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张晶晶|茶 香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文|张晶晶

我不喜欢喝茶,但我喜欢茶香。印象中的采茶姑娘总是头戴围着白绸的斗笠,穿着素色的衣衫,在香远益清的茶园里迈着翩翩步伐巧妙地穿梭着。清风徐徐,晃动着白绸,轻挑着发丝,带着阳光透过白绸的点点光晕,与深棕色的明眸相映生辉。她们的纤纤玉手在每株茶树的枝头上精准地摘下最适合制茶的一心二叶,放到身后的竹筐里,动作一气呵成,仿佛来自天外的仙子,不恋凡尘。

云南有普洱,安溪有铁观音,江苏有碧螺春,浙江有西湖龙井……我国名茶众多,茶文化源远流长,但我今天说的茶是南丹县六寨镇龙马特有的茶,名为“六龙茶”。在众多大家闺秀的名茶中,它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小家碧玉,不哗众取宠,不喧宾夺主,淡淡地存在着,绽放着自己的茶香。

漫山遍野闻茶香,云淡风轻听茶语。在六龙茶园里,嫩红色的茶叶带着与时光相撞的特殊纹理,明亮骄傲地在每个枝头上用力生长着,小锯齿般的叶缘是桀骜不驯的本真,充满自信地向绿色的同伴们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层层叠叠的茶树环绕着山坡倔强挺立着,一圈一圈,像绿色的梯田,却比梯田更凸出、更明艳,仿佛热爱画画的小孩用粗线条的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的“希望”,一道一道,浓墨重彩,绿意盎然。

沏上一壶六龙茶在山间轻吟浅唱,品茗一杯人生,看卷曲的茶叶随着热水的浸润一点点舒展开来,舞动着浅棕的色带,旋转着,跳跃着,不需多久,就能将清水填满,沉淀出厚重的茶色,弥漫出沁心的茶香,柔和了时光,缓慢了流年。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似这杯茶?来自外界与内心的双重压力常常让人不堪重负,这些压力下隐藏着的是我们的欲壑难填。功名利禄本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破、放下、海阔天空?被生活榨干了理想的人啊,总是蜷缩着,挣扎着,力不从心,却又无计可施。不曾想过,放下一切,寻回初心,才能拥有柳暗花明,鸟语茶香的人生。

六龙茶始于约800年前宋、元莫氏土司时期,所用的茶青大部分采自茶树龄至少在三十年以上甚至更为久远的茶树,有“六龙”、“岩赤”两大系列。据悉,“六龙白毫茶”和“六龙中华玉芽茶”、“六龙绿茶”在第二届成都国际茶博览会上,力压群芳,分别获得金奖与两个银奖的美誉,这不仅是南丹的荣耀,也是南丹人的骄傲。在这些荣誉背后,体现着南丹人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

好的茶叶问世除了对原料的精挑细选外,还要经历繁琐复杂的七道工序,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纯手工炒制,再按最苛刻的标准筛选干茶,将纯朴的六寨山水之灵气与中国茶文化中的平和之气相揉和,达到气韵和一,浑然天成,方为茶之上品。

古往今来,真正的大师都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在陌生的领域里由生疏到熟悉,再到精通,最后成为该行业的翘楚,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满心的热爱,因为热爱才会潜心钻研,因为热爱才会持之以恒,才会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面对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年轻人却开始迷茫了。他们总以为是社会太浮躁,未能意识到浮躁的根源其实在于本心,控制不了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自我认识不够,期望值太高,实际能力却相差甚远,最终导致在择业问题上的屡屡碰壁,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干脆回到家里一日三餐,睡觉上网,过起了啃老的生活。

记得毕业那年,班里大部分的同学都热衷于为自己设计独一无二的简历,或低调,或深沉,或花哨,只为在双选会、招聘会上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然后带着必胜的信念与决心,踏上了充满期待与向往的求职之路,并且专门选择高薪高职的岗位来投。真正抵达现场的时候才发现,人山人海,竞争者络绎不绝,个个衣冠楚楚,自信从容,捧着精致的简历在每个招聘单位的摊位上排着长队,或跃跃欲试,或若有所思……那时候名牌大学毕业的对手们就在眼前,而自信爆棚的我们还心存侥幸,直到坐在招聘人员面前,认真回答着那些机械式的提问,却换来一句:“你的简历先留下,合适的话我们会给你电话通知”,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用心良苦”翻都没被人翻过,就淹没在那叠毫无胜算的简历堆中,方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就这样输了,没有一点点防备。

那时候的我们就像苦涩的“生茶”,不谙世事,浑身棱角,一不小心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经过几次失利以后,才真正愿意从自身上找问题,重新规划职业生涯,选择适合自己的基层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踩出绚丽的花朵。

小玉是我同班同宿舍的铁杆闺蜜,刚毕业时,她卖过家具,卖过化妆品,卖过保险……住宿的地方也随着工作变换搬了五六次,唯一不变的是都在城中村,单间配套,月租低廉。每月不到一千元的工资,需要负担房租、水电、交通、通讯等各种费用,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后来她入了金融行业,我亲眼看着她为了考从业资格证,而蜗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彻夜看书的情景。那一刻我是震惊的,这是那个连补考都叫不起床的小玉吗?不出所料,她顺利通过了考试,赢得了新的工作机会。当时我以为改变她的是生活的压力,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错了。

在她成功跳槽到某国企以后,待遇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住宿的地方也跟着搬到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高档小区里,并且租金由公司负担,自己只用出些水电、宽带费。后来,她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南宁买了房子,顺利扎根。我在南丹上班,偶尔去南宁找她叙旧,她潜移默化的改变我看在眼里,却忽略了她不懈的坚持与努力。

有一次,我刚到南宁就打电话约她,她让我到某餐厅里吃饭,与她一个客户一起。我满心不悦,以为暖心的闺蜜相聚会变成尴尬的商务应酬,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她的客户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大姐姐,她们聊着家常,话着闲事,就像朋友聚会,丝毫不会觉得自己多余。在她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很清楚地看到,那个姐姐非常喜欢小玉,藏不住的信任与热情充溢着她的双眼,据说她还给小玉介绍了不少客户资源。吃完饭,送走那个姐姐后,小玉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我估摸着应该是她的客户,在向她咨询投资理财等业务方面的问题,看她驾轻就熟地说着一串串专业术语,对答如流,将成稳干练的女强人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瞬间,我竟被深深吸引着,一时回不过神。

原来,在不为人知的背后,小玉已经通过自己的热爱与坚持,勤奋与努力成为了业务精英。去年年底,还给我发来捷报,她连升四级,被任命为某市营业部的二把手,协助一把手处理市场销售事务。这时的她早就抛却了旧时的稚嫩,经过岁月的历练和打磨,成为了真正的“熟茶”,温润优雅,茶香怡人。

生活依旧不紧不慢地过着,有悲伤,有喜悦,有期待,有失落。每当迷惘的时候,我总会默默泡上一杯六龙茶,闻着茶香,听着茶语,闭上眼,就能看见采茶姑娘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在六龙茶园里俯首采茶,一心二叶,一叶坚守,一叶希望,保持本心,向阳绽放。偶尔抬起头,对上我的双眸,她们便在阳光里笑着,温暖好看。

又是一年,茶香满园。

作者简介  

      张晶晶,广西南丹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水利电业集团特约通讯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曾多次荣获南丹县各类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讲家风故事,促廉洁从业”征文比赛一等奖,有文散见于《锡都南丹》、《南丹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



投稿注意:

投稿时,请精选2--3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请记得完善出生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