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赚钱业务免费了,1亿多不要了,赢鼎教育猫腻大啊!

 读懂财经 2020-08-19

“2年带来2亿净利润的业务,1亿多的应收账款,说不要就不要了,实在无法理解。”一位投资者这样对读懂君说。

这家让人看不懂的公司,就是赢鼎教育(833173.OC)。

据其8月28日公布的半年报,上半年营收断崖式下跌至301万,净亏损3183万,原因则是其主营业务“高考报考产品”免费了!要知道,2015年、2016年,该业务曾为其带来1.11亿元和1.02亿元净利润。

这样让人看不懂的年报和公告一出,市场上对赢鼎教育的质疑声,涨到了最高点。有投资者直接质疑:“这就等于说,我(赢鼎教育)以前造假了,现在造不下去了。你们看着办吧。”

8月29日,其股价大跌22.32%,收盘价5.50元;30日,继续下跌9.09%,收于5元。

最赚钱业务免费了,1亿多说不要就不要了

成立于2009年的赢鼎教育是一家做高考报考服务的公司,针对高考报考的在线教育产品销售和线下咨询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说直白点,就是高考前后的学生和家长,如果不知道咋报考大学选专业的话,可以找这家公司。

2015年7月,赢鼎教育挂牌新三板。当年,公司实现营收1.41亿元,净利润1.1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727.59%、36806.84%!2016年,再次实现1.82亿营收和1.02亿净利润。两年的毛利率分别高达95.66%、91.25%。

从收入构成来看,其逆天的收入增长来自于公司高考报考产品《高考报考俱乐部》。

所谓的《高考报考俱乐部》,简单说就是,向考生提供专业定位及学考科目选择、高考报考的咨询服务。

从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看,这家公司可真赚钱啊!

但在28日公布的半年报中,赢鼎教育宣布今后将免费提供此项产品了!

这还不是最让人诧异的,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赢鼎还同步调整了与经销商的合作:与经销商陆续停止合作并终止合同。已销售给经销商但未销售至终端的产品收回关闭,经销商尚未缴纳的1.1亿元尾款不再履行。

说直白点就是,“之前的销售合同作废,你们还没给我的1.1亿,我不要了。”

纳尼?!

赢鼎的解释是免费提供高考报考产品,是为了以迅速扩大会员数量,拉动“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等单价更高、技术更先进的新产品快速上量。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将转为推广“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产品。

 “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又是神马?原来这是赢鼎教育“应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优质的教学内容,打造的智能学习系统”。今年4月,赢鼎教育还找到了知名演员张嘉译代言这款产品,邀请营销策划专家叶茂中进行全面策划。

按其预计,“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于 2017 年推向市场,面向全国 3000 万高中生。终端平均零售价约为 25000 元,市场容量达 7500 亿元。”

但读懂君还是不理解,为什么风险低,盈利又好的高考报考业务,说不做就不做了?说免费就免费了?这个“一点马”,能够让其业绩再度“马到成功”吗?

这样的疑惑,也反映在了二级市场上。8月29日、30日,赢鼎教育的股价接连下跌22.32%、9.09%,估计接下来还要跌吧。

蹊跷的代理商销售模式

如果你细细看,你会发现赢鼎教育的问题可能并不简单。

首先是赢鼎教育的销售模式。公开资料显示,其销售模式主要以代理商销售为主。

对于这个销售模式,一位曾到公司调研过的投资人向读懂君这样解释,这种销售模式是“买断式”的。也就是说,赢鼎教育不为一级代理商的销售兜底。“代理商拿货的时候一定要现金先把货卖掉,这个风险转嫁下去了。一级代理成交卖给二级代理也是这样。”

“这样的业绩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实现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们基本上就是把货压给这个代理商。”有投资者告诉读懂君。

以2015年为例,2015年赢鼎教育的前五大客户都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省级代理。对应的销售份额都是10.03%,金额一致,都是1400多万。

而2015年,赢鼎教育应收账款的前五名中有4名是公司前五大客户。

某机构投资者告诉读懂君,在直销这个行业,代理商卖出去货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你让他做出这个利润规模,也不困难。做一年没问题,但是如果说连续五年做的话很难。

而高考报考咨询业务,是否真的能产生如此夸张的利润也颇为疑惑。

“市场空间肯定有的,现在其他机构也在做,只不过他们都亏本,而且利润规模收入规模都比较小,那些是正常的,他这个不太正常的。”

另一位投资者认为,“正常来说高考后报志愿的阶段都是一个父母孩子四处征询意见的阶段,这个阶段倚重的是家族或朋友的经验而不是培训,所以我曾经想不通为什么这样的产品能做出这么大的规模。而且赢鼎教育作为一家盈利过亿且产品单一的公司,并没有获得与其规模相匹配的知名度。”

缩水的发行方案,投资人浮亏75%

关于赢鼎教育,除了业绩和模式蹊跷,从此前的定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2015年年报中,赢鼎教育披露了这样的信息:2015年 5-6 月,公司与新增九名投资者协商一致分别签署协议拟募集资金1 亿元。截至 2015 年 6 月 10 日,赢鼎科技收到八名新增投资者合计 9500 万元意向资金(另一自然人投资者 500 万元投资款未缴纳)。

2015 年7 月 7 日,公司以 9500 万元定向发行募集资金及公司自有资金 500 万元合计 1 亿资金资理财,用于购买二级市场股票。

由于公司并未完成定向增发,于是在2015 年 10-12 月与投资者先后解除了协议并退了钱。

有参加过赢鼎教育的之后定增交流会的投资者告诉读懂君,当时在会上,有一个机构曾对此事向公司提出质疑,但董事长并未做正面的回答。“当时,我们最大最大的一个疑点也在这里。”

这件事,赢鼎教育也确实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去年5月,股转公司对公司给予出具警示函自律监管措施,对王海涛给予约见谈话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自律监管措施,对董秘姚永清给予约见谈话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措施。

此后,公司的定增似乎一直磕磕碰碰。在2016年3月的发行方案中,赢鼎教育是要融4个亿的。每股单价315.36 元 - 438.00 元,发行不超过100.73万股。

最终,今年2月7日,赢鼎教育只募集了资金8200.83万元。

“四个亿变成8000万,基本上这个就是市场对他的一个回应。”

更悲催的可能是本次参与定增的投资者。此次定增引入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谢平及民银国际、成都创客、江苏高投等5名机构投资者,原计划定增价格为350.4元/股,后因赢鼎教育经过转增股本,最终定增价格调整为20元/股。

按今天的5元收盘价,这6名股东,现在已经浮亏75%。

截至2017年6月30日,赢鼎教育共有股东224户,而2016年12月30日,这一数字为158户,半年内赢鼎教育新增股东66户。

这个故事肯定还没有结束,读懂君也会继续关注赢鼎教育这家公司。

文 | 马一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