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校网站开通的消息

 剑行天下yj7nug 2020-08-20

一直依靠百度搜索“中条技校”这个名称,得到的信息总是那样的让我无法满足对母校的思念。那早已经陈旧的报道,我也总会多看几次,因为我看到技校的报道,哪怕是陈旧的新闻对我也是一种安慰,只要看到“中条技校”四个字我就不会终止对母校的怀念。在“中条论坛”里,我找到了“中条技校”的链接,在第一时间无法控制自己的激动而高兴的心情打开网站。多少年来的期望,终于让我和母校零距离的接触。

   技校曾经给我留下了深深而难忘的回忆,毕业已经快十年了,而我离开中条也有十年了,这十年来,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十年来多少思念在我心头,多少往事让我回味一次又一次。多少张熟悉的面孔在我记忆中不断的播放。总想停留在技校的那段日子,因为有太多太多的难忘故事就在那里开始,在那里延续。写到这里让我在此回忆起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1996年中考结束,我接到了中条技校的录取通知书,我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因为那个时候上了技校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就这样我踏入了这所建立在垣曲县刘张村的校园,开始了我三年的技校生活和学习,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需要感谢的老师有:

   张海飞老师,她是我们班的班主任,教的是化学这门科目。刚到学校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们班25位同学,在班干部竞选中我一举被选为团支部书记,这样与张老师的接触更加的紧密,我们经常在一起研究如何搞好班级的团工作和班级的纪律等。在张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与当时的班长王香玉,叶青开办了技校有史以来第一份班级报刊『心印』报,报纸分为四刊八版,全部由我们三人设计,画图,手写文字,仅有一份报纸。当第一期报纸问世以后,在全校掀起了传阅浪潮。张老师将这份报纸递交给了团委,团委递交给了学校书记冯克勤,书记又将这份报纸交给了当时的校长范晓波。就这样我们的这份班级报纸成了全校的焦点。应该说有张老师的这一举动,让我在技校从此开始了技校辉煌的日子。当然,我协助张老师做了很多我已经记不得的工作,但是我也曾经伤害过他,曾经给她的脸上摸过黑,或许现在技校还不曾忘记在1996年11月,其中考试以后因为一些小问题,当时身为学生会主席的我没有处理好同学们的情绪,导致了一次罢课事件。让张老师蒙受了多级领导的严厉批评。这是我至今为止都无法原谅自己的一个重大过错。1998年年初我们开始实习,张老师就离开了技校,南下东莞进行教学。从此我们终止了五年的联系,2004年的时候在网上聊天时一个网友认识张老师告诉了我她的QQ号码,中断的联系又因为网络我们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更加欣慰的就是2007年11月我所在的单位《学英语》报社,因为市场调整,将我从四川调到了广东负责广东市场。随后在东莞与张老师一家见了几次面。当我们回忆起技校的那些日子,张老师仍然记忆犹新。虽然一切都过去了,可这段难忘的经历将永远的停留在那一刻。

   说完了张海飞老师,第二个我应该感谢的是当时的团委书记李红伟老师,是他的大力支持下,我在技校才有了生机,因为我的那一份班级报纸,李老师特别的重视,找我进行了多次谈话,并且转达了范校长的意见,希望能够将班级报纸发展成为校刊。就这样经过多次的沟通,恰巧学生会进行改选,我荣兴的成为学生会主席,这样我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当时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代头人,就必须要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在李老师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开始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校刊编辑人员,经过不断的删选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成立了一支校刊编辑队伍。为了有充分的稿源以及信息的采集,我们还必须成立一个强大的组织队伍,因此与李书记协商,“心声文学社”成立了,大量的吸收了全校文学爱好者。《中条技工》的诞生,也是李书记将我们这份蜡纸手写的刊物交给了当时公司主管教育的丁久年经理,丁经理给予了高度的好评。《中条铜业报》利用专版对本文学社就行了报道,并邀请报社总编辑姚宏权任我们的特约指导。时光匆匆而过,当我们的第三期校刊出版之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李书记被调到了公司经理办做秘书。接下来的新任团委书记王军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1999年我们技校参加评比省部级技校的时候,我们组织了强大的记者团对来访的省部级领导进行采访,为我们技校的评比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技校要感谢的人和老师有很多很多,还有,时任96水泥班的班主任程娥老师,她在校刊出版前唯一认真审核我们稿件。还有谭江老师,给了我们太多的建议和意见,刘晓明老师,协助我们学生会开展了许多有利的工作。还有时艳丽老师不断的鼓励。当然要感谢的还有学校的几位领导:时任校长:范晓博,是他给了我无数次的鼓励,在开办校刊的时候是他多次与我交谈。在我范错误的时候是他给我亲笔信,“梅花香自苦中来,十年磨一剑”等等让我记忆犹新的话语。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回忆也已经成为了历史,留下的只有技校时那些发了黄的日记。记忆是永远不会褪色的。多少次梦回技校,母校呀母校,你现在还好吗?我虽然多少年没有投入你怀抱,但是我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我不会忘记您的恩情,没有您技校母亲,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你交我学会了在挫折中生存,交我在困难中成长,交我在成功时冷静。是你交我学会了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报复的人。

  最后让我在次深深的感谢我的母校。感谢你给予我的一切。昨天我不断的关注你,今天我依然看着你,明天我仍然不会离开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