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 高尚儒 | 我常常思念的故乡(散文)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致力打造普通百姓的‘微’文学领域公众平台


百姓作家欢迎您,用你的文字抒写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任何人、网站要转载本文字必须经过主编授权。

读而思

duersi

News

百姓作家欢迎您

焦古山

Water  Is

The  Life

 

    故乡,这个名称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响亮,每个人都对它有着无与比拟的亲昵,文人墨客更有其无边的赞誉与遐想。


   “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等, “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家乡如我的母亲,是用她的一草一木在哺育我们成长”、“家乡XX是美丽的,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云云。    


从记事起,我就居无定所、随着父亲在那特殊的年代因工作需要而四海为家、到处游离。故乡、这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字眼只有牢固地留给我出生的那个地方。


我的故乡,也就是童年那个养育我成长的村庄,在这里我上学了、“人生识字糊涂始”,从此开始了我浪迹天涯的人生历程,我经常会带着思念、孤独、拼搏、奋斗、徘徊、渺茫等这些东西进入梦乡。是故乡,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啊、故乡,故乡有一条即开阔出了村庄又曲曲弯弯的沟,但是它不同与其它的沟,它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起起伏伏式诺长而跌宕,从东向西延伸着、满沟都是各种骨碌碰撞的石头,间或有叮叮当当的石匠。沟里面蕴藏着村里人生活中许多需要的青睐,如砌碹窑洞院落、圐圙墙壁等用的石料及凿制劳动生产的用品。故乡的这条沟,常年匍匐在大地上,好像是牢牢的把握住这个村子,生怕它跑掉似的。干涸地等待着老天能够青睐的渴望,一旦庄稼地里溢出无奈的泪水、它便用宽厚的脊背输送出村庄。它要多实在有多实在、曾不顾从它身上滚过的树木牛羊。听老人们讲过,这个沟、世世代代都是这般模样,我在远别它的时侯、河槽是在沟北,那时沟要有流水、人们大部分是踩着踏石过往,三十多岁回过一趟,河槽又倒向沟南。哦,我明白了人们常常说的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这就是典藏。


今年,又三十来年没有探视了,我带着这条千百年来好像是法定的至理明言再度回我的故乡实践实践。


乘坐着“ 阿斯顿马丁”绕口的现代交通工具,行进在山麓叠叠重重中的柏油马路上面、观赏着道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五彩缤纷的建筑和斑斓绚丽的花草,兴致正浓时前面的门楼眨眼即到,赫然硕大的村名三个大字撩亮双眸,莫非已经回到?——平展展的马路、道路两旁所见、村子周边、似乎都有点陌生。


变了,变化真的好大,村子中心有了一个开阔的健身场所,窑后面的阴凉处、聚集着固守家园又颐养天年的老人们、穿戴整洁、不比城市人的衣着差,我让车就停靠在马路的边缘。       


“抽时间回来看看吧、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恐怕你回来会认不出来了,党的惠民政策已经覆盖了村村户户,沟沟洼洼”,有一个迎车走来的年轻人操着当地普通话估计是在赶路,耳朵上捂着个手机也可能是在招乎身居异地的亲人。


是呀,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不假。那条沟人为的修建成了通畅宽阔的水泥路,给今天交通发达的时代扫除了路障、把封闭了多少个世代的村子沟通了与外部的来往,真是人心大快呀!


     2016年11月15日草
 内蒙古清水河县 红旗小学 


  作者简介高尚儒,男,教师,1957年生,无信仰、有职业;业余爱好广泛,擅长写作、摄影,但没有什么造就;在国营大型企业干过17年的宣传干事(兼教育干事、体育干事)。童年生活在山区、少年迁徙去平川、青年失去了父爱、中年2000年从企业调入教师行列至今。 80年代始偶有些零散诗文发表区内几家报上。去年自费印刷了一个摄影照片小册子。 多年辍笔,今年好像灵感又有触动,遂又提笔,作些支离破碎的记载。

温馨提示:《莫然文学》推广的原创内容,经作者授权发布,如需发布其他公众平台,请联系我们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