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尹乾作品 | 石狗不老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那一年,当我迎面步向陕西临潼兵马俑一号坑时,我的心跳跟第一回站到黄河壶口瀑布前一样的乱了节拍。那恢弘磅礴发出的气场,瞬间把我掼到即将开战的古战场:旌旗猎猎,刀枪森森,双方都在整装待发,迎接金鼓咚咚后排山倒海的厮杀卷起的血雨腥风。  

那帧帧面影可能是谁的纪念?造物者心中的萦念当是作品之魂。如今魂兮何方?北方兵马俑见证的是干戈四起,生灵涂炭。南方石狗群诠释的是炊烟袅袅,安居乐业。我想起家乡的石狗来了。同样是雕塑,石狗比兵马俑更千姿百态,更接地气,更富有个性。  

村里的土地公庙是用几块青石砌成的,约有半米高,立于一个长宽约2米、高约1米的石台上。庙旁蹲坐一尊小石狗,凝视着前方的一口风水塘与村里的主干道。傍晚时分,吃完晚饭的人陆陆续续坐到石台上侃大山。不时有人伸手摩挲一下小石狗头部,仿佛是自家养的小狗狗,小石狗比任何一只狗得到的爱抚都要多。石台被屁股摩擦得光滑的同时小石狗的头也被人们抚摸得光亮。在我的家乡,土地公被视为大众保护神,有敬无畏,定时致祭之外,更喜欢在他身边谈天说地,看上去甚至有点有恃无恐味道。守着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土地公,石狗享受如此待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记得去邻村上小学时,经过的路旁有几棵连体榕遮天蔽日,树下有小土地庙与小石狗,周围砌着石凳,除了刮风下雨都有村民在树荫下闲聊,在口头上演绎着世态人情。石狗无言,得以谛听许多,它悄悄把乡村记忆锁进它的沉默里,等待着有缘人来解读。

有一段时光我租居在雷城下沟巷。租房所在的小巷不过二十来米长,尽头蹲着一尊石狗,瞪着铜铃般的大眼望着巷口。白天里我忽略它的存在。每当夜归,拐进黑乎乎的小巷那一刻,心就忐忑起来,生怕碰上传说中隐身在黑暗中打针的瘾君子,那时此类传说广为流行,而且也被证明并非空穴来风。我睁大眼睛直视前方,隐约中感觉到有一束友善的眼光射了过来,条件反射地想起蹲在那里的石狗,就像在陌路遇见熟人心里陡然涌现一股热乎劲,原始图腾的力量也是这样的么?我只知道现实中的狗只是对陌生人发凶,如果你在那里待久了,它就会接纳你,摇尾示以友好。每一尊石狗都是一只狗的化身,它一样会念旧,我愿意这样遐想。在石狗的守望里,我读到了关爱。我不是孤独的,我心里说,我的脚步因这一意念的产生不再粘滞。有月光的晚上,还可以望见它沉静的脸,威严的意象似乎隐藏着无穷的爆发力,它守护过多少宁静的时光?  

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我常常从府前巷经过。元明清时期,这条巷无比肃穆威严,就因为此巷边上一字儿坐落着雷州府署、雷州府学宫、海康县学宫,如今肃穆威严已被风吹雨打去,挤拥着学校与民居,经常人声鼎沸的。每当走上这条巷道,我的眼光就很不安分,总想在周边找出历史的蛛丝马迹。最后还是路边的一堵砖墙引起我的关注。那堵墙上的砖长短厚薄横竖颜色不一,应该是利用残砖混砌的,还有可能夹杂着府署的砖吗?砖缝间摇曳着不知名的草本植物,盎然着岁月的沧桑。然而,令我吃惊的是如此混搭的墙体上居然嵌着一尊大石狗与一面泰山石。石狗只看得到正面,方脸,平视,眼珠凸出,眼窝深陷,鼻子出奇的大,咧嘴,颈系铃铛,挺胸,两腿如立柱,脚趾紧抓,浑身散发着一种力量与威风,有着狮子的雄浑。旁边的泰山石中间刻着“泰山石”三个正气凛然的大字,底里还有无数小字在诠释着什么。后来了解到那石狗原是雷州府署的石狗,不由感叹唏嘘,当年的它踞守府署大门,何等的威风,如今竟沦落到被嵌入残墙的地步,甚至不时有人把石灰水泼洒在它身上,它被视为辟邪的载体。它曾经经历过什么?它正在修行着什么? 

