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以院建群”与“以群建院”的内涵及其治理模式的差异

 昵称815848 2020-08-18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由专业转向专业群,是专业设置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变革基层教学组织的结果。如何组建专业群,组建专业群应遵循怎样的组群逻辑,成为高职院校探索专业群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组建的两种方式

1.“以院建群”模式

是指高职院校以现有二级学院内设置的专业组建专业群,专业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根据专业群的发展需要新增或淘汰专业,不打破学校现有的二级学院架构,不跨二级学院组群。组群专业以二级学院为统领,在二级学院的组织下开展专业群的建设。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以院建群可视为二级学院内设置的专业是合理的,在对应产业(链)或岗位(群)方面是科学的,专业设置是科学论证的结果,各专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专业基础,将有关专业设置在同一个二级学院是最优的选择。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专业群的组群专业是动态变化的,可以根据区域或行业对某类人才的需要调整组群专业,在不考虑学科及专业大类的情况下新增专业,进一步优化组群专业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根据发展需要撤销不适应的专业,通过专业调整完成组群专业之间关系的优化。二级学院的管理在现有的制度安排和一定时间尺度内也是动态变化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群的发展需要调整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和基层教学组织。

     2.“以群建院”模式

     是指高职院校以产业(链)或岗位(群)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组建专业群,组群专业不考虑专业目前所在的二级学院,组群专业之间有更紧密的关系,各专业的定位是以专业群的定位为前提和基础,在群功能的基础上设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强调专业群对二级学院的影响。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专业和专业群在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是存在区别的,由设置合理的专业组建成的专业群不一定是合理的,专业是部分、专业群是整体,专业影响专业群但不决定专业群,专业群对组群专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遵循产业(链)或岗位(群)对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组建跨二级学院的专业群是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整合教学资源、加快品牌建设的必然选择,二级学院是服务专业发展的,专业群功能的发挥则是二级学院开展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匹配是两者供需利益协调的过程,行业企业、专兼教师、家长学生都是专业群的利益相关者,单一专业在适应发展、抵抗风险、资源开发等方面是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下新业态对专业的诉求,需要基于某种逻辑,以群的方式动态整合相关专业,在不新增或淘汰专业的情况下实现专业之间的最优化,动态调整基层教学组织进而完善专业布局。以专业群为基点,调整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配置,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对专业发展的诉求,二级学院内部的人事安排、部门设置均以专业群的发展和功能发挥为出发点。

二、“以院建群”与“以群建院”治理模式

的差异

1.起点: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的分歧与澄明

专业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内涵建设和品牌发展的重要抓手,专业设置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以院建群和以群建院对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假设是不一样的。以院建群的假设是二级学院现有的专业设置是合理的,正是因为设置专业同属某一专业大类或学科,专业核心技术技能相近、职业岗位存在关联、校内教学组织最优等因素才会将有关专业设置在同一个二级学院,这是学校前期决策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最优化的结果。在院校实践中,二级学院专业设置存在专业数量过多或过少、专业之间缺乏内在关联等问题,这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结果,在发展中通过专业调整、重新定位等方式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以群建院的假设是二级学院现有的专业设置是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同一专业大类的专业因为二级学院的分设而分布在不同的二级学院, 人为地割裂了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行业特色类职业院校尤为明显,考虑到学生规模、教师配比、资源分配等因素,本属于同一专业大类的专业组成了多个二级学院。

2.理念:管理模式与治理模式的选择

二级学院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机构,是执行学校办学方针、贯彻人才培养理念、反映师生发展诉求、组织教育教学的内设部门。二级学院在以院建群和以群建院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以院建群认为组织的力量来自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是组织管理中上传下达的关键,管理的主体是二级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 二级学院领导主要是组织安排的结果,注重专业人员在二级学院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目标的实现强调管理方法,多数属于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行政命令是管理的主要方式,偏向于管理者的利益获得。二级学院的管理层级由上到下依次是学院党政领导、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课程组、专任教师,从决策到执行需要经过几个层级的传导,各层级的职能明确,各岗位职责清晰。以群建院认为组织的力量来自专业群,专业和专业群是二级学院组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管理、师资配置等活动的中心,行业、企业,政府、学校,教职工、学生等都是专业群的利益相关者,专业群的建设过程是协调多方利益的过程,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二级学院党政领导是协调各方的主要人员,纵向上是学校和师生沟通的协调者,横向上是专业群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服务者。二级学院是专业群建设的参与者,在发展中是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对象,二级学院不决定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和组群方式,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是由产业发展、工作岗位、学科基础等影响和决定的,专业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组织的运行更加依赖扁平多元的治理而非垂直管理。

3.阻力:变革阻力的来源和大小不同

专业群是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单一专业发展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后的组织变革。虽然关于专业群的院校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专业群的建设仍是国家或地方项目推动的结果,特别是“双高计划”等项目加快了专业群的建设,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变革阻力因组群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院建群的变革阻力主要来源于二级学院人事安排,由专业到专业群,由专业主任到专业群负责人,这将改变原来的二级学院管理方式,专业发展的主导权由专业主任转移到专业群负责人,专业群负责人和二级学院主要领导是否兼任将影响着二级学院管理层的格局,专业群负责人在二级学院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强化,变革的阻力相对较小,主要表现在人事安排和发展理念上。以群建院的变革阻力主要来源于组织过程,变革阻力相对较大,以群建院不可避免地将打乱原有的专业布局,与专业相伴的师资、学生、实习实训条件等都将重新组织,组织再造成为必然。重新调整后的二级学院面临着领导班子、教师团队、资源分配等问题,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组织的适应是难点也是关键点,极易出现配合不默契、利益冲突,以群建院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同时以群建院的发展理念有别于传统的专业建设,强调简政放权、去行政化以及多元治理、协调平衡,如果新组建后的二级学院不能用新的发展理念建设专业群则容易回到传统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理念上的偏差将导致以群建院徒有形式而无内容,只有框架而无实质,失去变革的初衷和本意。

4.策略:发展方式指向竞争还是合作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资源是相对稳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涉及的师资、资金、项目等是有限的,专业之间的竞争随着发展资源相似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专业大类或专业类拥有相近的专业基础、相同的技术领域、相关的就业岗位,但在稀缺发展资源获得上很难均衡发展,特别是在国家骨干专业、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等项目遴选中专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明显。从高职院校内部看,以院建群中二级学院设置的专业之间竞争更为激烈,二级学院之间也存在竞争。专业发展需要的人、财、物等的分配权在学校和二级学院,专业要想成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必须争取项目、获得资金、拥有政策,在竞争中没有占据有利的位置,很容易成为学校专业裁撤的对象。专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组建专业群的难度,各专业已经适应了现有的专业发展机制,重新定位组群专业的发展目标和专业之间的关系是发展策略选择的关键。以群建院根据对应的产业(链)或岗位(群)组建专业群,组群专业强调的是合作基础、优势互补,专业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大于竞争,其发展策略主要是合作,组群专业的发展定位是由专业群的整体功能和服务对象决定的。专业以群的方式组织、分配资源,专业群的建设有统有分、有主有次,较好地消除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和消息不对称,促进专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专业彼此之间的互利作用。

   文章来源:王玉龙、 刘晓《以院建群还是以群建院?——兼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基层治理模式》,《职教论坛》20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