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初月帖》

 明远小筑 2020-08-19

《初月帖》为《万岁通天帖》的第二帖,为王羲之的草书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纵26.3厘米,横32厘米,8行,61字,现藏于辽宁博物馆。

《初月帖》是王羲之较早的作品,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的“道忧悴”,末行的“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都可于此帖中领略一二。

该帖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而结字则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全都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应与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王羲之曾自云:“结构者谋略也。”还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若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从字意来看,该帖笔法、字组、行列、章法及通篇的统筹都在“谋”字范围内,意在笔先。

启功在《书法概论》中曾评价称:“王羲之所书此帖,其风格与《姨母帖》显然不同。行笔自然洒脱,气势连贯。”而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则说:“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可以说,《初月帖》正当其时,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锋芒毕露,实属王羲之变法之后的代表性作品。

《初月帖》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章草的魅力。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或似竹叶,或似兰蕊,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欹斜平正皆随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错落跌宕,变化莫测,使王羲之颇受压抑的暮年在笔墨之中得到尽情抒发,具有气贯神定的感人力量。

他将隶书、行书揉合为草书,强调线条的浑厚生动,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线条中流动着书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的可视语言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

王羲之《初月帖》赏析

 释   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大意是: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法寄信,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需要指出的,帖文中的“停行”,一释作“济行”;“不办”,一释作“不辨”;“旦得去月十六日书”中的“旦”字,一释作“且”字。该帖起首所称“初月”,即“正月”,主要是为了避王羲之祖父“王正”之讳。由首句“山阴羲之报”可知,该帖写于山阴。山阴是会稽郡郡治所在地。东晋穆帝永和七年,也即公元351年,王羲之前往山阴任职会稽内史,时年49岁。

《初月贴》局部放大高清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