每回从雷城镇中西街向北拐入大新街,那是一条北高南低的古街,一抬头就望见高高在上的北门大石狗,它端坐在大新街最高点,自身连基座大约有3米高。在它的视野里,我慢慢从低处走向它,居然涨起一种朝圣般的感觉。历史上它是雷城最大的石狗,是雷城北门的标志物,后来遭到破坏,再后来重建,如今香火依然旺盛。那环眼、獠牙、坚挺的雄性生殖器,都在张扬着一种阳刚力量。有时候还可以见到有人在双手合十虔诚磕拜,求平安?求子嗣?求财运?人,常常把欲望寄托到神与别人身上,却往往忽略了自身,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呐喊依然未能把“人”唤醒。人跪下的时候,神就诞生了。这可是它竭忠尽智守望千年孤独后的心愿之得?  

曾经踯躅在一座千年古村里,望着一座座雕梁画栋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豪宅,看着那荒草在院子里蔓延着离离的苍凉,于是眼光很伤感地选择逃逸,追寻不变的天空,就在眼光攀援斑驳围墙的时候,我发现了立于墙头的那尊小石狗,五官是那样的精致,圆滚滚的眼珠依然盯梢着前方,它在守卫着什么?在期待着什么?日益颓废的庭院,寂寞徘徊的风,难道还没有改变它的初心?  

对于石狗的由来,一念及此我的脑海就闪现这样的画面:在茂密的森林里,树皮蔽体的雷州先民带着猎狗不屈不挠地搜寻着猎物,突然猎狗像一道闪电扑了上去,一声惨叫,猎人的弓箭应声而发,一只猛虎重重摔在地上,猎狗的喉管被咬断,汩汩流着血,猎人跪在猎狗面前放声大哭。他念念不忘猎狗的忠肝义胆,于是用石头砸出狗的模样,置放在门口…… 

沿着石狗凝望的眼光,走进历史的深处:在这多雷的土地上,闪电淬砺着它的眼光,它的眼光鹰一样犀利,洞穿黑天暗地,威慑着罪恶;雷声钢化它的声音,它的声音张扬着鼓的威武、锣的刚强,壮大正义的声威,安全和谐在狗的卫护下炊烟袅袅;在这蛮荒的红土地上,狗足迹如犁,犁开蛮荒的胸膛,犁出稻浪滔天,祥和升平从此成为红土地上一支永不落的歌。狗,被推崇被膜拜是自然而然的。狗崇拜,体现了雷州人感恩知报的情怀,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漫步城郊,我偶遇一家石狗雕塑厂。走进弥漫的尘烟,看见一位戴口罩的老人专心致志地雕塑着石狗,左手执凿,右手持锤,锤起凿落,石片迸裂,狗模狗样逐渐清晰。他歇息的时候我跟他聊了一会。他干这活儿半个多世纪了,他儿子现在开了这家雕塑厂,用机器雕塑石狗,不过他自己还是喜欢手工雕塑,他说这样感觉得到每尊石狗都是自己创造的,带劲,客人也更喜欢手工打造的,只是年老体衰满足不了客人的要求。他感慨现在会手工打造石狗的年轻人太少了,他担心石狗模式化生产会有损于石狗的魅力。他说祖先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不管怎么说都不能丢,丢了就是不孝子孙。我表示赞同。他又说,好在现在石狗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有传承人传播石狗雕塑工艺,他自己就是传承人之一。望着他积雪的头顶,我明白他的忧虑是有来由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的选择更多时候是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而文化的潜在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这也是现代人的悲哀。

