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毕雅茹
小的时候,由于体弱多病的缘故吧,受到长辈们的关心比较多,懂得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社会,生活无论赐予你什么,宽容和理解一直是灵魂的根髓。农村出生的孩子,总是比同龄人早熟,扫地、做饭是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后的必修课。在那个城里只有富人才能用的起太阳能的年代里,农村人的洗澡问题都是用大脚盆坐浴解决的,于是热水就成了最大的障碍,偌大的铁锅,百年留下的土灶,架着柴草,热腾腾的水便烧开了,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烧水童”,草堆是日常生活最大的燃料,“扯草”是一项妈妈们重复百变而又最具意义的运动,她们的身后总会跟随着老妇抑或是女童,如果说前者是长辈,那么后者便是继承人了。 不记得《祈祷》具体从何时兴起,自记事起,耳边经常听到这首歌,歌词的寓意全是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小小的年纪里,对未来充满了幻想,长大以后,我们匆匆忙忙追赶着节奏,再也没有相聚的时刻,考高中、上大学、实习、工作……就这样,我们在父辈们的指引下小心翼翼的前进着。 普儿科是我们单位又一个重点科室,那里住着28天到14岁不等的宝宝,而3岁左右的最为居多,俗称的学龄前期也是最爱生病的年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热性惊厥、急性扁桃体炎甚至传染性疾病包括手足口病以及轮状病毒是该科室的常见疾病,医务人员以精湛的技术以及博大的胸怀和每个家庭一起参与到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喂宝宝喝奶、帮宝宝把尿、平安夜给宝宝发苹果,新年到来,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带领下,为每一位生病宝宝制作许愿卡,供给家长许愿和祈福……每一个举动都深入人心,人文化的关怀赠与家人更多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的感动留言赋予每一位医务人员不辞辛苦,365天日夜奋战的动力,“您的健康是我们的追求”,医务人员秉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为患者服务,放弃无数个和家人团结的节假日,窗外万家灯火通明,而他们依然坚守岗位,飞速的敲打着电脑键盘,完善着病人的病程。 假如生命可以重新选择一次,没有怨言,没有泪水,我们依然选择与医学同在,我们衷心的祈祷每一位患者能够健康出院,我们衷心的祈祷每一位医务人员长命百岁,我们衷心的祈祷世间没有病痛,唯有欢颜,我们衷心的祈祷红尘没有纷扰,磨难不再逍遥。 作者简介 毕雅茹 安徽合肥 医师 关于我们 《作家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