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特刊】秦刚|追梦时光(中篇一)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百姓文学》秋季刊目录

《百姓文学》杂志社第二届年度选刊征文涵

文学

同学们鼓起掌来。

王老师等掌声停息,继续说:同学们,你们走出校门,就是为国家统计工作出力的专业人才了。在校学习是打基础,特别重要。在短短的两年内,要学到足够多的统计知识,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要吃得苦,耐得劳,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学校领导很重视,决定早晨和晚上都要上自习,仿照高中阶段那么管理你们,你们要理解,要支持,积极支持配合。

一位同学有些不满地说:这和读高中没有区别嘛,单调乏味枯燥。

王老师严肃地说:是管得紧了一些。因为要学习的统计知识太多了,不这样抓紧学习,就完不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对你们出生社会,参加工作没有好处,也许害你们一辈子。 大家既然走到一起来了,就要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互相理解,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王老师顿了一下,说:学校给每位同学的助学金是有标准的。父母六十岁以上的,单亲家庭的,父母重病的,享受甲等助学金标准;其他等级,根据同学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定。我拟了一个助学金发放方案,叫生活委员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对自己享受助学金等级有意见的,提出来,我们班委会研究调整。下面,我宣布班委成员名单,请点到姓名的成员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便于开展工作。班长:钱真铸;学习委员:李佳媛;副班长:方正圆;体育委员:彭东润;劳动委员:刘更生;文娱委员:贺明宴;生活委员:钟擎。王老师还宣读了各科科代表名单。

王老师许起愿来,说:学习紧张枯燥乏味,我会考虑多开展活动,缓解大家的心理压力,放松大家的心情,保持身心健康。

同学们呵呵乐起来。

王老师笑了笑,说:同学们尽快交往熟悉起来,有利于学习和生活。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方言多,可能听不懂,过一段时间就好了。甘肃来的五位同学都是在工作的大哥大姐,祝贺你们。五位大哥大姐坐在最后一排,都站起来,微笑着摇手,同学们转头看他们,热烈鼓掌。

王老师扫视一遍全班同学,说:明天是星期日,同学们要买啥子东西,学校小卖部没有的,可以进城购买。出了校门,过了石拱桥,往右边走不远,在西林寺脚下,坐渡船过沱江,走过一片芦苇地,就是城区了。

最后,王老师加重语气告诉我们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说:全班同学下周星期一上午去三公里外的三元塔秋游,九点半在大门口集合出发。会后,班委到我办公室开会,钟擎做好秋游的吃喝采买工作。

同学们好高兴,都一脸喜色地交头接耳讨论,似乎没有了生疏感。我也一样,心跳加快不少,和周围同学讨论得多欢喜的。读书十多年,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秋游之类的户外活动,对秋游很是向往。

走出教室,秋虫在放声歌唱,天上繁星闪烁,空气格外清新,我的脚步轻快,似跳舞一般。

在统计学校度过的第一个星期日,我是这么安排的。上午,洗衣服,给母亲、哥姐和几位要好的同学写信,谈到校的体会、见闻、感受。

儿子手在茶几上画圈,说:写信费时间。你们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子邮件箱,没有微信,不然,哪耽搁那么多时间做重复劳动。

我无奈地说:是啊,那时科技不发达,没有这些高科技东西,只有写信沟通交流了。

吃过午饭,几位室友早已不见人影,我收拾了一下,就上城。计划去书店,看有不有自己喜欢的好书。还想买一件衣服。

出了校门,把几封信投进邮筒,就按王老师指点,去坐渡船。天上淡云朵朵,碧蓝如洗。走在西林寺脚下,欣赏路两边的蓊郁树木,望着蜿蜒东去的沱江,神清气爽,心情荡漾。

过渡船,2分钱……

儿子插话,说:好少,现在1角钱还打不上米,买份素菜也要5角钱。

我争辩说:不少了,那时1分钱买一颗糖,现在买一颗糖要1角钱;那时一份素菜5分钱,现在如你说要5角钱。坐过江去就几分钟时间,2分钱足够了,物有所值。

儿子吐了吐舌头,说:物价上涨快,涨了10倍。

我看他一眼,又专注地讲起来:上了拦江大堤,好大一片芦苇地,望不到边。芦花已经盛开,白色一片,似铺在芦苇上的一层棉絮。我和一渡船人踏上通向芦苇纵深的小路,里面没有风,清静,心里有些新奇,感觉多温暖的。

终于走出芦苇地,展现在眼前的是城里的街道。我不知道书店在哪里,卖衣服在哪条街。见一位富态的中年女人从一小店出来,就几步走过去,给她鞠一个躬,客气地问:大姐,请问市新华书店在哪里,卖衣服在哪条街?

她望我好看一笑,说:你肯定是江对面统计学校的新生吧?

我点一下头。她笑说:呵呵,那学校的学生出息大,分配的工作好。新华书店嘛,在市街心花园旁边,这条街直走,过三个街口右转,再直走,右转约150米就到了。至于卖衣服那条街……她做沉思状,说:学生穿的衣服肯定不高档,这条街直走,过一个街口,左转,走过市检察院,大约100米,又左转进小街就是。

我听着她绕口令般的介绍,心里默念两遍,记住了。

我决定先去买书,我太喜欢书了,买衣服放在第二位。

过了街心花园,老远见白底黑字的“萦江市新华书店”牌子又大又长,挂在一栋大楼前,非常醒目。我加快脚步走进书店,哇塞,好大,远远比我见到的县城书店大。里面很多人在翻书看,买书付款的人排起了队。书是分类放的,有文学类、杂志类、工具书类,等等,摆放得很整齐。我就从左边看起,最终选了《白鲸》和《聊斋志异》。

