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口一个梦想起飞的地方

 取经的兵 2020-08-19

探访母校鄂城师范,返回襄阳已经数日 。到母校拍的照片准备了很多很多,就是迟迟未能写几句话把他缀成一个帖子。我真的不愿意也不情愿更是不想说她不是我30年来梦中经常见到的样子!!真的!!她怎么能颓废荒芜被人遗弃至如此地步?怎么能这样??

     我是从武汉驾车走武黄,蒲团下的高速,经过樊口上的巴铺大堤,从黄柏山,又上江堤,来到母校。车 已经走过了学校,和同学都认为那不应该是我们曾经的学校,一直走到一个造船厂的大门,才知道走错,问一劳作的农民,得知刚刚经过的地方就是。然而,一把大锁和一根铁丝锁住了学校的大门和耳们,我们做强盗般翻墙而入。进门一看,原来是学校的大门已改,在坤志私立学校的新大门处,见到了1959年母校毕业的黄冈籍的老哥哥老姐姐们一行五人,他们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简单而直接的说,到这里来能干什么??怀旧呗!他们会意的一笑!!很想和这些老校友照一张合影,等我们冒着37度高温,流连母校校园一个多小时出来的时候,没有见到他们的踪影,他们已经乘车而去,甚是遗憾!
      从坤志私立学校大门进去右拐不远处,就见到教堂(后学校将它改为图书馆)的后墙,我和同学兴奋的呼叫,就是这里,还是老样子。然而,走到教堂与附属小学之间,地面到处散落着木头,瓦块,一人多高的杂草,灌木几乎把我们掩埋,我们一直在校园中这样的灌木丛中穿行,到处一片凄凉,中午的阳光直射下来,胸闷至极,满身冒汗。教堂的右前方是以前学校的食堂,现在已经改成教师的单元楼,但是,已是人去楼空,左边与教堂并排的建筑是以前学校的行政办公地。走进教堂里面一看,整个教堂顶部从上方的中间活生生垮落下来,木头,瓦块,满满地散落在教堂的地面,教堂后面白白的墙壁上面,还很对称地悬挂着三面锦旗,是乎还在告诉人们,她曾经的辉煌。教堂后边侧墙上面,还有电脑打印的学校图书馆对学生的警示语。沿教堂右侧的台阶拾级而上,就到附属小学的小操场,小操场的左边是号称学校的小三楼,大三楼依然保持着欧式建筑的光鲜和典雅,右边一排教室仍然像当年一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然而,在小操场的地上,操场中的兵乓球台子上面,到处散落遗弃的生物实验室的人体模型残肢,动物的标本,简直就是一片凄凉,惨不忍睹!!

       学校最经典,最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对着教学楼的左边略低右边略高各四排平房,每排房子的山墙上面都有一块黑板,那是我们学生课余涂鸦施展才华的地方,以前这里是教室,我们上学的时候,右边的已经改为寝室,左边的已经改为理化生实验室。右边最后面最里边的教室是我们英语班的男生寝室,寝室的窗口对着一栋也和教室一样的男女卫生间的山墙。四排平房后面是一片开阔地,后面就是后来盖的一栋三层楼的教室。教学楼的三楼楼道两边的教室都是我们的教室,最西边的是我们的语音室,另外一间是我们的教室。我们这一届是学校最后一届高中生毕业的学生,下一届招的就是初中生。教学楼已经破烂不堪,走廊已是杂草丛生,透过窗户,依稀能看见讲台上还有一尊伏尔泰的石膏像,傍边还有一个画架,如果不是有满地的各种各样的垃圾,还以为是学生刚刚上了一堂美术课!!整个教学楼贴上了瓷砖,楼顶做了几个像穆斯林屋顶的造型,教学楼的护栏由铁栏杆换成了砖墙,除此,别无大的变化!!

      教学楼的后面是学校的校办工厂,记忆中,工厂是生产教学用的烧瓶,烧杯,启普发生器等玻璃器具,据说效益很好。教学楼的西边是学校的新建的操场和大礼堂兼学生食堂。当初,操场的东边是一个小坡,记得建操场的时候,学校每个班划一块,挖掉的土填在西边的低洼处,我们都在那里劳动过的。对于我们这些在“文革”后期上学的学生来说,劳动不是问题,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的学校都叫什么什么五七学校,就是学工学农。教学楼的前侧和大礼堂的东边是学校的两个小池塘,那是我们经常聚集的地方,饭后,提一个塑料桶在那里洗衣服。如果遇上每半个月为学校菜园劳动的时候,我们男生就可以诡秘地对女生说,你们帮我们洗洗衣服,就别去劳动,你们的活我们男生全包啦!!其实,就是两好合一好。我们那届学生只有我们英语班有6名女生,中文班有三名学生,哈哈,女生的任务很重哦。数学,生物,化学三个班没有女生,我们就叫他们和尚班,他们也只有干瞪眼的分啦!!

      学校靠江边的岩石上面,是我们经常关顾的地方,早读,晚读,我们英语班的特例,可以不在教室,可以在校园周边,可以到长江边。可惜,这次回来没有去成,高高的院墙,密密麻麻的的灌木丛林,使我无法与长江接近,近看著名的三江口。


       文字码到这里应该结尾了,虽然,这次回来遗憾很多,但也解除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一总以为那个教堂是英国传教士把做教堂的砖,瓦,洋灰(水泥)用货轮从英国运来的。其实,这次看到倒塌的教堂的瓦是汉阳造,那砖和水泥肯定也是哈,不是英国人建造的是美国人。二这次搞清楚了为什么三江口叫三江口,是汉江东支流,长江南支流,北支流三条江的汇合于三江口。


       有两个想法,一我不懂文物,但是,以前在老家农村住的都是土砖房子,我认为三江口的天主教堂,大小三层楼,傍边的行政楼应该加以保护,起码也有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的政府为什么总是一厢情愿的花那么多的钱去建那么多的人造景观(例如江滩)而不愿意拿钱出来做文物的保护??看到教堂的倒塌,我痛心疾首!二这次看了鄂州论坛发表的童力群教授的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去研究三国文化,提到“三江口古烟墩文化产业园”的设想,能否就用鄂城师范的原址作为这个园区的副旅游地,这样就可以保护这些文物,并且减少投资。越扯越远,该收啦!!
      寻梦也好,圆梦也罢,而今的我就是“四不像”。在襄阳人家说我几十年乡音不变,回老家,老家人说我是河南话。这样的地方,拍这样的图片,码这样的文字,也只有在老家的论坛可能有点回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