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说家风】每个人都是被自己掀翻在地的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故事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家风故事!

关注



树立家风,是每一个“想明白的人”刻不容缓的任务

文/张建云

《道德经》开讲77天。

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好比天,母亲如同地,天地安宁清朗,孩子才能向好,日子才能幸福。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清,是天清气朗、春风和煦,形容父亲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与温柔和顺的脾气。宁,是母亲的安静贤淑、恬静淡泊,对子女的容纳和接受,而且有无尽的承载能量。

是什么力量让父母如此优雅大气,有这般的教养?

是一。

一是什么?

家风之道。

美好人生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求广博,二是去私欲。

何为求广博?

努力学习,认真做事,增强能力,开阔视野,修炼技术,提高水平,帮助他人,热心公益。等等。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自己的开阔、博大和厚重。此乃:求广博。

从三岁儿郎到耄耋老人,都在下功夫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进步,可为什么成功者还寥寥无几?每个人都在拼命地追求,为什么幸福者甚少?

因为少了一门功夫:去私欲。

人是个错误体。就是因为错误、缺点和弱点而致使自己不太成功,不太幸福,甚至与身边人差之甚远。

私欲,就是内心错误的积累。将其清除掉,还人性本真,才可以轻装上阵。不然,学得多好,得到多丰厚,都不能完全吸收。像一个马上就要满的杯子,再往杯子里倒进很多水,接受的自然有限。

有人问,求广博和去私欲是两件事,是二,怎么能是一呢?

当然是一,是一颗心。追求美与祛除恶,都是为了一颗心的美好。心美好了,日子就美好了。

正如孔子的一以贯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章出自《论语·里仁第四》。意思是,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就是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参说,我明白了。孔子离开后,曾子的师兄弟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说,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就是忠和恕啊!

忠恕是二还是一?

假如说是二,就不能叫一以贯之,要叫“二以贯之”。实则不然,忠心与恕心都是修心,把心修成奋发和谦卑,既求广博又去私欲。所以叫一以贯之。

也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是一以贯之。还如佛家的“五毒心”:贪、嗔、痴、慢、疑。戒除“五毒心”,自然恢复清凉寂静、欢喜自然之心。还如天主教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把七种原罪打消,同样是得到一颗明亮安详之心。也叫一以贯之。

老子曰: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神得一以灵的“神”有两种解读,一是指神人,指去世的祖先、天地日月的神灵,得到了“一”就会灵验和神妙;二是指人,指儿女与后代,得到了“一”就可福慧双修、大有作为。

依次下去:山川河流得到“一”而充盈流畅,人情事物得到“一”而生生不息,侯王、领导得到“一”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人与自然本是一体,叫天人合一。天地日月在四季交替中自行“求广博和去私欲”。人做不到。需要时刻注意,时刻警醒,时刻反思。

老子很担心。担心“一”不被认可,不被贯彻,不被尊敬。于是,把后果全盘托出,以示后人: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神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河谷不能保持流水通畅,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要消灭;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领的地位,恐怕要倾覆。

原文是: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jué)。

蹶,当(jué)讲,是跌倒之意,比喻失败或受挫折。比如一蹶不振。在民间,还读作蹶(juě),意思是马、驴、骡等动物用后腿向后猛踢,将背上的人掀翻在地。

很多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一个劲地给自己加荣耀、权利、金钱和美色,时间久了,骄傲了,暴躁了,就开始尥蹶子,但掀翻在地的往往是自己。

在求广博的时候同时去私欲,才可以安全、稳健地远行,不然很容易被钱权名利掀翻在地。

今天的原文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

张建云

著名作家、国学学者

天津市青年家风研究院 院长

微国学创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