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陈辰作品 | 我的凉山情结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木沐读书


个人简介:陈辰,原名陈小燚,二月文学社会员,在《西南铁道报》《人民铁道报》《凉山日报》《路魂》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大家都说说”,“长江诗歌”等平台推送,部分作品上纸刊。


小时候做过很多梦,但是绝没有想到凉山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会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卫星发射基地西昌这个名字,觉得遥不可及,陌生又憧憬,或许那个时候,已经有一个浅浅的梦在心里种下,冥冥之中我和这个城市那片大凉山的土地会结下不解之缘吧。

第一次涉足大凉山的土地,还是在七岁的时候。父亲是一名铁路职工,在成昆线上大凉山的地域工作了整整一辈子直到退休。当教师的母亲一到暑假便带着我们姐妹三个探亲,于是第一次出远门的我便走进了大凉山。雄伟的成昆线,像一条苍龙匍匐在凉山之上,穿越高山翻过峡谷,在黑暗与光明之间穿梭,每一次的前行都是一场生命之旅的感悟。每一次经过,那些从前的旧时光似乎就在头顶,播放着一点一滴的画面,演示着成长的足迹。峨边,甘洛,柏村,越西,西昌的天空都曾见证了我的童年我的快乐,那些高远的山,青葱的树,碧绿的水,带着凉山的雄伟和苍凉一笔笔刻画在心上。

西昌邛海是我第一次看见的海,我心里愿意她就是一片海,一片不张狂不做作的海,一片宁静又温和的海。第一次的相见,我还穿着碎花布的的确良衬衣,邛海在庐山的守护下简单朴素,水幽兰树翠绿,就像还在青春和羞涩的年纪,不用妆饰便清新脱俗,不懂表白我已是傻傻的爱上她了。也是那一年,在西昌市中心见到了刘伯承和小叶丹代表的彝海结盟的塑像,听爸爸讲了那段传奇故事,于是对这个高山下生长的城市喜爱里又多了一分敬畏。

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指引,随着母亲的工作调动,高一到西昌入学,我的身份证上清晰的表明我已是凉山的一员了。乡村小镇城市的变化在我的成长岁月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已不是从前的青涩,各色的靓丽风景穿插在凉山的各个角落,如明珠坠落于山间大地,满目皆是柔情。就说邛海吧,从前是隽秀的,只一潭清水,似乎带一点寂寞和孤独,当湿地的渐渐绵延,芦苇摇曳,海鸥翻飞,白鹭栖息,轻舟划过,便多了许多妩媚,风情万种起来。在冬日的阳光下,湿地公园的大德食府简单一餐,芦苇边上小桥流水闲散信步,环海路上骑车打望相看过往,生活就是如此美好和满足了。至今还怀念那个夏日的深夜,一群人在青龙寺脚下的海湾,喝着啤酒脚泡着海水,听着海风讲着心事,世界安宁周遭平静,时间静止青春奢侈。不知道那个放在瓶里的愿望飘向了哪里,又放在了哪个心上……

雅西高速的贯通就像一个神话打造了原始森林,在山巅和水岸谱写了一路风景,无数次走过无数次感动,每一次的仰望都是一种敬仰,穿越十公里的泥巴山隧道,完成一次全新的生命之旅,感受原始森林的角落那惊心动魄的回归,就像穿越高原之上的圣洁。

蓝天白云和美食的诱惑让无数外地人心怀向往,因为纯净,蓝色,自然,阳光,火热……这座凉山怀抱里的城市生生不息。

民以食为天,说起吃,总是滔滔不绝的,凉山的美食是融合了民族大气豪爽和热情耿直,还未开口便有分泌唾液的迹象了,不管是彝族的还是汉族的,美味都一发不可收拾。烧烤是一年四季的主题,烤法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口味不断更换,夏天就着冰啤或是扎啤可以从下班坐到深夜,朋友来了也是必不可少的招待方式,冬天里围着一团火,再来上一锅煮啤,佐着三五好友的闲谈,温暖至极。

果蔬在一年四季里轮番登场有模有样,春有草莓樱桃枇杷,夏有桃李葡萄西瓜,秋冬有芒果苹果石榴,阳光的充足给了它们特别的糖份,西昌之旅又是水果之行,为此铁路列车还专门冠名了攀西阳光之旅,米易阳光之旅等等,盛名远播可见一斑。尔舞山的菌子,彝家的土豆酸菜坨坨肉,烤乳猪,就连盛放菜品的器具都在视觉里成为一道盛宴,不可胜数。

看惯了风景,就熟了饮食,我想牵绊一个人的心的不止是这些,更让人割舍不掉的是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深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凉山的博大养育了凉山儿女的豪情。彝族是凉山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彝人不论男女,大都有着硬朗的轮廓,男人多一份坚毅,女人添了些柔美,汉族通常是温和的,刚与柔总是并济,从彝汉结盟那一天,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经在一个大家庭里相濡以沫了。也许很早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少数民族不太容易相处,只有经历过感受过你才能感知另一个民族的淳朴和豪迈大气。

几年前的一个周末,坐火车从成都返回西昌,清晨的卧铺车厢传来轻声的哼唱,我对面上铺的一个彝族小伙对着窗外愉快的小调,虽然好听我却觉得惊扰了旁人,无意间皱了皱眉,小伙子的歌声戛然而止,随后下铺坐到了边凳上继续欣赏风景。火车到达西昌,我从中铺下来寻找放在下铺下面的鞋子,没想到小伙子不假思索的用手帮我提出来,放到我方便穿上的位置,那一刻无处话语,谢谢二字不足以表达一个陌生人的触动和感动。小伙子没有应声,随着人流下车了,留下我内心的波澜一直翻滚。

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很多是彝族的汉子和美女,彼此之间早没有民族之分,生活习惯和习俗保留了本身特有的传统之外,文化交流友情传递已是自然。火把广场的火图腾四季都在上演,火把节的狂欢享誉到国际,彝家风味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浸透着凉山风骨,辛勤的凉山人在这片土地载歌载舞,凉山雄鹰的翅膀飞翔得越高越远。

因为工作调动不得不离开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凉山,却总是在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张面孔,一次晓梦里怀想那片土地。蓝天白云海风明丽,螺髻清幽温泉沐浴,月夜清凉流光四溢,每一年都抽出一些时间回去看看,总也看不够想不完,也许一颗心早在那里种下,开了花,结了思念的种子,等待再一次发芽。


办刊理念:高品位  大格局  上档次  推原创  出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