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兽”,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容得草堂 2020-08-19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三大瑞兽:龙、凤、麒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麒麟兽,相比龙和凤,麒麟的存在与很多史料中都能看到记载。

大家可能不知道,孔子与麒麟也有这一段不解之缘,史料中记载说,孔子出生的头一天夜里,有一只麒麟走到孔子家门前,口中还吊着一枚方帛,写着: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

孔子的一生都在寻找麒麟这种生物,古人认为,麒麟如果出世,就代表会有圣人出来救世。所以孔子在《春秋》里面提到哀公十四年春天“西狩获麟”事件的时候,孔子大哭并说道:吾道穷矣。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兽”,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看看,连孔子都笃定麒麟是真实存在的,后代更是这么认为了,但是谁都没有真正见过,只是《说文解字》里面有一段解释: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

哎,这就得说一下郑和下西洋了,在他第四次下西洋的时候,带回了一只传说中的神兽麒麟。其实是葛剌的国王送的,这么一只所谓的“麒麟兽”。郑和一见惊掉了下巴,立刻带回了国。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兽”,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用脚趾想都能知道,当时迎接麒麟兽的场面,用我白云奶奶说了那句话是,人山人海,人山人海啊!连明成祖朱棣都亲自迎接了!

当时那上至天子朱棣,下至黎民百姓都震惊了。那神兽居然有六七米高,麋身马蹄,红云紫雾,趾不践物,一看就不是凡品。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兽”,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朱棣命人写了《麒麟赋》来记载这只麒麟的样子:“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云拥凤臆;星眸眩兮昆耀,龟文灿兮煜熠”。

可以参考下面这幅《瑞应麒麟图》,当然,也是朱棣命人画下的。后来这幅画被当成了陪葬品,也是近代才现世,如今被收藏在博物馆里面。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兽”,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画作公开后,看过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了,这画上的“麒麟兽”如今动物园非常常见了。

其实在回国之前,郑和还专门调查过这只“神兽”,跑到了长颈鹿的故乡麻林国,发现当地称长颈鹿为“基林”,发音几乎和麒麟一样,这也不怪郑和嘛,您说是不是?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兽”,如今画像公开,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您喜欢,欢迎收藏或转发。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文物鉴定、历史故事以及现代艺术~帮您掌眼,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