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国学·说家风:《中庸》篇】小时候渴望什么,长大后就追求什么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故事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家风故事!

关注

微国学·说家风

中庸


文/张建云

《中庸》开讲第20天。

著名相声和影视演员杨议,对于收藏同样如数家珍。参观他的馆藏时问:为什么要搞收藏?

杨议很坦诚:贪婪。因为小时候随父亲出入大户人家,人家那些珍贵的藏品让我眼花缭乱,心中暗暗立志,长大后我也要有!

小时候渴望什么,长大后一般都要从事什么、拥有什么、或者介入什么。

我小时候到了新华书店就想买书,但买不起,即便连哭带闹,可妈确实没有多余的钱。自小,心里就有了对书的渴望。到现在,有万册藏书。

孔子,3岁父亲去世,17岁母亲去世。天伦之乐对于他来说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后来,他老人家有了理想:要让天下的家庭幸福,来弥补缺失亲人的不足。在《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孔子的中国梦: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怎么讲?

让所有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朋友之间以诚信为本,让孩子们都得到应有的教育。而,他的理念绝不是应试教育。

孔子为中国,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自他以后,诸多弟子和后代传人,承袭仁义大旗,总结成现在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恕勇”等等。

这就是中国家风的内涵。

孔子一路走来,在贫贱中坚持,在志趣中体悟,在学问里践行,在权力中不忘初心。

但,孔子很痛苦。痛苦于没有尽到儿子之道,没有尽到臣子之道,没有尽到兄弟之道,没有尽到朋友之道。

原文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除了自小丧父,少年丧母的亲情打击,奔波一生的他竟然没有实现政治抱负,就算在五十六岁任了代理宰相,但齐国送来了相当数量的歌姬舞女,致使鲁国上下整日把酒言欢、迷乱作乐。万般无奈之际,离开祖国,踏上14年“周游列国”的心酸之路。

孔子的“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不是没有君王侍奉,而是君王的政治理想与政治胸怀尚浅,不值得侍奉。所以哀叹。不仅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更叹君王软弱、世道不古!

至于孔子同父异母的跛脚哥哥,史书记载为孔子操办完婚事,便无从提及的孟皮,消息少之又少。

非但如此,孔子的孤独还在于——没朋友。

少年十分贫贱,却有鸿鹄之志。同年的伙伴都在抓瞎、摸鱼、掏鸟蛋地疯玩,他却迷恋于祭祀,带领小朋友遵道演礼。估计有的同伴,刚开始因为新鲜,给孔子面子,后来也就鸟兽散尽、敬鬼神而远之了。

中年时候从政,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孔子也谈复兴,对于当时的礼崩乐坏甚是担忧,没有一天不想复兴到数百年前的礼乐周朝),那个时间没工夫交朋友。

周游列国就更惨了。安危不顾,性命难保,还有工夫交朋友吗?

但孔子说“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他的意思是,我还真有一个朋友,但总是他为我服务,而我没有机会服务于他、报答于他。

此人是谁?

姓蘧(qú)名瑗(yuàn)字伯玉。

这是一位位年逾百岁的寿星。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能言善辩,外宽内直,生性忠恕,虔诚坦荡。蘧伯玉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他体恤民生,主张“无为而治”。

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二人分别仕于鲁和卫时就曾互相派使者致问。在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中,有10年在卫国(今长垣县境内),其中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9年。尤其是孔子第二次从外地回到卫国,蘧伯玉已年高隐退,孔子再次在其家设帐授徒,二人更是无事不谈,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张、言行、情操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言行合乎儒家学说的基本观点,为以后儒家学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孔子回到鲁国68岁,已经无精力、无时间再去看望蘧伯玉了。一直感激,无以回报。73岁,走完了圣人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孔子无时不刻不在要求自己、勉励自己、反省自己。所以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孔子尤其注意小节和积累。他老人家说,平常的德行要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可能的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有不明白的问题,不敢就此罢休,定要穷尽细理。说话与行动要合拍、合情、合理。所以,想作为一名君子,言行怎么能不忠厚诚实呢?

今天的原文是: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zào)尔?

张建云

著名作家、国学学者

微国学创始人 

树立家风,是每一个“想明白的人”刻不容缓的任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