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刘畅/从讲新疆故事到讲家乡故事——读田万里长篇文旅生态散文《倾听淇河》

 河南文学杂志 2022-11-18 发布于河南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大型文学刊物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读田万里长篇文旅生态散文《倾听淇河》

刘畅

长按二维码

在优美的音乐中浏览

2022年第二期电子版

记不清外国哪位作家说过:每完成一部作品,又有一种新的痛苦而愉快的创作欲。其实每一位痴心创作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而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十八年笔耕不止,创作成果丰硕的田万里先生更是如此。

我有幸于2020年11月,到山东威海领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时,认识同获此奖,同为六十年代同龄人的田万里。更难得的是,同住酒店一室,堪称缘分。时光如梭,转眼已是两年。我当时送他一本我的诗文集《为时代放歌》,他看后赞赏有加。为此,2021年初,他发来新完成的散文集书稿文档,请我写评,并拟收入书中。我看后深受感动和启发,便写下了《当激情的田万里遇到青春的阿克苏——有感于田万里生态散文集<青春的阿克苏>》的书评。先后发表于《阿克苏零距离》《中国作家网》《阿克苏日报》《生态新时代》等网络平台和纸媒报刊。说实话,新疆是我一直向往,却又未曾涉足的地方。这本散文集精雕细刻,情真意切,让人如临其境。也让我了解了很多不了解的,长了见识,可谓收获满满,不虚此读。

田万里是河南鹤壁人,阿克苏被其视为第二故乡,而淇河流域则是其真正家乡。《青春的阿克苏》收入了34篇散文,18万多字;《倾听淇河》则是独立的长篇散文,近14万字。前者是应新疆阿克苏地委宣传部邀请写稿,后者是应河南鹤壁市文联安排写稿。写前者时,田万里不远八千里,三年六次往返新疆、河南数万里。写后者时,他忍住病痛,身居斗室,将就饮食,囫囵入眠,于今年也写了大半年。

写散文,一般人单篇多半几千字,而田万里不仅有由多个单篇几千字组成的散文集《青春的阿克苏》,更能写一般人很少写的长篇散文。去年他还完成了也是写新疆的,近16万字的长篇散文《向西,向西:阿克苏随想》。今年的《倾听淇河》同样是长篇散文,真让我惊叹和仰慕。散文从形式上,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从内容上,田先生将关于阿克苏的作品称为生态散文,而写淇河这部长篇,也被其称为文旅生态散文。


河南地处中原,而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著名的商代遗址殷墟,就位于河南安阳。中国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河南就占了洛阳、开封两处。而黎阳故城遗址,位于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也即田先生故里。今年8月,我曾点评过他的《名城黎阳见闻录》:“这两年拜读过早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与之有过一面之缘的河南籍知名作家田万里先生的数十篇生态散文,现在看到的这篇则属文史散文。这类散文写起来更费功夫,要穿越古今,寻根溯源,并融入所思所想,使读者既获得知识,又得到启示。

田先生无疑是驾驭文字的高手,这篇大作洋洋洒洒13000字,把有3000年历史的河南浚县黎阳古城的前世今生一一呈现。全文共分为:大伾山,天宁寺“龙槐拦驾”,兴国寺,宋太宗结缘太平兴国寺,太平兴国寺的佛教文化,弥足珍贵的摩崖石刻,大伾山古建筑群,碧霞宫,古城墙,文治阁,云溪桥,黎阳仓共12个章节。恰似历史演义,若见金戈铁马,如闻兵器撞击声、人吼马嘶声。同时看到一个个历史文化人物粉墨登场,寄情山水,激扬文字,留下一篇篇经典美文。能工巧匠们则留下建筑、雕塑、石刻和画卷。亦见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佛事及道教兴盛。可见,古城是武之城,又是文之城,也是商之城,还是宗教之城。

从中可看出作者田先生有一腔赤子心,有浓浓家国情。有对家乡古城的自豪,有对人文历史的敬畏,也有对从古至今人类历史遗迹屡遭劫难的惋惜。正因古城承载的历史价值弥足珍贵,对保护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紧迫感、使命感。由此,此文也具有了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作为地方志的补充材料。”


鹤壁也称樱城,每年四月中旬的樱花节,五颜六色的樱花次第绽放,浓浓淡淡,格外引人瞩目。这样看来,樱城鹤壁确实无愧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而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流经河南鹤壁的淇县、浚县,全长161公里,是中国北方污染最轻的河流之一。《倾听淇河》开宗明义:淇河,古称淇水,亦称响水河,清水河,它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境域内,贯穿整个城市。淇河又是一条史河,诗河,文化河,生态河,母亲河。并就此逐一阐述:

