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晋察冀军区1分区、6分区​潘福顺

 星蓉苹果 2020-08-20
​潘福顺,1924年7月出生在保定市潘家胡同,幼年丧母,13岁从军,曾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战线剧社小演员、分区政治部青年干事、用相机记录历史的战地记者,两次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离休后居住在吉林省长春市。
盛夏八月,本是酷热难耐季节,但在风光秀美的长春,这酷热已经温顺了许多。秀丽的南湖,荷花池旁,波光粼粼,微风拂面。湖边的林荫路上,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扶着他的老伴悠闲地散步,这位老人就是96岁的保定籍老八路潘福顺。和煦的阳光下,这位老军人举首遥望,坚毅的目光穿过千山万水,看到了魂牵梦绕的太行山,一幕幕难以望怀的画面在眼前浮现……
360docimg_0_
年轻时的潘福顺。
会跳舞的小八路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96岁的老八路潘福顺,虽然记忆力下降,但是唱起80年前的战地歌曲,依然音调准确,一字不差。他自豪地跟晚辈们说:“我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呢!我是战线剧社舞蹈队的,我个子小还经常扮女的呢。哈哈哈哈!”
1939年1月9日,一支三四十人的童子军由易县北娄村出发,顶着冬日的寒风,踏着路上的积雪,一路急行军来到易县大良岗演出。当晚的演出是六分区宣传队与一分区的战线剧社同台演出。演出期间,领导宣布了一条命令:“六分区的宣传队与一分区的战线剧社合并。”于是,潘福顺成了战线剧社小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司令杨成武麾下的一个兵。
到了战线剧社潘福顺才知道,八路军里能人可真多,剧社里很多的哥哥姐姐不仅能舞文弄墨,还会写歌、谱曲、编舞。潘福顺个子不高,在剧社里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作“小潘”。剧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喜欢这位聪明又勤快的小弟弟,“小潘,来操练霸王鞭。”“小潘,该排舞蹈啦!”潘福顺喜欢哥哥姐姐们喊他,跟着这些多才多艺的哥哥姐姐,他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本领。即便到了八九十岁,他的老战友们还经常用“小潘”这个昵称称呼他。
不仅剧社的战友们喜欢他,根据地的乡亲们也喜欢这个会跳舞的小八路。每当演出结束,他的挎包里、衣兜里都塞满了老乡给的大枣、花生、烤红薯等。卸了妆,换上八路军军装、打上绑腿、扎上武装带,会跳舞的小八路更神气了,走到哪里后边都跟着一群小孩。
在战火中成长的“小潘”逐渐明白,唱歌跳舞可不是为了好玩,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呢。有一次演出,潘福顺先是参加了大合唱《游击队歌》,又表演了一个舞蹈。正当他扮好妆准备再次登场时,一位八路军首长走上舞台:“刚才的节目棒不棒?”“棒!”“八路军的队伍好不好!”“好!”看到群众情绪高涨,这位首长又趁热打铁高声喊道“要打跑鬼子,保卫咱们的家乡,就需要有更多的八路军,请大家踊跃报名!”“我参加!”“我报名!”
看到群众参军报名的热情这么高,会跳舞的小八路潘福顺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行军打仗家常饭
虽然战线剧社不上最前线,不像战斗连队的战友们要经常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太行山,每个军人都可能遇到险情,小八路潘福顺早就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
在接受采访时潘老告诉记者,战线剧社的同志们不仅要经常演节目激励战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还经常参加一些别的任务,比如割电线。把敌人的电线割了,敌人的通讯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八路军就可以更加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寇;遭受日伪顽严密封锁的抗日根据地,物资奇缺,割掉敌人的电线还可以为我所用。
潘老还向记者介绍了一次反扫荡的经历。1940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战线剧社随一支部队夜行军赶到良岗一段河川时,前边突然传来命令:“停止前进。”原来,前卫尖兵发现了一队迎面而来的鬼子。后有追兵,前有强敌,形势万分危急。指挥员命令:全体同志就地隐蔽,做好战斗准备,机关同志销毁所有文件档案。潘福顺和战友们赶紧找到树丛、岩石隐蔽起来,子弹上膛、手榴弹握在手里,没有武器的战友也摸起了石块。“唰唰唰唰”脚步声由远而近,鬼子的钢盔和刺刀在月光下闪着逼人的寒光,潘福顺和战友们大气都不敢出,警惕的目光盯着鬼子从身边经过。幸好有惊无险,鬼子毫无察觉地过去了。
“快!马上出发。”战友们随着指挥员的命令,迅速起身列队,沿着河川一路小跑着摆脱了鬼子的围追。
艰难岁月吹哨喝粥
潘老回忆说,部队最艰难的时候要数1942年。他说,“那时部队困难得连小米粥都不够喝,担心有的同志喝不到粥,喝粥前还要等吹哨,我们把这种哨叫作'喝粥哨’。”那时鬼子对根据地封锁得很厉害,冀中一带又遭遇极端天气,根据地很多地方庄稼绝收,别说小米了,连野菜都不好找。
部队困难,乡亲们也困难,部队再困难也不能跟乡亲们争食,那一年军分区政治部专门下达了《训令》,其中有一条就是部队不能在村边挖野菜。战士们营养不良,不少人得了伤寒、痢疾、夜盲症。为克服困难,部队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
“司务长贪污5斤小米就要被枪毙。”潘老说:“这么严的军法说出来你们都不相信,那时候就是这么规定的,杨司令下的命令。5斤小米可以救多少条命啊!”
老八路情系太行
吃着太行山的小米,走在太行山的路上,经受着抗战烽火硝烟的洗礼,潘福顺一天天长大,1940年6月,潘福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潘福顺离开了战线剧社,调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供给部青年干事,来到杨成武将军身边工作。随后,潘福顺又得到了去抗大(分校)学习的机会。除了到抗大深造,潘福顺还得到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到晋察冀日报社学摄影,得到著名战地摄影师沙飞老师的亲传。与他同去学习的还有王树仁、王连书和高梁等同志。
1949年2月初,北平和平解放,潘福顺随部队先期从宣武门进入北平(解放军入城仪式在永定门)。潘福顺服从工作需要,放下了心爱的相机,到部队印刷厂从事照片制版印刷工作,先后在华北军区印刷厂、十九兵团印刷厂、志愿军印刷厂等单位工作,曾两次入朝作战。1959年,他调到长春第一汽车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