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weimiao 2020-08-19

唐朝时期的书法,在书法史上是继魏晋之后又一书法高峰,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比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钟绍京、柳公权、颜真卿等人,他们引领着唐朝乃是后世的书法走向。

或者是因为唐朝时期的书法名家太多,除了这些人名气不大,书法造诣却也十分高深,比如陆柬之。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陆柬之(585-638),他是虞世南的外甥,陆机的后裔,陆柬之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他早年初学虞世南,后学“二王”,世人称其字“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所以陆柬之又有“晚擅出蓝之誉”

陆柬之的传世书迹有《五言兰亭诗》(刻贴)、《书陆机文赋》(墨迹),其中《书陆机文赋》(简称《文赋》)可以说是唐朝“美爆了”的一幅作品,该作品的文章、笔墨都是绝佳,可谓是“双剑合璧”。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前文提到陆柬之是陆机的后裔,而《文赋》则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因而陆柬之对《文赋》这一篇作品是十分崇敬的。

据说陆柬之十分倾心,轻易不敢去誊写,恐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前贤名作,所以陆柬之迟迟不肯动笔,知道他到了晚年时候,才肯执笔,了却心愿。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文赋》由晋代陆机撰文,唐代陆柬之书写,陆柬之采用行楷的方式书写,在其书法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二王”的风范,很多人表示陆柬之的《文赋》得兰亭序真髓,神形皆备,所谓“有晋人风格者”。

陆柬之《文赋》流传1000多年,这期间有很多人给予题跋,赵孟頫、李倜、揭傒斯、危素、宋濂、孙承泽等人。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其中赵孟頫的提拔最为重要,赵孟頫是这样说的:“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赵孟頫通过此作也从中领悟晋人笔法和结体,受益匪浅。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孙承泽在给《文赋》墨迹所写的跋文上说:“赵文敏晚年书法全从此书,遂不知文敏所自来耳”。

孙承泽表示赵孟頫晚年书法之所以如此精进,其实大多是因此作。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纵观陆柬之笔下的《文赋》,行楷结合,端庄大气,十分符合唐人书法法度,同时又灵彩飞动,不拘泥于形迹,这一点体现出了王羲之笔意。该作用笔清秀便宜,流转圆活,点画间飘飘然,勾画转运之际,皆互相照应,非常符合兰亭序的笔意,

项穆称赞曰:“予尝见其所书《兰亭诗》,无一笔不出右军,第少飘逸和畅之妙尔。”

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笔墨堪称“双剑合璧”,流传1000年

陆柬之《文赋》

陆柬之笔下的《文赋》全书144行,1658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将之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出其原始风貌,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编辑 芊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