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这条河真“有文化”,当地人一提到它,随口都能背上几首诗

 几斤几两看看了 2020-01-09

河南商报记者 韩忠林/文 左冬辰/图

吃着淇河水长大,并为淇河生态保护奔波十多年的葛玉庆,给自己起了个微信名“淇河鸽”。

在他和很多鹤壁人看来,淇河是有灵性的。这条不长的河流,见证了古时“抱布贸丝”的爱情,见证了繁华朝歌城从夜弦五十里的兴盛走向战火后的残垣断壁。厚重的阅历,让淇河带给文人墨客无限想象,20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纷至沓来。seo优化

站在中国诗河淇河边,“淇河鸽”向河南商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与淇河的点滴,勾勒了自己心目中属于淇河的未来。

现象:这座位于淇河河畔的公园成了诗的海洋

鹤壁市淇滨区,沿着淇河河畔,坐落着一个街心公园,名叫淇水诗苑。在这里漫步,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身处绿植当中,还仿佛来到了诗的海洋。

行走在淇水诗苑的小路上,河南商报记者发现一处石板与泥土“混搭”的阶梯,沿着阶梯拾级而下,便到了淇河上一处木制“观景台”。尽管是冬天,但从“观景台”眺望淇河两岸,依旧是满眼绿色。如果不是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汽车鸣笛声,似乎会让人忘了身处城市当中。

淇水诗苑的景观,有连廊、有广场、有灯塔、有古墙……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到处镌刻着古诗词。

淇河美景

“淇水诗苑沿淇河而建,全长2.7公里,这是我们专门打造的一个反映淇河文化的公园。”鹤壁市淇滨区园林局工作人员石女士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淇水诗苑一共收集了1500多首诗词,是从历朝历代描写鹤壁或淇河的几万首诗歌里精心挑选出来的。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五六年了。现在有不少幼儿园、中小学来这里搞活动,感觉这些诗歌能够对很多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石女士说。

底蕴:《诗经》里流淌出来的河流

“别看鹤壁是个小城市,但还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在淇水诗苑,32岁的鹤壁市民李先生,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着周围的诗歌。

曾在外地闯荡多年的他,前几年选择回到鹤壁工作。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外地时,每当有人问起自己的家乡,他都会第一时间提到淇河,提到诗歌。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李先生随口背诵了一段《诗经》中的《氓》。“看你的年龄,跟我差不多。咱们那个时候,高中课本里应该都有这篇诗,而且是要求背诵的。”

李先生自豪地说,《氓》所反映的故事就发生在淇河流域。而且,这只是淇河留给后人众多诗歌的冰山一角。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39首描写淇河秀丽景色或两岸风土人情的诗歌。”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王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淇河是我国诗歌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地域,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20000多首脍炙人口咏吟淇河的诗歌。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将淇河命名为“中国诗河”。

在鹤壁市人民政府一间办公室里,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牛克锋,翻出了一本自己珍藏多年的《淇河诗歌三百首》,并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上边摘选的都是关于淇河的经典诗歌。

这本书里,不少大诗人的名字赫然在列。例如,李白的《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杜甫的《洗兵马》,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苏轼的《送顿起》……值得一提的是,唐朝诗人高适,从淇河一带前往黄河,一趟下来就写了13首诗,而他笔下描写淇河的诗歌,总计超过20首。

生态:《诗经》中的竹海桑园 有望重现

和牛克锋一样,葛玉庆同样是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这个从小长在淇河畔的中年人,十多年来一直在为淇河生态保护奔波。

“淇河是我们鹤壁人的母亲河,我从小喝的就是淇河水。”葛玉庆为淇河倾注了大量感情,也正是因此,他刻意将自己的微信名起为“淇河鸽”。

“你现在看着淇河两岸的生态廊道,非常漂亮,我们建设的时候,真花费了不少功夫。”葛玉庆回忆,当年自己负责淇河两岸绿化工作,因为滩涂地区鹅卵石比较多,每种一棵树,都要先把大量鹅卵石挪走。“每一棵树我们都得认真呵护,生怕种了活不下去。”

“淇河鹤壁段全长83公里,城区部分两岸已经基本实现生态廊道全覆盖。”牛克锋介绍。

淇河美景

不过,在牛克锋、葛玉庆等人眼里,淇河最让他们骄傲的不是丰富多彩、主题迥异的生态廊道公园,而是水质。

“最近几年,全省每季度都会对60多条流经18地市城区的河流水质进行评比,目前大概评了13次,淇河只有一次不是第一。”对于淇河水质,葛玉庆自信满满。“我们治理的标准不是能下河游泳,而是水能用来喝。”

讲述完淇河生态保护现状,葛玉庆向河南商报记者勾勒出,他心目中未来淇河两岸的诗意画面。

“《诗经》中的《竹竿》和《桑中》,分别介绍了淇河两岸的竹林和桑林。”葛玉庆说,鹤壁计划建设万亩竹园和万亩桑园,重现《诗经》中的“竹海桑田”。

变化:原来的滩涂、田地 如今变成生态廊道、商务中心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给淇河带来了灵性。或许正是凭借着这些灵性,淇河给鹤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生于淇河,长于淇河,并准备终老于淇河的郭大爷印象中,小时候淇河两岸基本都是农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记得最清楚的,也就是去河里抓抓鱼,游游泳。其他能回忆起来的不多。”

郭大爷见证了淇河两岸的变化。“这个淇水诗苑,以前就是农村,河边都是滩涂和农田。”郭大爷说,他也记不清楚从哪年开始,原本的滩涂变成了生态廊道,原本的村子一个个完成搬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宽敞的马路。

淇河美景

“我们村在这附近住,现在正在搬迁中,每家已经分了一套房。村民们都住进了高高的楼房,生活、出行挺方便的。”郭大爷说。

从淇水诗苑出发,沿着淇水路一路向南,大约十多分钟的路程,便到了一处“鸭蛋”状的建筑物旁。

站在淇河边,葛玉庆指着“鸭蛋”状的建筑物说,这是鹤壁市会展中心,造型来源自淇河三珍之一的“缠丝鸭蛋”。

“这里是鹤壁围绕淇河规划的商务中心区,除了会展中心外,还有9栋写字楼。”葛玉庆说,这些写字楼所处的位置,原来都是农田,近些年平地起高楼,已经有很多企业入驻,成为鹤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鹤壁以前是以煤炭等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现在随着淇河生态环境的改善,鹤壁的发展更加多元化。”葛玉庆说,除了商务经济外,鹤壁市的旅游也得到快速发展。

“淇水乐园的金沙滩景点,夏天时,每天都有上万人去游泳。”葛玉庆说,每到节假日,周边安阳、新乡等地,很多人会来鹤壁旅游。“这种时候,一些原本属于山区的地方,都会出现堵车。”

从鹤壁市会展中心,驱车二十分钟左右,来到了鹤壁东站。临别时,葛玉庆说:“现在高铁很方便,从鹤壁到郑州只要半个小时多点。所以,将来我们鹤壁还是大有可为的。”(首席编辑 华丽娟 编辑 张惟一 吴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