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业如西天取经:为什么非得是唐僧的速度,而不是孙悟空的速度?【云说家风·致良知篇】(第46篇·总第2415篇)

 微国学 2020-08-20

文/张建云

《致良知·说家风》开讲第46天。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也会吃得很快,为了节省时间,有时端一碗粥站在厨房里喝掉之后继续创作。当下便想,假若我的孩子在身边,或我的学生与我在一起,是否我依然会这样匆忙?

当然不是。那好,放下吃饭速度,把粥端到餐桌上,安心专注地吃。如同与孩子们在一起一样。

何为慎独?

就是独慎。一个人,无要求,无考核的时候要谨慎。谨慎到像有很多人看到,与很多人一起一样。

《大学》云: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意思是,无论何处都会有十只眼睛盯着你,十个手指头指着你,难道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这就叫“诚意”。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用别人评价,也无须时间证明,就是看独自一人,没有负担与约束,可以随便行走坐卧的情况下想什么。想升官出名,想金钱美色,想春风得意,想纵情享乐,基本可以断定与成功无缘。

应该想什么?

想什么都行,跟在公众讲话,公开讲课,与多人一起说得都一样就行。如若做不到,就需要修炼。一个人的想入非非就是私欲,就要祛除。

我是有私欲的,所以离成功尚远。比如偶尔还会浮现出对哪个人对不起我而怨怒。偶尔还会假设。比如我不走这条路,不留在天津,不过早娶妻生子,甚至与我很久以前的那个错失的情感一起生活会怎么样。

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人总喜欢在未得到和已失去当中走失当下的自己。一心后悔过去,又一心渴盼未来,唯独辜负了现在。

这样的思维特别像一场三个人的访谈节目,自己坐在中间,左边的人讲话就帮左边人敲锣,右边人讲话就助右边人敲鼓,一场节目下来发现自己没表达观点,都是在帮别人说了。

人被欲望带走与被警察带走差不多。被警察带走是因为违法犯罪,等待的是法律的审判,从而坐牢。被欲望带走是因为私欲纵横,等待的是良知的诘责,从而让心灵服刑。

家长的话题往往为孩子注入了私欲。有人与女儿说,长大就要嫁个有钱,有权的人。孩子小可能听不懂,或者当做玩笑一哄而过,但这一句话便为孩子注入了爱情价值观,长大后确实金钱、权力至上。还有人与孩子讲,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没饭吃,就没好工作,就让人看不起!

于是,这个孩子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饭,为了找份好工作,为了让人看得起。那么,待到吃上饭了,有了好工作,让人家看得起了也就不学习了。这都是志向模糊,家长糊涂。

我们如何与孩子叮嘱,到底为何而学呢?

1、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2、干一件有意义的事。

好了,具体修养到何处,事情多有意义,是孩子的事。教育很像西天取经,只要方向对了,必定可以得到。

小时候一直不理解,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直接到西天取经不就完了吗,干嘛还师徒几人慢悠悠、假惺惺、冒着生命危险做样子?

后来知道,取得真经一定是唐僧的速度,而不是孙悟空,也不是猪八戒、沙僧与白龙马的速度。因为唐僧代表着祛除私欲、意念真诚的本体。其他几个学生都各怀心事。取完经我还要回花果山、去高老庄、返流沙河、归向浩瀚的大海。所以取经就不会专心。凡不专心必定失误,必定失败。当然,很可能取回一份假经。

取经好比做作业。想着我得迅速做完,之后要玩游戏,看电视,打篮球,那么这个作业基本是马虎的,潦草的。

取经的路上与做作业的途中都会遇到私欲。私欲就是妖魔鬼怪,就是女儿国那杯迷醉的酒。若就范被擒,早就被妖怪蒸了,沾着酱油、芥末,加点醋吃了。

阳明先生说,用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私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

人的心就是天理。去掉私欲的心才是天理。才可以天清气朗,月满星稀,家人和悦,内心安然,轻快洒脱,欢声笑语。才可取回真经。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传习录·卷上·薛侃录·第5节》:

先生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

天津市青年家风研究院  院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