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有哪些偶然性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xuexi815 2020-08-20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已冰封20多年的中美关系,因两国2位年青人的偶然之举,引发了连锁外交反应,并最终“破冰”成功。

这两位年青人就是,时年30岁的庄则栋和年仅19岁的格伦·科恩。

1971年3至4月,第31届世兵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十年特殊时期”,再加上美国借世乒赛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受这此因素的影响,正在鼎盛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连续两届没有参加世兵赛。

当第31届世乒赛准备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时,日本乒协主席认为,没有中国队参加的世乒赛是不完美的。因此他利用各种机会,盛情邀请中国队参赛。

中国有关部门原本计划仍然不参加本届世乒赛,当不参赛的报告呈送到毛主席哪里,主席批阅同意参赛,中国队才得以参加本届世乒赛。

由于多年没有参加世乒乓赛,中国队的到来引起了日本众多媒体的关注。一天,美国队选手科恩独自乘车前往训练馆训练。训练完毕后,科恩准备乘车返回驻地,可一时找不到送他前来训练的车。就在这时,一辆挂有世兵赛组委会标志的客车缓缓驶来,科恩也没多想,便招手上了这辆车。

等上了车,科恩发现车上坐的是中国乒乓球队,由于语言不通,又加当时中美关系处于冰冻时期,而科恩一身美国“嬉皮士”装扮,让车上的人感到有些诧异。

就在科恩感到尴尬之时,在车的后排,有位年青人主动站了起来,并叫上翻译与科恩相互交流了起来。当科恩得知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世界乒坛大名鼎鼎的庄则栋时,心中十分高兴,尴尬之情一扫而光。

当客车驶到中国队下榻的酒店,临分手之时,庄则栋又拿出一件锦织作为礼物送给科恩。处于礼节,科恩下车送别庄则栋,被时刻关注中国队的日本媒体拍了个正着,第2天,日本各大媒体纷纷在头版报道了中美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的事情,引起了世界媒体对中美关系走向的各种揣测。

来而不往非礼也,科恩接受了庄则栋的礼物后,第2天经过精心挑选,准备了一件印有和平字样的体恤衫回赠给庄则栋,结果又被众多媒体抓拍到,一时间成了本届世乒赛的“号外头条”。

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队邀请加拿大、墨西哥等队访问中国,美国队主动找到中国队,希望也能被邀请访问中国。

面对美国队的询问,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不敢立即表态,于是将此事报到国内。外交部鉴于中美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同意美国队访华,周总理将外交部的意见,转呈毛主席审阅,主席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就在此时,历史性的一幕发生了。主席在睡觉前一直有看书、阅读文件的习惯,这天主席正好在看“大参考”。当他看到中美两国运动员,在名古屋世兵赛互换礼物,引起世界媒体广泛关注的消息后,主席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有利契机,于是主席当即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

由此,中国外交史上“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开始展开。通过“乒乓外交”,中美两国相互表达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为随后而来的尼克松总统访华铺平了道路。

庄则栋与科恩的这次偶然性相遇,彼此之间释放出的民间友好情谊,被富有大智慧的毛主席敏锐发现,中国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迎来了中美两国关系的“破冰之旅”。

而由庄则栋偶然所为引发的连锁反应,成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历史性事件。毛主席事后高兴的说道:“庄则栋不但球打的好,而且还富有外交头脑。”

时至今日,两位促成中美“乒乓外交”的当事人庄则栋与科恩,都已是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生前为中美关系改善所做出的贡献,值得历史永远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