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月娥作品 | 向死而生的梵高

 梅雨墨香 2020-08-20

作者简介:刘月娥,笔名一小茗,祖籍湖南益阳,现居长沙,湖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理论委员会成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当代文坛》《湖南社会科学》《湖湘文化》等期刊发表作品。


亚里斯多德说:“没有一个杰出的灵魂不是疯狂的混合体”。近日,读《渴望生活-梵高的艺术生涯》这本传记,小心脏也一直被紧紧地揪住,或许是因为作家充满艺术灵性的文字触动了灵魂的深处,抑或是梵高特立独行的思想与言行宣告了苦难与疯狂所孕育的胚胎,终将获得永恒的生命,这一历程太过漫长吧!这位19世纪杰出的后期印象主义流派画家,他的一生都与饥饿、困苦相伴,在他人的误解、谩骂中疯狂作画,在生命艺术达到巅峰时期中猝然结束了他灿烂而短暂的一生。

也许我们对于梵高名字的记忆,仅仅源于他的油画作品《向日葵》,殊不知他一生创造了数千幅作品,从简笔素描到自然、人物的写真,再到一系列油画作品的诞生,一步一步迈向艺术的巅峰。他的前期画作色调较为灰暗,而后期受19世界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其色调逐渐鲜艳、浓烈,更多的融入了他对生活与自然的强烈的情感。艺术是心灵的产物,梵高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原生态的自然与生活的再现,而是他的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的高度契合的产物,是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化。

 浸透着阳光与色彩的《向日葵》油画,是要唤醒世界对五光十色的大自然的认识,当我们在画前凝神屏气的瞬间,似乎能感受到画家对生活与情感的热切的期盼与强烈的渴望。《向日葵》画是梵高为迎接他的好友、知己——高更(后期印象派画家)而画的,但是并没有得到好友的认可,而是冷冷的批评,这对于梵高打击很大,但并不影响他对高更的感情。两个天才画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他们整日整夜的争辩、探讨、画画,以苦艾酒、烟草、黑咖啡果腹,在艺术的殿堂中纵横驰骋。我们知道,在19世纪末叶的法国艺坛上,有一群像梵高、高更一样崇尚理想,高举个性自由的旗帜的艺术家,搅动着19世纪的欧洲板块下奔突不息的熔浆,向着19世纪的艺术之空激情喷薄,用一幅幅杰出的艺术品装点了那个盛世的星空。

后期印象主义流派的画家们常常汇聚一起展开激烈的探讨、争辩,甚至不惜以打斗的方式捍卫各自的艺术理念,用生命之汗血浇灌严肃而崇高的理想与信念之花。他们深知,艺术灵感大多时候是在极度紧张与兴奋中突然降临,他们不惜生命之泉的过早耗竭,以苦艾酒、烟草、黑咖啡作为艺术灵感的催生剂,在极度的亢奋中迎来艺术的巅峰,同时也在死神的甜美拥抱中走向永生。正如梵高与高更之间彼此吸引而又相互排斥,他们的本体生命与艺术生命也莫不如此,在高度的紧张与兴奋中收获杰出的艺术作品,也在高度紧张与兴奋中逐渐失去了本体生命,向着超我的境界升华。

梵高说,“不做自然的奴隶,要做自然的主人。”他一直坚定地按照自己意愿走上一条独特的艺术创新之路,成为自然的真正的主人。他的画是他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不是纯粹、静止的自然景观。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意愿的情感画作时刻让你感受画家内心世界。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无声的画,向我们传递着艺术家的情感与追求。


梵高为了追寻艺术的真谛,曾到煤矿区当过一段时间的牧师,他尽可能帮助那些终日佝偻着身子的挖煤的矿工,与他们融为一体,他省吃俭用,甚至忍受饥寒之苦去救济穷苦的工人。煤矿塌陷与瓦斯爆炸的现场的残酷与血腥,曾使他深陷痛苦中,从他的矿工的素描画,我们能读出了这颗善良的心灵承受了怎样的沉重的打击、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由于梵高过度地投入牧师工作,被称为不称职的牧师,几个月后便被解雇。梵高的为了在阳光明艳的地方作画,他独自来到烈焰与狂风肆意的非洲,在盛行癫痫的阿尔地区,他像一架机器一样疯狂地画画,任凭西北风抽打他、深沉的夜空窒息他,向日葵把他的想象力鞭达到了爆炸点,当他的亢奋状态一发起来,食欲便消失。他一口气绘制了三十七幅作品。“撕碎他的活力的痉挛性的图画使他留出了一年的鲜血。他计较得不是地球上逗留的时间的长短,而是一生中天天在做什么。对他来说,时间是以留出的图画来计算的,而不是以日历跳动的叶数来计算的。” 他的勤奋的汗水与天才般的灵感使他爆发出惊人创作力,一系列名画如《向日葵》、《红色的葡萄园》、《普罗斯旺的果园》、《星空》、《麦田上的鸦群》点亮了世纪的天空。

由于极度劳累,紧张亢奋而出现幻觉,他终于在阿尔人的辱骂与作弄中倒下。长久以来,体力的透支与精神的痛苦困扰着他,每三个月发作一次的癫痫,严重摧毁他的身体,而狂热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如烈火焚烧者他的心,使他心力交瘁。医生多次劝解他停止画画,因为亢奋是癫痫病的诱因。但痴迷艺术的梵高只要稍微恢复正常,就会使自己进入兴奋,紧张,激动,高度敏感,神经受到极度刺激中,只为了要取得主宰他的阿尔油画的高度黄色调。他知道,只要他允许自己进入那种状态,他就能够画出精彩的画。

梵高选择一条通向永恒的艺术天堂之路。他以肉体一点一点的毁灭来获取灵魂一次又一次的升腾。高更的离开、弟弟的结婚,濒临崩溃的梵高曾经割掉自己的左耳。随之而来,弟弟失业,再也无法给梵高提供高昂的颜料费和生活费,这无疑是致命一击。精神崩溃的梵高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时刻,再也创作不出更好的作品,他选择在麦田开枪自杀,结束自己一生。

梵高一生孤独、凄楚,高傲而又高贵地活着自己世界里。他忍受了这个“文明世界”所给予他的种种折磨和苦难,遵循内心的感受来作画,他的画融入自身或他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与人生感悟,创作风格与理念迥异于传统。他找到了表现自我、表现真实世界的独特视角,因而他的艺术作品远比其他印象主义的作品更为深刻、更为感人。

生前,他的画无人赏识;死后,他的画,百万难求;生前,他遭人唾弃;死后,他终为后世所解读。他是不入主流的艺术家,却在与传统艺术的交错与对峙中,开辟出另一片新奇的世界,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


办刊理念:高品位  大格局  上档次  推原创  出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