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这么大的体量,搞好3家交易所也不多啊

 读懂财经 2020-08-19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领导很重视。

是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长久以来就是难题。摆在万千企业主面前的两条路,要么直接融资要么间接融资。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蔡成功拿不到银行贷款从而"铤而走险",最终惹祸上身的剧情在网上引起巨大共鸣,众多中小企业主们心生感概: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吗?

说的也是,银行怎么会轻易将钱借给中小微企业呢?

再来看直接融资。2013年,继沪深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横空出世"。

与A股5000万的净利润门槛不同的是,新三板生来便承载着服务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使命。

今日,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广州金交会·2018年新三板发展论坛上更是表示,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创新力度强,社会贡献大,四新企业层出不穷。面对市场发展阶段的转换,企业内在需求的升级,新三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响应,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当口,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新三板会不会是突破口?

中国这么大的体量,搞好3家交易所也不多啊。

/ 01 /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间接融资真的很难!

"一般情况来说,企业能够从我们这里得到的授信是'加我行新增贷款后的负债不能超过销售额的50%'"。某银行贷款经理告诉读懂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周期特性,他们不得不防。

就拿新三板这1.1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借款数据来看,中小微企业贷款,是真不容易啊。

截至2017年年底,可以统计到带息负债的企业共7612家,总规模4302亿元,平均每家5600万元左右。

这个数字也不小。但要注意的是,能借到的钱主要在大规模的企业手中。

190家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带息负债总额达1420亿元,平均每家7.47亿。这是什么概念?3%不到的企业,负债额达到总额的30%

营收规模小于1亿元共4062家企业,带息负债总额是642亿元,平均每家1580万。这又是什么概念?53%的企业,负债额不到总额的15%。

企业越小负债越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企业越小,负债成本却越高。

可以看到10亿元以上营收规模的企业,借款利率在5.31%左右,5000万元以下营收规模的企业则达到6.88%。

当然,报表反映出来的利率实际是偏低的。真实利率如何,各有各的体会吧。读懂君了解到,实际利率会超过10%,有些甚至超过20%。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主要是因为它们不容易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即各家银行的财务指标、担保条件、融资利率等考量标准高,审核条件也比较严格。

说白了,这些企业入不了银行的眼。曾几何时,小企业挂牌新三板,拿到一个证券代码,也能成为银行贷款的加分项。

通常,中小微企业批贷的可能性本就比较低。即便批贷,银行也会尽量缩短借贷周期,额度也不会太高。

这是以往,更遑论现下的去杠杆的大环境。如今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只能通过各种民间渠道,想尽办法去融资。

间接融资,真的很难。

/ 02 /

新三板企业股权融资总计达4600亿元,直接融资是关键?

去杠杆之下,不走依赖债权融资推动发展的老路,新路就是股权融资。

扩容至今,新三板完成了从几百家到一万家企业的飞跃,新三板企业股权融资金额总计超过4647亿元,累计发行次数达到超过1万次。

其中超过30%的资金,共1602亿元投向了融资前一年净利润小于1000万的中小微企业。

对于新经济企业,新三板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2013年以来,共2546家新经济企业完成4310次发行,合计融资1696.20亿元。可以说,这千亿资金为它们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神州优车(838006.OC)的发展离不开新三板市场的支持,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在新三板已完成两次融资,共70亿元,保证了公司市场战略的实施,目前公司已建有国内最大的B2C出行共享平台,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68.62%,亏损大幅缩减33.71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440亿元投向了前一年还处于亏损的企业,占融资总额的10%。

即使现在"门可罗雀",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几年,新三板为解决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新三板融资总额达到1401亿元,略低于创业板1405亿元融资规模。与创业板不同的是,新三板的融资,相当一部分是支持了中小微企业,也就是目前利润规模较小的企业。

试问,若没有新三板这个市场主体,谁来承载数以万计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怎地更好服务实体?

/ 03 /

新三板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突破口,不创新、不发展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市场。

需得知道,海外上市的方方面面成本不是中小微企业可承受之重,加之海外资本市场,大热的港股本就不是小企业的天堂;而沪深交易所已经充分发挥了其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如今希望"独角兽"回归,让更多投资者分享到企业发展红利。

上个月,领导说"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四句话,既是打预防针也昭示了打破刚兑的决心。

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表外融资逐渐收紧,伴随而来的是一级市场的募资难。易凯资本CEO王冉判断,今年下半年流入一级市场的资金将出现"断崖式下跌",这意味着"资金源寒冬"来临

让中小微企业流泪止步的,不仅是A股、港股、"毒角兽"、虚拟货币,还有未来的一级市场……

未来经济转型,承载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的市场,目前来看只能是新三板。

话又说回来,新三板的功不能被磨灭,不足也不能被忽视。

这两年,新三板的市场环境发生了不小变化。"不创新、不发展是新三板最大的系统性风险",隋强表示。

Choice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新三板合计只完成融资447亿元,远低于往年同期;更令人忧虑的是,只有近30亿元左右的资金投给了2017年净利润为负的公司(君实生物、参仙源除外)。亏损公司融资额仅占全市场6.7%,明显低于往年,其中还包含相当一部分大股东认购和股权激励。

而另一明显变化则是,优质中小微企业不愿意来了,来了的也要走。长此以往,新三板扶植中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根基将大为减弱。

有着1.1万家中小微企业,暂时没有盈利或者营收规模比较小也可以挂牌,这个更加包容的市场潜力显然还未被充分挖掘,它还能也理应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出更大的力。

正如隋强所言,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创新力度强,社会贡献大,四新企业层出不穷。面对市场发展阶段的转换,企业内在需求的升级,新三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响应,有所作为。

既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肯定要解决,为何不给予新三板更多的支持?这或许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文|蔡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