买好了书,又往大姐指点的服装一条街急走。我得赶在六点前到渡口。刚才过渡船,听大家议论渡船六点停渡,赶不上就得绕江步行到萦江师范专科学校,在那里过桥,回到统计学校,至少得一个多小时。

我走路快,很快就走得满头大汗。服装一条街比我想象的要长。走进去,街两边都是卖服装的小店铺,衣服挂在墙上和伸出店用铁丝做成的大架子上,成一个一个独立的整体,加上街狭窄,身在其中,被衣服包围着,有种迷茫和压抑的感觉。男士的衣服色调、样式单一,几乎都是蓝色和绿色的军装。女士的衣服样式多一点,为白色、粉红色、黑色。我走好一阵也没走到街的尽头,看了几家,每家都问了衣服价格,差不多一口价,就在一家店里买下一件绿色上衣。

赶到江堤,已近六时,艄公刚好拿起竿篙,见我从江堤跑下来,把船稳住,望我喊:学生,快点,错过了渡就只有走路练脚筋了。

经过学校小卖部,我进去买了半斤炒花生,准备回寝室分给室友吃,请他们的客。

进寝室,五位室友都在,他们正吃着瓜果,欢快摆谈。我把花生分给他们,他们也给我递来瓜果。我吃着,和他们谈起进城的所见所闻。

说着,就谈到各自的高考分数,为啥子要读这所中专。原来,大家和我的经历差不多,都认为是农村出来的,读师范大专院校,没有关系,只有分到乡镇教书,还不如读个好中专,分配到更好的地方工作。因此,上了大学录取分数线,都不填报师范大专院校,全部填了中专。巴蜀统计学校填在第一志愿,理所当然被录取了。统计学校只录取文科生。文科报的专业很有限,大专院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师范类,要读非师范类很难。我特地解释说:我们高中学校两个文科班,上大专院校录取分数线的14个学生,13个读的是中专。

讨论到最后,贺明宴提出,我们都回来得晚,还没有吃晚饭,食堂可能也没有好吃的了,今晚每人出2元钱,去校门口的小饭馆打平伙,吃个团圆饭。

儿子有些不屑地说:2元钱吃得到啥子好东西?打啥子平伙?现在,饭馆吃一两面还要六七元呢。

我拍一下他的手,说:傻儿子,那时的2元钱可管钱了,饭馆的青椒肉丝一份才3角5分,一份素菜才2角钱呢。

儿子惊了一下,不自然地笑了,说:太专心听了,没回过神来,忘记了物价上涨因素。刚才我还说到上涨10倍呢。算我没说,您继续讲,我很感兴趣听着呢。

我侃侃而谈:我们拿上碗盆,都去那小饭馆买饭菜和酒,端回寝室,一张书桌上几乎摆满了。我们吃着,每人还喝了一点香槟酒,欢声笑语不断,引得从门前过往的学生转头看我们,一脸的羡慕,满眼的期盼。

第二天早晨七点过,我们还在温柔梦乡,钱真铸敲响寝室门,说:起床了,九点半钟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去三元塔秋游。

一会儿,隔壁的门被敲响,钱真铸同样内容的话又响了起来。

我们起床,忙于洗漱。吃过早饭,我穿上买的新衣服,把头发整理了一下,自我感觉良好。我是一个爱美的人。

关上寝室门,我们往学校大门口云集,王老师和大部分同学已经站在那里等起了。九点半钟前,钱真铸点名,同学们都到齐了,大家都守时。我观察男女同学的穿着打扮,几乎都换上了新衣服。特别是女同学,穿得时髦、得体,身材好看。我心里笑,如果自己是个女生,也会这么出镜的。

儿子做个怪动作,说:老爸荷尔蒙分泌得多,关注女生了。

我正色说:异性互相吸引,所有男女生都在互相打量呢。我都十八岁了,还不关注女生,生理心理就出问题了。

出发前,钟擎高声对大家说:同学们手莫空,都拿点东西。我才发现旁边地上放一大堆吃的花生、瓜子、糖果、饮料。在我看来,全是好吃的东西。我太喜欢嗑瓜子了,尽管嗑得不多,练出左边嘴角丢进去瓜子,右边嘴角出瓜子壳的绝技。

儿子坏笑说:老爸好吃。

我不小气,不责怪儿子,也不接儿子的话,说下去。

我们迎着秋阳,沐浴秋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出发啦。

我们走过街道,走过公路,走过乡间小道,蹦蹦跳跳,快快乐乐。不知是哪位同学哼唱起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同学们几乎全部跟着大声唱起来。秋风把树木吹得左右摇摆,似在配合歌声跳舞。

爬过小山丘,三元塔就在不远的前方。

同学们加快脚步,来到三元塔前,欢笑着,欣赏眼前的壮丽美景。

三元塔坐落在一个山岗上。塔似佛塔,有三层,故名三元塔。塔的四周是草坪,草茂密,有些发黄。整个草坪的面积约有600平方米。塔的下方是陡崖,约200米高,温柔的沱江从下方擦着崖壁缓缓流过,上不见头,下不见尾。江水清澈,成浅绿色。江面有几艘小渔船,渔夫正忙撒网捕鱼,忙得不亦乐乎。几只说不出名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时而高,时而低,发出好听的叫声。东南方向不远是高楼鳞次栉比的萦江市,在秋阳下熠熠生辉。江对面,一辆火车轰隆隆开过,不时鸣几声嘹亮的汽笛,车头上冒出白白的蒸汽,似一片白雾,慢慢扩散开来。

作者简介

            

 秦刚,男,生于1966年,四川省武胜县人,现在武胜县国家税务局工作。爱好广泛,已出版小说集五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创作心得:越写越快乐,为大家提供精神食粮。

关于我们

《百姓文学》杂志社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