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胃肠道的影响是一样的吗?

 石莽 2020-08-20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药物。可以说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明星药物。但是,众所周知,这两个药物对于消化道都有刺激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说是最为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小剂量口服可以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抗栓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合酶的抑制剂,可以一直环氧合酶2,使它生成减少,从而达到较少血栓事件的发生。而阿司匹林对环氧合酶的抑制也同样使前列腺素E产生不足,而这种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它的减少就直接导致胃肠道黏膜修复障碍,出现糜烂和出血。虽然,肠溶的阿司匹林可以较少阿司匹林对于胃肠道的这种损伤,但是不能完全消除,这种损伤多多少少还是存在。

而阿司匹林的“闺蜜”氯吡格雷也引起胃肠道损伤,但是其机制与阿司匹林完全不同。通俗的讲,阿司匹林是是胃粘膜保护因子减少,而氯吡格雷是使产生了损伤的胃粘膜不能愈合,或者说氯吡格雷能够阻碍受损胃粘膜的恢复、影响溃疡的愈合。有研究显示,氯吡格雷影响胃的部位常常是胃窦部。

所以说,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可以引起胃粘膜损伤,但是机制不同。如果一旦发现它们带来了相关的药物损伤,那最好还是及时就医最为稳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