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钗果真没有黛玉博学多识?事实上脂砚斋已用三处例证给出答案

 东盛1 2020-08-19

文:红楼梦夜思2020.6.7.

很多《红楼梦》的读者都认为黛玉才是大观园最有才华的女子,尤其是拥黛派。不得不说,有时候“主角光环”确实给黛玉遮盖了她很多不足之处。好在曹公写人写事,一向有褒有贬,刻画的人物形象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脸谱化扁平形象,而是生动的、立体的、丰满的。《红楼梦》里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即使是宝钗和黛玉也不例外。

读红楼,避免不了钗黛之争。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宝钗比黛玉更博学,有很多读者不以为然,坚定地认为黛玉才是最有才气的女子。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脂砚斋曾至少三次给出权威答案。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的观点是宝钗比黛玉更博学,博学是指学识的广博,也就是知识面的宽度,而非一味指知识的精深。而才气则指对某方面知识的擅长。若单论诗才,也许黛玉比宝钗更有才华,更擅长作诗。

但论及博学,整个贾府的年轻女孩,恐怕真未有能及宝钗者。这就是后来香菱对夏金桂说的,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都夸呢。说明贾政也认识到宝钗是个很有学问的女孩,贾政为官多年,阅历丰富,且见多识广,他的判断多半错不到哪儿去。

脂砚斋对宝钗博学的评价,分别出现在第八回、第二十二回: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甲戌双行夹批: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第八回)

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庚辰双行夹批: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第二十二回)

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彼时惠能……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庚辰双行夹批:出语录。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第二十二回)

可以看见,在上述三段引文里,脂砚斋有三次提到宝钗博学。能用如此笔墨描写宝钗的博学,想来也是曹公本意,可见宝钗的确“胜诸才人”。下面具体看看宝钗博学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

宝钗博览群书。据她所说,年幼时也曾读过“诸如这'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的杂书。

但宝钗读虽读过,过后就丢开了。因为她觉得读书是为明理,而不能因读书就变坏,否则既是被书误了,也反而还把书糟蹋了。

正因读过这些杂书,所以,宝钗对戏曲的欣赏水平也较为独特,甚至可以开导宝玉。对于那套北《点绛唇》,宝钗的评价是“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对《寄生草》,她认为“填的极妙”。念给宝玉听后,惹得他“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可见,宝钗听戏,并非只看热闹,她还能看出其中门道,细心品味戏曲之美。而“林黛玉素昔不大喜看戏文”,非但黛玉对戏曲知之不多,因就连探春、湘云等人,都未必用心了解过戏曲文化。

二、对绘画的了解和熟悉

贾府的女孩,分别是以琴棋书画四项技艺来教养的,其中惜春学的就是绘画技艺。可面对贾母交代的画大观园的任务,惜春说她不会工细楼台,也不会画人物,为此很为难。随后是黛玉引着众人对画画等事开玩笑。为惜春解难的,还是宝钗。

宝钗对大家说,这画要该添的添、该减的减、该藏的藏、该露的露。而且对于楼台房舍,要用界划。最后安插人物,也要讲究疏密。这么一说,她提议给惜春放半年的假。这说明宝钗对绘画技法非常了解。

除了懂绘画技法,宝钗还知道绘画可以照着盖园子的细致图样来描画,她建议宝钗找太太要了这图样,叫外头相公用重绢给矾出来,这样惜春就可以照着图样来删补。

另外,对于绘画所需的画器等用具,宝钗也提了建议,给惜春开了个单子。若只是开清单,还不算难,难的是,宝钗对于绘画的了解非常深刻,她还替惜春预定了生姜和酱。

黛玉不明就里,说既有了生姜和酱,索性替宝姐姐要锅来炒颜色吃,众人也一起哄笑,都不知其中原理。玩笑归玩笑,侧面说明黛玉等人不太懂绘画。

宝钗听后对大家解释:绘画时,粗色碟子会在火上烤,如果不用姜汁和酱预先抹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

这些充分说明,宝钗对绘画技艺以及绘画过程都十分了解。虽然书中从未说到宝钗擅长画画,但可以想见,宝钗至少曾经学会绘画。

三、对养生和医学有独到见解

在上面一段引文中,脂砚斋曾评价宝钗“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对于如何保养身体、疗养疾病,宝钗其实有一套独特的看法。

第八回她劝说宝玉不要喝冷酒,是因为冷酒喝进胃里,需要五脏去暖,对于身体会有伤害。

第四十五回,她说黛玉的药方里人参肉桂太多,药性偏热。她对黛玉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其实,无论是治病还是强身,首要的都得是培补脾胃。按照宝钗的理论,“食谷者生”,只有当一个人平日里吃的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精神气血这样就对身体有用,人体才能逐渐强壮起来。如果吃的食物不仅无法被充分消化,还在体内形成滞食,对健康则是百害而无一利。

对此,她给出具体疗养建议: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细想想,宝钗身体算是健康的了,她还熟知医学常识。黛玉虽然聪慧,却不能从根本上知命惜命,也是极为可惜的。

四、管家有方

探春理家时,宝钗参与其中,虽未直接插手,但也给出很多可行建议。

在用人方面,探春询问宝钗,她说:“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意思是,最初侥幸得利的人,由于机会来得太容易,往往容易懈怠。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只是他贪图利益,而未必有真正的本事。

后来大家又说到年终归账一事,宝钗提议,不用归账,也让园里其他没有领到管地活计的妈妈们可以沾带一些利息,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分得一些利益,也不会厚此薄彼了。

在管家方面,宝钗经验较丰富,不仅有识人用人之才,而且能平衡照顾到各方利益,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身为闺阁女孩,她有管理之才,这也可见宝钗的博学。

五、认识当票,也懂买卖行情

宝钗出身皇商家庭,又因父亲早逝,哥哥不理家事,她其实协助母亲管理了不少生意和买卖。

贾府里外这些女孩子,除了家贫的邢岫烟,也就只有宝钗认识当票了。像黛玉、湘云、探春甚至包括宝玉等人,因养尊处优,自然不会接触当铺,更不认识当票。

邢岫烟和当铺接触,但也不太懂买卖行情。王夫人虽然上了年纪,经过一些事情,但对于买卖行情,也不甚了解。第七十七回,王夫人为凤姐的病,命丫头在家里翻腾个遍找人参,也找不到上好的,只好让下人出去现买。

正好宝钗在座,就跟王夫人说明外头人参的买卖行情:“如今外头卖的人参都没好的。虽有一支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三段,镶嵌上芦泡须枝,搀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我们铺子里常和参行交易,如今我去和妈妈说了,叫哥哥去托个伙计过去,和参行商议说明,叫他把未作的原枝好参兑二两来。不妨咱们多使几两银子,也得了好的。”

懂行情的宝钗,就这样解了王夫人的难处,也帮凤姐买到了合适的人参。这些常识,同样是身在大观园的女孩们所不知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