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时培余作品 | 萝卜上市了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皖西盛产青萝卜和胡萝卜,今天单说青萝卜。青萝卜,我们这叫它辣萝卜,盖因其有辛辣的味道之故。霜降过后,萝卜上了市,菜摊子上多了一道时令菜蔬。在这秋冬季节,秋燥渐浓,寒气日盛,正宜吃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萝卜这一上市呀,家家餐桌上菜式花色就又添了一笔。

我们家乡还有句俗语:“萝卜上了市,郎中关了门”,可见萝卜不仅是管人饥饱的食物,还兼顾了疗治疾病的功效,难怪祖祖辈辈都喜爱萝卜。爱萝卜的易种植,不挑三拣四,爱萝卜的价格便宜。

今天单表一表萝卜的吃法,在吃之前先说道说道挑选的学问。常言道:人不可貌相。选萝卜却得看外观。一看表皮,表皮光滑者,肉质会比较细腻。二掂重量,沉甸甸的,一口咬下去水生生的;否则糠心的,没法吃。三看断口,断口处若有许多小洞洞,说明这萝卜开始空心了,不好吃;断口处光滑,则可断定这萝卜新鲜。

萝卜可生啖、糖水萝卜、凉拌、炒菜、煲汤、萝卜干、萝卜丝、制泡菜,吃法种种不一而足。生吃萝卜,要挑选青头多白头少、而且青白分明的,剥开皮,咬一口脆生生,水灵灵的,细嚼之辣味将尽甜味突增,口齿爽润。回忆幼时,奶奶常说萝卜是“顺气丸”,吃了萝卜上下通气心情舒畅。可是每每我吃了萝卜就响屁连天,大人听了却说这孩子气顺得很!小学时代,大门口有卖零食的,其间林家大妈的糖水萝卜片味道极佳。她切萝卜斜着切,一片萝卜上夹带着少许的白头,薄薄的一片,浸在搪瓷盆内,温润如翡翠,只叫你看的口水直流。递上两分钱硬币,便可以享受美味了。她用筷子夹出来,我们直接上手捧着,咬一口走几步,再咬一口就进了学校大门,甜味在嘴唇上,还伸长舌头舔上一舔。

放了学回到家,中午还是吃萝卜。那些年时兴蛋白肉烧萝卜,蛋白肉其实就是大豆做成的长条,长长的挂在厨房的廊下,要吃的时候撕下一截来水里泡一泡,可以配多种蔬菜下锅。猪肉烧萝卜,那可是来客人或是家里遇到诸如修缮房子这类的大事件才难得吃上一顿。一直很纳闷,奶奶为何要将萝卜切成小小的三角形,用筷子夹菜很不方便,一筷子只能夹住萝卜皮,瞧瞧菜盆里也分不清肉块和萝卜块了。反正就是萝卜也比蛋白肉烧萝卜好吃许多,单是菜汤泡锅巴就是极品美味。

没有肉,大人会变着法做萝卜菜,萝卜丝拌千张可以算得上经久不衰的菜肴了。生萝卜切成细丝,千张也切成细丝,撒上自家炒芝麻,轻轻一拌,那叫一个香啊!浇上一点辣椒酱,味道更绝。下饭、就酒均可,看见爷爷抿一口酒,咂摸咂摸嘴,想那透明液体定很好喝,要不然爷爷怎会那般陶醉?饭吃罢,拣大锅锅巴焦黄的铲一块,夹上萝卜丝,你就一边美去吧。

说萝卜能抵半年荒,可不带半点虚夸的。地里撒下麦种,再清一下墒沟,这一年的农活基本告罄,余下的时日只忙怎么把肚子吃饱。家家户户忙着腌制萝卜,切成条状,白日下晒蔫了水分变少,再接连着晒几个大太阳,萝卜干成了。绳子穿了挂廊下,一串一串的,不易腐坏好保存。吃之前清水里泡上半日,加上盐巴、辣椒面、酱油等佐料,乃早餐必备的小菜。也有选细小的萝卜头和尖辣椒、蒜瓣、韭菜一起盐水里泡,开坛即可食用。腌萝卜和咸菜各占据农家早餐桌上半壁江山。

从秋到冬,天气转凉,萝卜着实给了农家良多温暖。冬日闲,可以慢调斯文地吃锅子,高脚的柴火炉子上面架着黑黢黢的锅子,一家人围坐,烟熏火燎,可谓是地道的烟火人间!锅里油珠子起伏,里面照例少不了萝卜丝……“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岁月真是雕琢的行家,那个围着炉火对着老翁的孩童如今已两鬓微霜矣!

思绪缥缈,手里萝卜青的部分吃完,没注意咬了一口白头。“好辣”!经这一辣,旋即清醒了过来。妻递过一把花生,我们相视而笑,“花生就萝卜,越吃越调活”,这是几十年前大人们的口头禅,如今的日子可不是越来越“调活”了吗?


作者简介:时培余,安徽六安人,爱好文学,闲暇时光好读书,也爱写一写心中所感。有作品散刊于《诗歌月刊》《诗意人生》《未名文艺》《东方散文》《六安诗联》《大别山诗刊》《白天鹅诗刊》《凤凰湖》诗刊《雪魂》诗刊等。《家乡》杂志签约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