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马芊芊作品 | 一树梨花一溪云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每到三月下旬,北京各种果树便进入盛花期,姹紫嫣红,飘渺入云。春风十里,花香阵阵,远眺树树芳春。桃李争艳,来得热闹,蜂飞蝶舞,翠禽啼向行人。只有梨花不落俗套,静静开放,翩跹中带着清雅。

 距我住地不远,十三陵康陵园村边上有一大片果园,便可赏花。平时驱车在公路上可见。爱梨花者,不招自集,陌上开始热闹纷繁起来。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

"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

每到这时,我便天天流连于陌上,单曲循环在《梨花颂》中,深深不能自拔……

古人说赏梨花不宜见月,只因月圆时见梨花飘落最为伤感。

“梨花院落月溶溶,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晏殊的诗让人对梨花凭空又添无限愁情。拈梨花,看菊蕊,都应也成憔悴。借酒浇愁,烦恼分付与谁?

 古代诗人爱梨花之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诗人在四十一岁时写下这首诗,以梨花自喻,表达自己豁达的人生观,但背后也有道不尽的人生短暂之伤感。

 那“东栏一株雪”,就是那雪白的梨花,在这漫天飞舞柳絮的世俗生活中,皎皎不染尘埃,只为自己开放。

 我之所以爱梨花,是因为我的家乡——吉林省梨树县,便因梨树而闻名。那是生我养我二十余年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

 小时候几乎家家都有梨树,生产队里更有大面积梨园栽种。春天花开片片如雪,飘香不止十里。花开淡淡春,来时衣上云。夏来绿荫如盖,可以乘凉避暑。秋来便果实硕硕,可以大快朵颐,收获一片喜悦。冬来便被冬雪银装素裹,太阳出来晶莹剔透,也是一种景色。

那时候我还很小,只有几岁的样子。犹记得每到开春的时候,父母和其他大人们一起在大面积果园里忙碌着剪枝。东北是平原,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被白雪斑斑点点覆盖着,天能看到地平线,经常是清亮瓦蓝的。小孩子在地里笑着,热闹着,在花海里旋转着。秋天则是满地的梨框和黄澄澄的梨子。秋阳在梨树的缝隙下泄下点点金光,丰收的喜悦挂在了大人们的脸上。

我家也有一棵梨树,它可不是父母栽种,而是天外飞仙一般,颇有“来历”的。

 某一个春天,妹妹偶见一棵小小的树苗从菜圃里小心翼翼地钻出来。嫩绿的小叶子上还有一层浅浅的绒毛。在四边都是残雪的地方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渴望成长。

父亲怕它“歇地”,便要把它拔出来,我和妹妹不肯,千般请求,父亲见状,只好作罢。这样,它在我和妹妹的呵护下,竟然飞快地成长了起来。第二年开春就冒出一树白色飘香的花儿来。

小孩子对花没有什么概念,只是有情趣儿了便踮着脚,搬过一束花枝来,把鼻子凑到花前嗅一下它的香气,淘气的时候也曾摘下一两朵,斜插于鬓边取乐儿。童年最让我们欢喜的则是它的一树果实。

 我家的梨树很“争气”。它在第三年,枝头便结了十几个梨子。这对于我和妹妹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儿”。于是,我们每天都去树下观望,迫不及待等它们长成。但还是没等到它们长成黄澄澄的样子,便每天偷偷摘一颗,在果实还是绿色的时候都吃掉了。

 现在回想起来,便要哑然失笑。每每谈论起来,还是觉得酸酸甜甜,是童年最好吃的味道。后来长大了,便不再那么迫切思念它的果实,倒惦念起那一树雪白的花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梨花来时,有月夜晚,我都会静静地坐于梨树下,想念童年那欢快、难忘的时光。

 前年回家,父亲告知这棵梨树已经不在了,它死于一场虫病。树的叶子都打了卷儿,上面布满了虫子。在喷洒药治疗很久,才勉强地存活了下来,枝叶稀疏。去年的春天,再也没有变绿。

 这棵梨树伴随我和妹妹童年二十余载,想如果它还活着,也是壮年了吧!

 白居易说梨花“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但我以为村间地头,有绿叶为伴,梨花从未孤单。孤单的是梨树,默默地承载着一树素洁高雅的梨花。

 童年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儿时的回忆愈发清晰。

昨天文友群说起梨花,还有人发了一段航拍的视频,让我们在网上邂逅了一场盛大的花宴。这才知道江苏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还有“梨兰会”,500亩雪白的梨花和满山遍野紫色的二月兰织出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

 感叹之余,我也奉上一首梨花赋,送给今年春:

 今夜月之华丽者,小桥流水,杨柳饮绿,梨花初蕊。

 今夜月之幽暗者,十二栏杆,寂寞倚遍,梨花一树。

 今夜月之飘渺者,玉兰淡淡,桃李艳艳,梨花堆雪。

 今夜月之浩荡者,东君霍霍,折柳惜别,梨花深巷。

 今夜月之圆满者,画堂清风,一炉香尽,梨花成殇。

 2020庚子年三月春,京城又见飞雪,与梨花相映,浅淡真假分不清楚。陌上寒风湿雾中,看梨树与一丛翠竹,几株垂柳相邻,恍若小时候家乡的梨园。更让人幽思重重,怀念起从前来。

作者简介:马芊芊,原名马晓红,生于东北吉林,北京漂泊二十余载。喜欢文字,热爱生活,余生愿与文字做陪。作品散见于《文艺轻刊》《西散原创》等文学期刊及网络平台。常驻《简书》,愿与同好人以文会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