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人员揭示灵芝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

 369蓝田书院 2020-08-20

肝细胞癌(HCC)属肝癌的一种,是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人类癌症之一。一般来说,肝癌的最佳治疗策略是早期发现后手术切除。然而,肝癌患者在病情恶化之前通常没有症状,使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困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化疗是治疗肝癌的常规方法,但耐药和多种副作用仍然导致临床治疗的终止或失败。
灵芝作为一种药用真菌,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免疫紊乱、肝炎、高血压和癌症。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灵芝可以显著抑制多种癌症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包括肝细胞癌、肺癌和胰腺癌。它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化疗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此外,灵芝提取物(GLE)还能提高肝细胞癌(HCC)的抗肿瘤免疫刺激活性。然而,灵芝提取物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生物标记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近期,上海中医药大学发表了一篇名为“Molecule mechanisms of Ganoderma lucidum tre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ased on th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and miRNA-target network(灵芝治疗肝癌的基于转录谱和miRNA靶网络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他们采用Hepa1-6 C57 BL/6小鼠模型,探讨灵芝提取物(GLE)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检测了灵芝提取物处理和未处理小鼠的miRNA谱,并测定了25个差异表达(DE)miRNA,其中24个表达上调,1个表达下调。利用ClusterOne算法,从已建立的miRNA靶网络中分离出8个中心miRNA。qRT-PCR结果显示,这8个miRNA在灵芝提取物处理的肿瘤小鼠中表达上调。此外,mRNA谱显示灵芝提取物治疗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76个差异表达的mRNA。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显示Cntn1、Irs1、Nfkbia、Rybp和Ywhaz在其中起重要作用,qRT-PCR进一步显示它们在灵芝提取物处理的Hepa1-6 C57 BL/6小鼠中表达下调。重建的miRNA靶网络显示,这5个mRNA分别受mmu-mir-23a-5p、-3102-3p、-337-3p和-467a-3p的调控。这4个miRNA可能下调Cntn1、Irs1、Nfkbia、Rybp和Ywhaz的表达,在肿瘤治疗中介导多种信号通路,是评价灵芝提取物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为了全面了解这些miRNA,这项研究使用miRPath程序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这些miRNA主要与信号通路、调控通路和肿瘤相关通路相关,提示灵芝提取物可显著改变肿瘤治疗过程中信号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进而可能介导靶基因的表达,改变肿瘤治疗过程中信号通路的原进展,提示它们可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扩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分子(18-24个核苷酸),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在转录水平上,miRNA可以引导靶mRNA(信使RNA)沉默复合物(RISC)的降解,并负调控靶mRNA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miRNA标记物直接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过程,并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发挥作用,而其他的则发挥致癌作用。这些研究表明miRNA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文发表于: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Volume 125, May 2020, 110028. https:///10.1016/j.biopha.2020.110028


菌物健康:jwjk2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