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原合战中西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为何最终兵败如山倒?

 瓜子心 2020-08-19

丰臣秀吉之死加上文禄・庆长之役的失败,使日本国内重新陷入动荡之中。虽然明面上仍然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已经风起云涌,各大名之间的博弈也更加激烈。秀吉死后,其子丰臣秀赖被立为丰臣家的继承人,并由五大老辅佐之,由此形成了主弱臣强的局面。公元1599年五大老之中最具声望的前田利家离世,此后无人可以再压制作为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家康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准备颠覆丰臣家的政权,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因许多大名都因秀吉发动文禄・庆长之役而对其十分不满,故而投靠了家康,德川集团的势力开始不断膨胀。

丰臣秀吉雕像

公元1600年,石田三成联合其他四奉行共同召集效忠于丰臣家的旧部讨伐德川家康。为了使更多大名响应号召,五奉行共同推举声望较高的毛利辉元为盟主。西军集结完毕后随即向德川占据的伏见城发起进攻,迫使德川心腹鸟居元忠切腹自尽,战争就此拉开序幕。由于石田三成所纠集的部队是由东向西征讨,故称西军。而德川军则是由西向东迎战,故称东军。此后双方在美浓地区你来我往,相互攻伐,互有胜负,总的来说东军略占上风。

德川家康为了避免西军据城而守徒耗时日一直寻找机会决战,石田三成也急于消灭德川家康,故进驻关原地区摆开战阵,由此关原合战爆发。然而纵观关原合战爆发前的局势,不难看出西军完全占据了有利地形,东军不仅无险可据,还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然而最终的结局是东军在这场决战中大获全胜。东军能够在关原合战中大破西军,原因绝不仅仅限于德川家康指挥得当,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赢得了这场战争。

德川家康

丰臣家分裂,德川势力大增

北政所浅野宁宁是丰臣秀吉的正室,在秀吉还是一名步卒之时就跟随在他身边。因秀吉在战场上表现卓越,故而受到使织田信长的器重,并将他当做心腹重臣。本能寺之变后,秀吉继承了信长未完成的大业,最终完成统一。《明史·列传·外国》中曾有记载:

"自言为平秀吉,萨摩州人之奴,雄健跷捷,有口辩。信长悦之,令牧马,名曰木下人。后渐用事,为信长画策,夺并二十余州,遂为摄津镇守大将。"

秀吉身居高位后并没有嫌弃糟糠之妻,在外征战之时也时常挂念宁宁,并写信询问其日常生活起居如何,二人关系非常好,成为丰臣家武士心中的楷模。北政所夫人因出生于尾张朝日村,所以对尾张出身的武士格外照顾。在秀吉死后,逐渐形成了以北政所夫人为核心的尾张武士集团,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名有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

北政所夫人

因北政所一直未能为秀吉诞下一子,而秀吉的侧室浅井茶茶却为其生下秀赖,于是茶茶与宁宁之间的的地位差距逐渐缩短。在秀吉死后,以出身近江地区的茶茶为中心形成了近江武士集团,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名有石田三成,此后便与北政所的尾张武士集团成对峙之势。也正是从此时起,茶茶的地位逐渐高于宁宁,尾张武士集团开始处于弱势。

宁宁身边的尾张武士大多在秀吉还未飞黄腾达时就跟随在其左右,为秀吉披坚执锐征战四方。然而在秀吉握有大权后却重用近江地区出身的文官集团,如石田三成和大野治长等人。原因在于当时战事愈来愈少,武将的作用也逐渐下降,而石田三成等人更善于治理内政,更符合当时秀吉的需要。秀吉此举早就使尾张武士不满,但却敢怒不敢言。在其死后,这些尾张武士对丰臣家的向心力更加减弱,投靠德川家康也算是情理之中。在东军和西军的交战中,秀吉旧将福岛正则更是主动担任东军先锋,可见其对石田三成一派的近江武士集团有多么怨恨。特别指出的是,在关原合战中倒向东军的小早川秀秋也是尾张出身,同时还是北政所夫人的外甥。也正是由于他的倒戈,才使东军起死回生一举击溃西军夺得胜利。

秀吉侧室茶茶)

石田三成不得人心,诸多大名作壁上观

促使西军战败的另一因素便是石田三成的个人原因。虽然毛利辉元为西军总盟主,但西军的实际控制人和指挥官皆为石田三成。由于公元1574年的三献茶事件,使秀吉格外看重三成,并将他当做心腹。三成也并没有让秀吉失望,对待少主丰臣秀赖也是忠心耿耿。如果没有石田三成的努力,德川家康夺取天下的过程将会更加轻松。

