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千万斤卖不动,几百万斤掉落一地,去年悲剧重演,烂了一地

 农民话农村 2020-08-20


作为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最害怕的无非就是丰产不丰收的事情发生。但老天似乎总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我们越是担心就越是会发生。秋季到了,那是一年当中农民欢喜又担心的日子,从立秋当天开始陆续就有不少农产品成熟上市,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形容农民当下的心情最不为过了。有人丰产了遇上了好价格,欢天喜地地赚了一笔,有人丰产了却遇上了低价,只能愁眉苦脸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从这几年的农产品行情来看,其实滞销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时时刻刻都有地方出现农产品卖不动、滞销的事件。现在笔者要说的滞销是发生在了四川大凉山深处的一个石榴种植基地,当地接近1千万斤的石榴出现了卖不动,另外受雨水等自然灾害影响,预估有几百万斤的石榴被大雨打落在地上,有的因时间久了没人去捡已经烂在地里了。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去年某地的突尼斯石榴大面积滞销的悲剧,现在这情况是去年的悲剧重演了。

石榴在水果界可算是高等产品吧,在过去封建社会的时候石榴已经是皇宫贵族专属的水果,而到现在石榴依旧被消费者称为是可以喝的“雅诗兰黛”,深受市场欢迎。特别是国外引进的突尼斯石榴,更是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它以个头大,颗粒饱满,水分充足等优势打败了很多本地古老品种。直到去年才跌下了神坛,成了大规模滞销的农产品。据笔者回忆,去年突尼斯石榴滞销规模不小,而且是多产地发生的。

然而今年刚进入秋季,没想到国内最著名的石榴产地遭遇了千万斤卖不动的困境,而且还受大雨打落几百万斤,当地果实掉落一地真让人不忍直视。这次千万斤的滞销规模完全就是去年的悲剧重演。笔者特意详细了解了这次千万斤滞销的这件事,实际地址是在会理县。众所周知会理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无论土壤、气候还是光照,都非常适宜于石榴生长。1990年,北京亚运会指定要6000个会理精选石榴作为赠送各国来宾的佳品。这些荣誉都足够说明会理县当地石榴的质量。

会理县种植石榴已经有千年之久,祖祖辈辈积累的石榴种植经验可是宝贵的财富。在《会理州志》记载:“榴,则名曰若榴,曰丹若,曰金罂,曰天浆,曰朱实,曰朱英,曰金英;有甜、酸二种,俗称石榴”。在今年之前会理所产的石榴都是中国石榴的代表,可现在却出现了1千万斤的滞销,以来是天灾导致了几百万斤的损失,其次是没有收购商上门收购,其原因也是受天灾“新冠”影响。在这双面灾难的夹击下,种植户非常无奈。以前都是完全依靠收购商购买的唯一销路,如今这销路断了,果实又被大雨打落,已经是损失惨重。

当下当地种植户只想把树上完好的石榴卖出去,尽量减少损失。当下石榴已经成熟,种植户只能与时间赛跑,看着已经烂了一地的石榴,真不希望剩下的果实也被“糟蹋”了。否则今年就是血本无归了。同样作为农民,对于这次大规模石榴滞销,笔者也深感痛心。大家如果有意愿帮助这些种植户,可以私信笔者哦。欢迎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