,观察它们,处置它们,包括必须的杀虫、杀菌。

2、让它们适应您家里的养殖条件:水体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体等等。同时让它们对您家水体的菌群产生新的免疫能力(新的抗体成分)。这个过程在不同的养殖条件下是不完全相同的,有时甚至可长达1~2月。

3、较为合理的做法是:在第一阶段(转水、杀菌、杀虫)完成后的2~3周,开始用您家的“老水”慢慢地置换检疫缸里的水,以便这些老水中的细菌群体能逐渐被新鱼认可(即对它们产生抗体)。

同时,也将新鱼的水少少的回到老鱼池(缸)中,也让老鱼对新鱼所带来的菌群有所适应。这个过程大约也要两周以上,方可让双方都对对方所带的细菌有较为完善的对抗能力,这才为安全合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经历了以上过程后,新鱼已回家大约2个月以上了,此时可将它们合群混养,但这并不是完全的放心期。合群的第一周里最好再用“药饲”(抗菌素类)对应,每天1~2次,同时观察它们有无异样,如果一切正常,才能算是放心的合群了。

没有暂养设备怎么办?

不是每个玩家都会有暂养设备,那进新鱼,怎样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呢?
1、保证原池水水质好,氨氮亚盐在指标范围。

2、入池合缸前,必须至少敌百虫、二氧化氯杀一遍,第二、三天再次重复操作。

3、进新鱼前,旧鱼停粮两天以上,合缸合池后,不要急于投喂,至少一星期后,视鱼体健康、活动情况,可适量开始慢慢投喂。最后,祝愿各位鱼友进新鱼开心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