说到史河——据有关资料显示,它的成长经历已经跨越三千年之久。淇河又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一条文化底蕴深厚的河流。它不知孕育过多少朝代,哺育过多少英雄豪杰。比如大禹、周文王、鬼谷子、王梵志、花木兰、许穆夫人、黑山军首领张燕、唐代诗人王维、文豪罗贯中等等。

殷纣王在牧野大战失败以后,被迫登上鹿台自焚,商朝从此走向灭亡。周朝随之建立。周武王为了显示其怀柔大度的仁君风范,允许其后代将其葬之。已故殷纣王儿子武庚,遵照其父“死后葬于淇河之中”的遗言,命人截断淇水,在河床上凿竖穴而葬。将墓封口后,河水一如往常地流动着、流动着……后因河床改道东移,河床浮出水面,殷纣王的墓穴这才显露出来。

而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氏。是“诸子百家”之一的纵横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又名《捭阖策》)及《本经阴符七术》。亦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外,还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弟子孙膑与庞涓。鬼谷子时任楚国丞相,后归隐卫国授徒。

另据历史记载,端木赐(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鹤壁市浚县)人。孔子高足,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之一,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善于雄辩,精明能干,办事通达。子贡曾任鲁国、卫国宰相,但更善于经商,乃孔门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遗风”指的就是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故而,他已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于经商,亦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遗风,并为后世商界所称道,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

说到诗河——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描写淇河以及沿岸风土人情的多达六首之上,比如《泉水》《桑中》《淇奥》《氓》《竹竿》《有狐》等等。据有关资料考证,截至目前,现存历代游览吟咏淇河的诗文数量多达三百多首,仅古代规模最大的诗集《全唐诗》中,就有吟颂淇河的诗篇四十多首。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位于淇河之南,其首邑即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公元前610年)乃卫宣公庶子卫昭伯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之妹。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享有极高的声誉。收集在《诗经》里的《竹竿》《泉水》《载驰》等3篇抒情诗,或多或少,都是许穆夫人的深刻感悟和体会。许穆夫人自少女时代就深爱着她的祖国卫国。当她远嫁许国以后,这种安危与担忧日渐凸显出来,她非常忧虑,时常思考着如何才能更好地捍卫家乡卫国。

而田万里本人,也曾于2009年6月14日,创作了诗歌《奔腾的淇河是一匹骏马》:“奔腾的淇河是一匹骏马/水的流动是马的呼吸/鱼儿的穿梭是马的心跳/我的骏马驰骋的地方,万鹤翱翔/我的骏马嘶鸣的地方,关山太行/这里山水富饶/这里绿树掩映/蓝天和鲜花融入歌唱/笑容和梦想不断生长。”另外,他还有写于1990年的诗歌《淇河》《想起故乡时》,写于1993年的诗歌《淇河:生命的雕塑》,写于2002年的诗歌《畅读淇河》《畅饮淇河的太阳》,和写于2003年的诗歌《淇河边的山妞儿》《 淇河情思》,写于2009年的诗歌《关于对淇河的一次记忆》等等。2010年1月18日,又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一首诗歌作品《淇河在成长》。2020年10月26日,还在《人民网》发表了散文《淇水河畔的黎明》。

说到生态河——田万里痛心地回忆到:“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业发展,用水量过于庞大,抽干了许多大江大河以及湖泊资源。况且一些人是那么肆无忌惮,肆意妄为,蓄意而为,导致废水四处横流,污染了一部分生态资源。迄今为止,这是难以弥补的。”“据说在淇河边不远的一个地方,一个老板花钱承包下几个山头,尽管他已经投进去了几千万,但经过有关方面的专业测算,等这几个山头从地平线上消失了以后,这位老板的净利润可以挣到几个亿。岂料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一再收紧或缩水,不久他就赔得干干净净。”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明显增强,这也是淇河成为中国北方污染最轻的河流之一的重要原因。其实,维护生态人人有责,这也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一定要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此文中,田万里饱蘸浓墨热情地描绘淇河:“淇河在我的意念里,已经超越河流这个概念,一种崭新的理念似乎已经遍布淇河的肌体。淇河不仅仅意味着是一条干净、纯净的河流,这种理念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的认知。淇河更有助于加深对于天空的理解,若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它其实就是蓝天的表情......这么好的水质,河流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心情是多么惬意。水草在水流中来回摆动,反反复复的兴奋劲儿,从来没有停止过。一群鸟儿贴着河面在飞翔,激流之处或漩涡里,似乎到处都可以看到鸟儿们的英姿。”

