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征文展示】田颖作品 | 这样的祖国,怎能叫人不爱

 梅雨墨香 2020-08-20

我和我的祖国

不忘初心使命,建设秀美颍州”主题征文展示(55)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从城市到农村,各个单位都是一片喜庆祥和,随处可以听到《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我和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感人的歌声激昂的音乐让我每次都是留着眼泪听完。 

作为一名七零后,从农村走出来的苦孩子,对于我的祖国,对于当下的幸福生活,由衷地感受来之不易。每当我听到这熟悉的歌声,我都倍感自豪,祖国就是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地方叫人怎能不爱!

我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到当下小康生活,所经历的岁月正值新中国的快速发展,而我也跟随祖国的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村娃到现在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想自己能有今天,都是祖国的变化和党的政策好,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叫我怎能不爱!

四十多年前,我们家每口人几分田地勉强解决温饱,几个月见不到一次肉,即使见到肉也一定是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姊妹几个贪婪地舔着碗碟,因为我在家最小,所以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烧菜的时候就会偷偷地给我留一点放到哥哥姐姐看不到的地方,那时候的肉真香。最难忘儿时收麦子的时候,因为每到收麦子的时候,父亲才会给我们买黄瓜吃。夏天吃西瓜,没钱买只能等田里收成好的时候用麦子去兑换。我还记得第一次进城的情景,我那时已经十六岁了,从现在的西湖镇华佗集骑自行车颠簸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城里……  

那时的岁月,农村孩子唯有苦读书才能脱离农村过上好日子,我也是如此。由于家里贫穷,父母不让我上学,我哭着闹着十二岁了才开始上学,十年寒窗终于如愿以偿,幸运的是我还赶上了最后一年包分配工作的政策。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我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现在在城里有了一个温馨的家,懂事的儿子也上了大学,我也从一个农村娃成了一个城市里的人。

这些年过去,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轮渡变大桥,中巴变高铁,泥巴路变成水泥柏油路,低矮茅草屋已变成两层三层小洋楼,一个个新农村层出不穷,那里有风景带,有人民文化广场,有图书室,有大型超市,有花园,农村的大妈们也跳起了广场舞。每到节假日,新农村里也搞起了文化活动,节目丰富多彩。出行变得不再困难。大部分人家里都添置了小轿车,每到逢年过节,乡村水泥路竟然还堵起车来。所到之处,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幸福而满足。这种变化,是党和政府带来的变化,这样的祖国,怎能叫人不爱!

日子好了,旅游变得不再奢侈,农村人也跟团去了北京,去了大上海,去了香港台湾,去了泰国……到了暑假全家带着孩子到处逛逛,增长了见识。现在更好了,我们阜阳这几年在旅游方面也日新月异。特别是我们颍州西湖的大开发,不亚于杭州西湖,甚至超过杭州西湖。再过两年世界各地的人们也会来到我们的家乡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再是梦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江上如此多娇,这样的祖国,怎能叫人不爱! 

人至中年,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我更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为自己是祖国的儿女而自豪。我为有这样强大的祖国而自豪。我会陪着家人到祖国的各地走走看看,更会告诉儿子妈妈小时候的故事,那里有家乡、那里有外公外婆辛勤劳作的地方、那里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叫我怎能不爱!

我有理由,自豪唱出《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我歌唱每一座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这样的祖国,注定我将用一生去爱! 


作者简介:田颖,阜阳市颍州区西湖中心校小学语文教师。性格开朗,对人热情,做事认真。虽然人到中年,仍然喜欢挑战新事物。平时喜欢写点身边的小事,特别碰到正能量的人和事,都会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传播出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