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谢士萍作品 | 秦淮河里流淌的小花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朋友相邀去南京一游,最先想到的就是去秦淮河。我只知道那是一条古老的河流,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小时候读过杜牧的名诗“烟笼寒水月笼沙,船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大概说的是南朝陈后主的事吧。那时候就知道了秦淮河。后来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知道了许多关于那古老河流的河房,清隽小船的躺椅,在秦淮河里小舟徜徉,谈天望远。向往着看水的涟漪,谈论着这河上发生的旧事。历史的厚重,无数的人物,演绎着多少故事。

当我真正来到这六朝古都的时候,尽管多年来总是匆匆路过,尽管从来就没有在这里停留过,最先想到的还是这十里秦淮。曾经的纸醉金迷,曾经的笙箫管弦,夜色下的桨声灯影。其实眼下的粉堂楼舍也许比旧时的更加鳞次栉比,入夜以后的霓虹早就胜过那昔日的灯影,那秦淮河里倒映的桥、楼、船、人都远远胜过了六朝的繁华。摇曳的灯光在桨声里散开,流光溢彩,化作了珠玉,与水交织在一起。你会在岸边倚栏出神,奇怪这水光交错,动人心魄。不知道那媚香楼是不是李香君那个时代的旧楼,幻想着那美人探身而出的倩影。那血溅的桃花,殷殷的红色是否依然混在那流波碎影之中?那河房楼道里曾经悠悠扬起的笙箫,河里飘荡的是否还有柳如是那得气的桃花瓣?那华丽的小舟是否还有董小宛的指痕?那河里晃动的是不是她明媚的笑靥?还有那让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艳”的陈圆圆,婉转的歌声还在水中打旋?还有寇白门,顾横波、卞玉京、马香兰,她们各有各的故事,像一朵朵小花漂浮在秦淮河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我喜欢秦淮河,它流淌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日子里,每天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人都让人唏嘘,令人感叹。

名动一时的柳如是便是叩动我心弦的一位奇女子。她聪慧好学,因家贫而沦落风尘。最终嫁给了晚明大才子,东林领袖钱谦益,成了他的侧室。秦淮河畔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抑制不了柳如是的爱国心。她写下了《湖上草》、《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诗集。在绛云楼里的酬唱给世间留下了很多名篇。在认识钱谦益之前柳如是还有好几段爱情,特别是陈子龙。陈子龙是在抗清战斗中牺牲的,也是柳如是的真爱。钱谦益其实真不值得她爱,是个没有志气的酸儒。清兵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和她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可见钱谦益这个人的气节。说是清流,临了却剪了辫子。柳如是始终把他往反清复明的路上引,可谓煞费苦心。而钱谦益却反反复复,最终入了《贰臣传》,还被乾隆皇帝讥笑。晚节不保,德才不配,成了他一生的耻辱。而钱谦益投降以后,应清朝的要求去北京当官。在那个“出嫁从夫”的年代,柳如是毅然选择了跟丈夫相反的道路,独自留在了南京。我曾在虞山看到过柳如是的墓,奇怪的是柳墓与钱墓相距百米,却未能葬在一处。据说钱死之后,钱氏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死得非常悲惨。柳的名分未能让其与钱葬于一处,墓碑上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她的身份。还有传说柳如是下葬时棺材是用绳子吊在木桩上,悬挂而不直接接触泥土,以显示与满清势不两立。这一点已经无从考证,柳墓曾经被盗两次,唯有那草草垒就的一抔黄土和残碑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她凄美的人生和令人墮泪的故事。

秦淮河让人想到的太多,河里流淌的历史让人唏嘘。柳如是不过是那河中流淌着的一朵小花与泡沫。

比起柳如是来,人们对李香君的纪念要多得多。秦淮河畔至少还有媚香楼,后人还可以在这河房领略她的风采。谈论孔尚任的《桃花扇》,那带血的桃花,风流公子侯朝宗。

还有陈圆圆和吴三桂的故事,田琬如何在秦淮河选到陈圆圆,又如何据为己有,又如何宴请吴三桂,吴陈二人一见钟情,陈又如何被李自成手下掳去,吴三桂又如何怒发冲冠引清兵入关,如何夺回了陈圆圆。我还想起昆明的荷花池,那矗立池中的陈圆圆的汉白玉雕像。近年来说的活灵活现的故事是吴三桂后人居住的村庄,以及陈圆圆没有跳入荷花池自尽的传闻。秦淮河会载着这些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一如你看到那河中漂浮的一朵朵小花。

董小宛则是流淌在秦淮河里的又一朵小花。父亲的突然病亡和董家绣庄的败落,使原本生活优渥的董小宛流落到秦楼楚馆,章台烟柳之地。她坚守着卖艺不卖身的底线,苦苦打发着岁月。她遇到了钟情的冒辟疆,随他来到了冒家的水绘园,虽然是小妾,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是命运多舛,在尽心尽力服侍生病的冒辟疆后,年仅二十八岁的董小宛就香消玉殒了。留下的只是故事,化作了相思,化作了漂浮的碎花,流淌在秦淮河的故事里。

如今,古老的秦淮河依旧在流淌。六朝古都的南京正焕发出新时代的异彩,女子的命运再也不像历史中的人物那样。中华女儿正洋溢着幸福,和男人一样快乐地工作。秦淮河会变得更加美丽。

短短的南京之行,我虽然未能尽兴,但秦淮河畔的悠悠思古之情却让我有无尽的怀念。利涉桥,桃叶渡,长干里,还有这载满历史风情的秦淮河。在我眼前浮现的秦淮八艳的故事,像流星一样闪过,像繁花一样开过,但留下的痕迹,却在心头涌动,经久不散。


作者简介:谢士萍,笔名不忘初心,安徽淮南人,从事舞蹈培训工作。喜爱文学,文静典雅的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