说到母亲河——淇河水数千年流淌不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沿河儿女。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的信仰都离不开一个“水”字。淇河水也滋润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万物。诗人艾青的那句“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大家都耳熟能详,田万里无疑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深深地爱恋着淇河和淇河流经的土地。《倾听淇河》既是他倾听母亲河的诉说,也是他献给母亲河的颂歌。他说:“我以我的生命和灵魂记录着这里的一切真实状况,如果我的热爱并不是家乡的话,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作品抒写淇河呢?”他说:“三十八年来,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倾尽全力地在写作淇河,笔下的文字就像淇河水一样始终在流淌,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母亲河,淇河水不仅滋养了祖祖辈辈沿河儿女和生生不息的河中及两岸万物,也为田万里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淇河既是生命之源,也是创作之源。


本长篇散文也深情回顾了作者年轻时在西北大学的生活,每逢周末,往往在校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也让我想起高尔基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正因为有了深厚的知识积累,再加上日后的深入生活,故能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写作是件苦差事,为何写作者要自讨苦吃?因为大功告成的那一刻是快乐的。由此,也让我想起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那本书《痛并快乐着》。

看得出,田万里先生为创作此长篇散文,也是下足了功夫,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典籍,并作了精选、考证和推演。加之他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喝淇河水长大的本土作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亲眼观察,亲身体会,了解了现在的淇河,再了解了过去的淇河,在历史和现实中穿越。本文不仅写了淇河,还有沿河两岸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可以说,此文既是生态散文,也是文史散文。

田先生的散文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那是因为他既是散文家,同时也是诗人。他的笔下,既有深沉厚重,也有激情澎湃,还有柔情似水。他的修辞手法灵活多样,尤其喜用排比,以加深语气,拓展语意。还常常把小动物、小植物拟人化,不仅富于生机,也赋予情感,这样可与自然亲密对话。当你向着淇河唱赞歌时,淇河的流水声,也成了它亲切的回应;淇河的浪花,也成了它献给人类的鲜花;淇河里每一条鱼的跃动,也成了欢乐的舞蹈。

这篇作品实际上兼具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的特点,读过他作品的都会发现其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也正是他刻意追求的。正如他自己所言:“从事写作三十八年来,我一直试图打破散文创作的传统思维和写作技巧,另辟蹊径。后来,终于在探索之中捕捉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感觉,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我就是运用这样的创作方法和方式,才与大自然亲近了一些,融合了一些。在这篇文章里,我完全打破传统的写作方法,意识流、蒙太奇、时间差、时空交错等一些非文学写作技巧,相继运用于此。可以说句句为境,段段为意。唯有求新求变,才会拥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方式。故而,这篇文章里无疑诠释出了中国式的唯美主义。”

我早就认为,无论是文学上还是艺术上,形成自己风格特色都是十分难得和非常可贵的。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这一个”,是作者追求的,也是读者追捧的。贾平凹说:“散文应该是美文,不仅看写什么,还要看怎么写。”万里的“田文”无疑是美文,在写什么的问题上,田先生是有明确目标的,是一直致力于生态方面的,这也是契合国家着力倡导的。在怎么写的问题上,他早有谋划。其实,这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我始终认为,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有的作品内容很充实,甚至是正能量的,但表现形式上却寡淡乏味,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有的作品看上去很“美”,却是花拳绣脚,内容上空洞无物。不是表里如一的美,是算不上美文的。

我同样认为,田万里的作品值得一读,读后会有收获。一是看到细腻唯美的描写,是一种艺术享受;二是可学习借鉴新的写作技巧;三是可了解很多知识,增长很多见识。我曾经写过一首《文字留香》的藏头诗,借此送给田先生:

文采飞扬谱华章,字里行间显灵光。

留得满园春常在,香气袭人沁心房。

总之,长篇文旅生态散文《倾听淇河》既是歌颂淇河的,赞美家乡的,也是献礼党的二十大的,它是河南鹤壁文坛今年重要的创作成果。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欣闻此事,送给田万里十五个字:“以文彰旅,以旅扬文,鹤壁作家的情怀!”这既是对他的褒奖,也是对此文的肯定。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刘畅,网名阿刘,安徽霍邱人。现为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会员、《文笔精华》《黄河文艺》等刊物顾问、《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曾获古滇梁王杯征文金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等奖项。代表作:长诗《改革开放颂》《共和国礼赞》,论文《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等。出版诗文集《为时代放歌》,著有文学评论集《与知音共鸣》。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