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云·说家风《孟子》篇】谈:男人遇到不属于自己的美色咋办?

 微国学 2020-08-20


文/张建云

《孟子》开讲22天。

中国有个男人叫柳下惠,在一个独自的夜晚,与一个女人独处、亲近一夜,也没有发生非礼。这故事叫:坐怀不乱。

春秋时期,比孔子还要早100多年的某个寒冬。曲阜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可归的美女。

这里便有所怀疑:一个只身女子黑天半夜的一个人出来干嘛,而且还是个美女,中国文字中的美女就如同朋友圈里的照片,多得不胜其数,但不用美颜相机可以吗?

我们只能暂时相信确实是美女。

柳下惠恐她冻死,于是将其拥抱,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柳下惠竟然没乱,没有发生性事。

此处又生疑点。女人好像没啥思想,独自黑夜,被男人入怀,难道没有半分挣扎?你咋知道你身边的男人是来救你,不是害你?

再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女人宁可冻死也不让男人拥抱?

或许有,但不能有,因为导演不允许有。不然,没戏了。

故事说柳下惠与女人相拥而坐,心绪宁静,品行高洁,没有任何想法。但,弱弱地问一句,女人会有想法吗?

女人也是人,为啥也没想法?

经过论证,得出结论:太冷,接近冻死的冷,不适合有想法。

我觉得另一个版本是说得过去的。

柳下惠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路边古庙暂避。一进门,见一裸体女子在里面拧湿衣服。柳下惠急忙退出,坐于古槐树之下,任暴雨浇湿自己的衣衫。

此“佳话”演化成柳下惠坐怀(槐)不乱。

急忙退出,是因为受过教育和心有志向。譬如唐僧。过女儿国的时候也不淡定。面对温香满玉、动情摇曳依然守身如玉的理由有四、:1、志在取经,不能半路夭折;2、身为出家人,不能坏了声名;3、享受贪欢,李世民不找你家后门去?4、仨徒弟加上白龙马在外面候着,不能让人家等的时间太长。

唐僧念经的时候应是汗珠子都下来了。假若,没有这四个条件,把唐僧换成猪八戒是啥结果?

后来,江西省吉安县有个派出所长的故事倒是觉得比较靠谱。明朝泰和县有个叫曹鼎的人,是一位掌管缉捕、监狱事务的小干部。一日,奉命外出办案,抓获一绝色女贼(又开始犯美颜相机的毛病了。连个女贼都是绝色的。可见,中国人对于美女的需求量有多大)。因天色已晚,便夜宿荒山野庙。夜间,女贼使出浑身解数,百般挑逗,色诱曹鼎,年轻的曹鼎几乎把持不住,便用纸条写下‘曹鼎不可’四字贴于墙警示自己。

女贼继续引诱,曹鼎忍耐不住,心想这荒郊野外谁人会知,于是撕下纸条扔入火中,准备干柴烈火一番。转念一想:不妥,这是因私欲费公法呀!

再贴。贴后又想,送到嘴边的秀色不食岂不浪费青春?随即又将纸条撕下。可这是明知故犯、天理难容的事啊!就继续写“曹鼎不可”贴于墙。这样反复十余次。终于挨过痛苦长夜,保住清白。

这个摧残的故事我们可想象,认为合情合理合人性,受了多年党的教育毕竟说得过去。但柳下惠的故事,细想起来似乎有悖人伦。

我曾将柳下惠作为学习目标,多年证实:太难了。遇到美女欣喜,看见丑女侧目,是人之常情。哪个男人可以坐怀不乱?

在去酒店的路上,助理打开了百度地图,导航里传来汤唯的声音,清澈当中有呢软,提醒红灯的时候不免用撒娇的声调调侃。我说为了安全着想你还是换个男声吧,司机师傅定得住神吗?

我听着也不舒服,有点心浮气躁。这恰好说明我被汤唯的声音诱惑了。我估计,看完文字有人就要到百度地图里去听汤唯的声音了。

可以坐怀不乱的男人只听说一个柳下惠,至今还有些怀疑。妻子曾经叮嘱,你为人师表,常在外面,可要坐怀不乱呀!

我说不行,只要坐怀就会乱。但我拒绝坐怀,不去接近,不去寻找坐怀,见到坐怀就远远躲开。因为我的远方有志向,心中有经典,家里有妻儿,头上有蓝天,我可以用责任和良知战胜“坐怀”,但我不能保证坐怀不乱。

孟子对于柳下惠也是有些微词的: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tǎn)裼(xī)裸裎(chéng)于我侧,尔焉能浼(měi)我哉?

故曰,就是柳下惠说。

袒(tǎn)裼(xī)裸裎(chéng):袒(tǎn)裼(xī),是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意思是脱衣露体,没有礼貌,不惧走光。

柳下惠说,你是你,我是我,虽然你是个美女,即使一丝不挂赤裸裸站在我身边,又怎么能迷惑沾染我呢?

浼(měi):是污染的意思。

孟子为何批评柳下惠这种态度呢?

我觉得有两个理由:

1、不相信柳下惠有这功夫;

2、让年轻人学坏。

有人只学习柳下惠身边有美女,而不去学习见到美女不动心。这不是误人子弟,让人误入歧途吗?

孟子曰: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意思是,所以他很随便的遵从与她站在一起而不会失去理智,即使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拉着他让他留下他也留下的原因,是因为他瞧不起那些人。

由由然:很随便的遵从别人。

偕:共同,在一起。

援:牵,拉,留。

援而止之而止:别人一邀请你留下就留下了,拉扯你坐下就坐下了,让你微信投票就勉为其难地投了。

不屑去已:认为在与不在我都不把你们放在眼里,与你们在一起也行,离开了也可。

这应该就是孟子不认同柳下惠的理由:不愿意,看不起,就拔腿走人算了。何必假装应酬,内心清高呢?

没点正事呀!

或许,柳下惠的观点是:我与这些乌合之众在一起根本就没觉得与他们在一起,走了之后随即风清云散,全然忘记。

你能不挂于心,别人也能不挂于心吗?况且,你真能不挂于心吗?

为人当谨慎,处世当虚心。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些活动还是不参加的好,有些人还是不交流的好,有些钱还是不赚的好,有些色还是不沾的好。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今天的原文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

柳下惠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tǎn)裼(xī)裸裎(chéng)于我侧,尔焉能浼(měi)我哉?

孟子曰: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中国家风》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