也正是因为丰臣秀吉过于宠信石田三成,才导致许多丰臣家的大名和武将对其不满。加上石田三成本人平时飞扬跋扈,锋芒外露,所以招来许多人的厌恶。而德川家康就与他完全相反,为了隐匿自己的野心,故而在平日里谨小慎微,对待其他大名和将军都比较宽厚,所以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

丰臣秀赖

在关原合战开始后,许多大名根本不接受石田三成的调遣,有一部分人加入西军仅仅是因为曾经做过丰臣家的家臣,投靠到东军会背上不忠的骂名。再加上石田三成的声望不足,不足以调动这些大名。比如在关原合战开始后的两个小时,石田三成曾经向岛津义弘发出命令,要求他火速派遣援军支援前线,但却遭到岛津义弘的直接拒绝。在小早川秀秋倒戈后,西军阵营中便产生了连锁反应,许多大名率部纷纷投向东军,或投降,或直接转向攻伐西军,致使西军惨败。《结盟信长臣服秀吉,合战武田决胜关原——德川家康的争霸之道》中提到:

"南宫山东麓的安国寺恵琼、长束正家、毛利秀元、吉川広家败逃。东军大获全胜结束。"

如果石田三成请毛利辉元坐镇,或以辉元的名义发号施令,或许还不至于败得如此惨烈,至少不会有太多人临阵倒戈。

石田三成

小早川秀秋倒戈,西军全面崩溃

小早川秀秋的父亲为木下家定,是北政所夫人宁宁的哥哥,也就是说小早川秀秋是宁宁的外甥,加上他出身尾张所以与宁宁的关系更加亲密。同时他曾经是丰臣秀吉的养子,按理来说他绝不会背叛丰臣家,然而事实上,正是因为秀秋的倒戈才使丰臣家灭亡。

小早川秀秋倒戈的原因主要是与石田三成不和。在文禄・庆长之役中,小早川秀秋和小西行长曾率领援军前往被明军围困的蔚山城支援。虽然秀秋在蔚山之战中表现的十分英勇,但却因屠杀城中妇孺而遭秀吉厌恶并将其领地没收。秀秋认为是石田三成从中作梗,故而怨恨。公元1599年,德川家康为秀秋说情才使其恢复了曾经被没收的领地。此后小早川秀秋便对德川家康怀有着感激之情,故而在关原合战中弃石田而倒向德川。《井伊家庆长记》中曾有记载:

"合战中,藤堂队为了敦促金吾中纳言加入神君一方,向金吾的方向以铁炮射击,毫无回应。"

小早川秀秋

家康之所以在战场上向秀秋的阵地开炮,应是秀秋当时正处于艰难抉择之中,以此敦促其快快出兵支援处于劣势的东军。毕竟他身为秀吉的养子,能够有今天的权势也大多依靠秀吉的恩赐,如果临阵倒戈或许会被天下人所耻笑。秀秋思虑良久后还是做出了决定,指挥本部武士向山下杀去,大破长谷吉继的军阵,西军顿时溃散。

然而在李氏朝鲜所留下的史料《宣祖实录》中,却记载了:在关原合战前石田三成就已经获知了小早川秀秋向东军投诚的消息,但通过对关原合战的兵力部署图来看应当不实。图中左侧为西军阵地,右侧为东军阵地。可以看出,如果石田三成早知秀秋已经投敌,则不会将其部署在西军侧后,一旦秀秋发难,则可以居高临下从西军身后打击。

关原合战战场局势图

结语

纵观关原合战爆发前的局势,不难看出西军完全占据了有利地形,东军不仅无险可据,还因德川秀忠率领的德川军主力迟迟未达而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然而最终的结局是东军在这场决战中大获全胜。西军之所以战败,其根本原因是秀吉并没有妥善处理好尾张武士集团与近江武士集团之间的矛盾。在其坐上关白之位后便重用近江文官一心治理内政,反而忽略了曾经和他血战沙场的尾张武士。再加上文禄・庆长之役使诸多大名都对秀吉产生不满之意,故而最终导致丰臣家的离散,就连他的养子小早川秀秋也背叛了丰臣家,转向德川一方。

虽然在关原合战中西军占据了天时和地利,但石田三成不得人心,德川家康却得到了许多大名的支持,这也是西军战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征讨德川的真正发起人是毛利辉元,凭借他的声望或许这场战争会产生另一种结果。


参考文献:

1.《人生之光:中外名人临终风范》

2.《明史·列传·外国》

3.《结盟信长臣服秀吉,合战武田决胜关原——德川家康的争霸之道》

4.《井伊家庆长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