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记「两大脑桥腹侧综合征」,看完这篇收获满满!

 水瓶小辉强 2020-08-20



神经解剖,助力临床。


脑桥腹侧主要有两大综合征,分别为Millard-Gubler综合征和fovile综合征,今天通过病历学习,我们利用口诀轻松学会这两大综合征。

患者,男性,56岁,主因“突发复视、左侧口角偏斜流涎1天,右侧肢体无力伴麻木2天”入院。

查体:神清,言语欠清,左侧额纹变浅,右侧额纹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约3mm,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眼球不能外展,呈内收位,右眼球各向活动正常;左侧鼻唇沟略浅,示齿右偏,双侧面部针刺觉正常,伸舌居中,咽反射正常。左侧肌力V级,右侧肌力IV级,左侧肌张力适中,右侧肌张力高,左侧肢体痛温觉正常,右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左侧肢体深感觉正常,右侧肢体振动觉消失。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右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问题1:根据上诉病人症状,您如何定位?

表1 症状、体征与定位


综合定位—左侧脑桥(腹侧)。
问题2:根据上诉的定位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为脑桥腹侧综合征的一种。那么,该患者是Millard-Gubler综合征还是Foville综合征?
  • 答:说到这里,我们简单复习一下这两个综合征的来龙去脉。

Augustine Millard (1830–1915)在1855年首次报道了一例由于脑桥出血而出现一侧面瘫伴对侧肢体瘫痪的患者,Gubler 在1856年报道了类似的病历,因此后人将有类似表现的脑桥综合征称为Millard-Gubler综合征,也叫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该综合征主要累及面神经、展神经、锥体束、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表现为:

  • 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损害);

  • 对侧中枢性瘫痪(锥体束);

  •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受累),多见于小脑下前动脉、长旋支阻塞。

Foville在1858年报道了以共轭侧视障碍、面神经麻痹和对侧中枢性瘫痪为特点的病例,后人将有类似表现的脑桥综合征称为Foville综合征,也叫脑桥腹内侧综合征,该综合征主要累及面神经、展神经、锥体束、内侧纵束及脑桥侧视中枢等,主要表现为:

  • 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损害);

  • 对侧中枢性瘫痪(锥体束);

  • 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多见于脑桥旁正中动脉阻塞。

Foville

简单介绍两个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再结合患者完善头颅核磁,您心中有答案了吗?

问题3:根据上诉的体征和MRI表现,可确定该患者是Millard-Gubler综合征,那么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并区分这两个综合征呢?
  • 答:两句不太押韵的诗:展面锥感古博尔,展面锥看福威尔。

Millard-Gubler综合征——展面锥感古博尔。

表2 口诀记忆

Millard-Gubler综合征受累区域及血管示意

Foville综合征——展面锥看福威尔。

表3 口诀记忆

红色圆圈为foville综合征受损区。

如何在5秒钟记住“展面锥感古博尔,展面锥看福威尔”呢?

  • 脑桥有4个脑神经,5678,所以展(6)面(7)可定位于脑桥;

  • 锥体束在脑桥段在腹侧走行,可以定位脑桥腹侧;

  • 感指感觉,包括深浅感觉,感又可谐音干,古惑仔(古博尔)喜欢干(感);看,指看瘫痪肢体,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为福威尔综合征的核心体征之一,展面锥(都爱)看福威尔(这个贵公子),当然了,历史上的Foville 确实是个大帅哥(图Foville)。



通过今天的教学病历和土话版口诀,现在您可以分清并记住这两个综合征了吗?

如果觉得有收获,请点“在看”和“赞”哦~

参考文献:

[1].Onbas Omer., Kantarci Mecit., Alper Fatih., Karaca Leyla., Okur Adnan.(2005). Millard-Gubler syndrome: MR findings. Neuroradiology, 47(1), 35-7. doi:10.1007/s00234-004-1312-1

[2].Li Xuan-Ting., Yuan Jun-Liang., Hu Wen-Li.(2019). 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 manifesting as Millard-Gubler syndrome in a young ischemic stroke patient: A case report. World J Clin Cases, 7(1), 73-78. doi:10.12998/wjcc.v7.i1.73

[3].Raghachaitanya. (2020). Millard Gubler Syndrome.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4].Matlis A., Kleinman Y., Korn-Lubetzki I.(1994). Millard-Gubler syndrome. AJNR Am J Neuroradiol, 15(1), 179-81.

[5].A Matlis, Y Kleinman, & I KornLubetzki. (1994). Millard-gubler syndrome. 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15(1), 179-81.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EV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