其实,珍爱石狗文化的人还是有的。有一个本土画家,他致力于画石狗,出版了石狗画集,还举办了石狗画展。那些石狗经艺术再现后更有韵味,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品石狗因此越来越为人们喜爱。据说他的原籍是外地的,偶然的一次机会邂逅石狗,为石狗不拘一格的造型与粗犷所震撼与折服,从此改变作画方向,专门画石狗。独辟蹊径与满腔热爱给他带来盛誉的同时,也使得土生土长的石狗一次又一次惊艳世人。本土艺术家们纷纷用石狗来点缀自己的书斋或者工作室,使得空间线条多了刚性,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石狗本身就是接地气的艺术品,是一位位不知名的民间艺术家怀着虔诚从顽石中雕琢出他们心中理想的石狗,其个性就是其艺术价值所在,只是草根的东西一直被所谓的雅眼低看罢了。  
石狗声名鹊起也使得石狗渐渐进入收藏家的视野。有一回同朋友造访一位低调的年轻收藏家。他语出惊人,说他自己收藏的石狗数量不亚于博物馆。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回一个青年问他收购石狗不?他随口说了一句,有多少收多少。那青年竟然拉来一拖拉机石狗。他一时间凑不足钱也腾不出地方接收,但又不愿意错过收藏的好机会,于是厚着脸皮跟亲戚朋友借钱借地方,最终还是把那车石狗收藏了下来。他认为,随着古石狗的不断流失,古石狗的收藏价值将逐步显现,作为一个雷州人,能够收藏家乡的石狗也是一种福气。我为他的卓见独行感动,石狗在他们手里至少没有明珠暗投的缺憾,还可以通过鉴赏交流增加有识之士对石狗文化的理解,也算是一桩功德。

班上学生小李喜欢上了石狗,四处搜集石狗资料,走访石狗专家,实地考察石狗实物,写成一篇《从民间美术工艺解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石狗为例>的保护与传承》的小论文,要求我给他修改润色。感动于他对家乡文化的痴迷,我欣然走进他的石狗世界,发现在年青一代的眼里,石狗是独具魅力的,是值得保护珍惜的,尤其是他提出的保护设想很有见地。他的习作参加第25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荣获项目一等奖。我看到了石狗文化的曙光。  

现在,外地人到雷州都慕名去看石狗馆。坐进博物馆的石狗,与同伴们在一起追忆着风雨岁月飒爽英姿。人站起来时,神圣的光环消逝,大众的艺术诞生。从此,多少唯美的眼光,逡巡在石狗千姿百态的脸庞,捕捉灵感,揣摩匠心,体会刀工。然而,集体亮相的石狗群,板着不一样的脸,瞪着不一样的眼,咧着不一样的嘴,给他们视野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可想而知,他们的眼光在缭乱,思维在裂变,心理在惊乍,他们难以一颗平静的心去端详一尊石狗,他们心里只剩下一种面对图腾一样的虔诚。狗不是拉帮结派的动物,它是慎独的个体,对石狗的审视也应该还原其个体存在的场景,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它承载的民俗内涵,否则就会陷入无端揣测的泥淖中难以自拔,或者仅仅是把它视为一件艺术品。个人认为原生态保护石狗更能彰显石狗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一些民俗的东西进行保护都应作如是观。假如它是一棵树,可能它的根系比树干树枝树叶更重要。  

我更愿意去看野地里的石狗,在苍茫的时空中咀嚼香火的味道,静静盯着余晖中石狗孤单的背影出神,顺便放牧一下自己起茧的心灵。  

石狗不老,初心不老。


 作者简介:尹乾,笔名砾央,男,广东雷州人,湛江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