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走笔】于淑秋| 文 博 会 的 精 彩 之 旅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致力打造普通百姓的‘微’文学领域公众平台

莫然文学百姓作家

 文 博 会 的 精 彩 之 旅


                                             文/于淑秋


第二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近日在鹤壁举行,来自台湾和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展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形成了艺术的海洋。我做梦也想不到,逛本届文博会是我的一次精彩之旅。
     来自河南信阳的展馆在40家城市形象展馆中独树一帜,他们除了展示自己的地方文化精品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旋转书架,上面有二、三百册装帧精美的图书。我一看,全是信阳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册册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大部分是长篇小说,其余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散文集、诗歌集、杂文集、民间故事集等,还有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网络文学、曲艺文学等等。

我知道信阳作家是中原文学豫军的主力。去年,以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荣获世界科幻界有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的刘慈欣,就是信阳人。信阳作家陈俊峰的《三柱香》、胡亚才的《另一种存在》、温青的《天堂云》,曾入围2014年的“鲁讯文学奖”。另外,信阳儿童作家“侠客飞鹰”的作品,荣获了2014年“第三届全国儿童文学大赛”的冠军;信阳网络作家柳下挥,以年收入670万元的版税,名列全国“网络作家”年收入的第19位。除此之外,信阳作家荣获的国家级、省级的大小文学奖项不计其数。就凭这些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信阳作家就可以在全国的文坛上昂其项背了。
在会展中心的所有展馆中,河南信阳是唯一将本地文学创作成果,当作“文化龙头品牌”展示的城市。在蜂拥参观的人群中,去翻阅图书的人并不多,但却把我给震住了。我从旋转书架中抽出一本本厚厚的图书翻阅起来,其中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在信阳,文学创作的氛围异常浓厚,本土作家得天独厚。搞文学创作不仅受人尊重,而且政府大力支持,每年从财政经费里拨出专款作为创作经费,支持作者写作。谁要是在全国或省市的文学大赛中获了奖,政府就给予重奖。只要作品好,出版不成问题,根本不用作者发愁。许多政府的官员,本身就是文学创作者,他们除了政绩之外,平时就是写书,钻研学问,当饱学之士。”怪不得信阳的文学创作成果辉煌,原因就在这里。

我象一个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阅读老师的著作,尤其对又厚又重的《信阳民间故事集》和《光山县民间故事集》爱不释手。我问展馆的工作人员:“这两本书卖不卖?”他们说:“书是展览用的,不卖,也不送。”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两本书。我从心里喜欢“民间故事”,小时候看“民间故事”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衣服被火烧着了都不知道。我太喜欢这两本《民间故事集》了,很想知道信阳的“民间故事”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能想个什么办法将这两本书弄到手呢?

我想啊想啊:“对,交换!等到他们撤展的时候,我说自己是鹤壁市作家协会的会员,用鹤壁的本土文学同他们交换。”我翻身下床,走到书柜前翻腾起来。比比人家信阳,我们鹤壁能拿出手的文学著作有什么呢?鹤壁写长篇小说的人很少,并且全部是自费出书,书根本要不出来。好在书柜里有好几册本土作者的《诗歌集》,外观十分漂亮,完全可以拿的出手。但是里面有些诗写得既不押韵又晦涩难懂,谁也弄不明白作者写得是什么意思,除了爱好诗歌的人外,普通读者有几个喜欢读诗的?但诗歌算高雅文学,或许有人喜欢,就拿上两本。我又找到一本由鹤壁市的作者集体创作的文集《与一条河流一起》,印刷精美,有半块砖厚。是近年来我市作家协会组织本土作者深入基层的采风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我认为书籍有点少,就又找了几本鹤壁市文联编纂的文学杂志《中州文艺》,决定用这些书刊同他们交换。同时我又担心,万一人家看不起我们的东西,找出种种借口,死活不同意交换,该怎么办呢?尽管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但我此时真是一点輙都没有了。

在文博会即将结束的那一天,有许多展馆都已经撤展了。我提着书包急匆匆找到信阳展馆,万没想到旋转书架上的数百册图书已经打包封箱,即将装车了。我找到信阳展馆的工作人员,将换书的心意向他们讲了。
他们一听怪新鲜的,开始翻阅我拿来的书刊。我说这是我们鹤壁本土作者的作品,有文集、有杂志。他们对诗集不大感兴趣,翻了翻放那儿了,对市作协的《与一条河流一起》感兴趣,捧着书认真看了起来,问我:“怎么全是短篇,没有长篇啊?”我说:“出长篇需要作者自己掏钱,但作品有,都在电脑里。”他们听后连连叹气。这时,几本文联出的《中州文艺》杂志使得他们眼前一亮,连连称道:“呦嗨,你们的市刊这么漂亮,比省刊还漂亮呢!”他们一页一页地看,对里面拍摄的浚县古庙会和淇河风光的彩色图片赞不绝口。最后,他们高兴地留下了我送过去的所有书刊,同意交换我心仪的书籍。但因展出的信阳图书已经封存装车,无法赠送,于是,他们要下我的通讯地址,说回去后将我所要的书籍邮寄过来,并留下了手机号和QQ号,态度异常诚恳。

仅仅过了一周,信阳的同志就将印刷精美的图书给我寄过来了,哇!我高兴极了。有《信阳民间故事大全》上下册,还有一本散文集《信阳赋》。太好了,我立刻如饥似渴般地阅读起来,被书中精彩绝伦的美文所吸引,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哦,我成功了!文博会的这次精彩之旅,让我心想事成,快乐无比!

                       2016、6、16、

作者简介:

 于淑秋,女,60岁,河南省鹤壁煤业集团新闻中心矿工报社退休干部。退休前长期做煤炭志编辑和新闻工作,曾任河南省《东方家庭报》特刊部记者,《鹤壁日报》社特约记者。作者系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社会影视、戏剧研究会会员,鹤壁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研究员,鹤壁市作家协会会员。30多年来,作者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文学网站、各种新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2000余篇,荣获各种奖项无数,作品被多部文集收录。作者擅长写作散文、中短篇小说、民间故事、随笔、文学评论、曲艺作品,微电影、电视剧、小品剧本和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政论、调查报告、地方史料文章等。作者创作的一个长篇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百姓文学杂志社】

顾问:董守和、孙艳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