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浏阳荷花发现一处战壕,长约30米、深约1.2米!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8-21

稿源:浏阳日报

2020-08-19 23:29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9日讯 据浏阳日报消息 新发现!浏阳荷花街道境内发现一处战壕遗址

  8月7日,荷花街道东环村苏家组,居民陈甲辉带着镰刀到了当地的炮台岭,清理树枝开展森防工作。此时,一条长约30米、深约1.2米的壕沟出现在他眼前。

  01

  意外发现

  村民巡山一条30米的长沟

  “当时上面覆盖着杂草和树枝,我用了大半天清理完后,才发现是一条长沟。”在陈甲辉的认知里,这座山岭是大家口耳相传的“炮台岭”,“但为啥叫这个名字我们都不知道。”看到长沟后,陈甲辉儿时的疑惑又涌上了心头,“难道这里以前真的有炮台?”

  8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炮台岭,尽管山岭海拔并不算高,但上山的道路十分陡峭,在距离山顶还有20米左右时,陈甲辉发现的长沟出现在眼前。

  记者走近长沟后发现,长沟的底部满是杂草和泥土,下到沟里,深度刚好达到腰间位置,目测深度约1.2米,长度约30米。

  长沟到底是什么?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时移世易,附近没人能准确回答。

  02

  村民讲述

  可能是一条战壕

  曾爆发过激烈战斗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陈甲辉四处寻求答案。在67岁的村民陈明初的讲述中,他隐约有了个答案。

  据陈明初介绍,这里以前确实有过炮台,还发生过数次战斗,战斗双方为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1930年,双方在炮台岭爆发了战争,那条长沟很可能就是一条战壕。

  而且这场战争还和陈明初家人有关——当时为红军引路,最终一夜间攻克炮台岭的,正是陈明初的叔爷爷陈秀康。

  陈明初介绍,他从家中长辈口中得知,炮台岭的壕沟是在1928年时由红军和当地居民修建,其间多次爆发小规模战斗,炮台岭也数次易手。

制图:李多

制图:李多

  而在国民党反动派占领炮台岭期间,曾以此为据点,对周边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摸索、排查,有不少当地居民、中国共产党人在此牺牲。在这样的背景下,1930年陈秀康指引红军来到了炮台岭,一夜之间将这里攻破,并摧毁了山顶的军事设施。

  “虽然我从没见过我的叔爷爷,但这件事一直让我自豪。”陈明初告诉记者,“自这场战争后,我的叔爷爷就再也没有回过家,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来登记烈士名录,我们才知道他是烈士。”

  在陈明初看来,现在炮台岭山顶重见天日的壕沟,无疑佐证了自己叔爷爷的过去。

  在这条壕沟被发现后,当地村民陈联东积极走访了何建荣老人等多名高龄老人和烈士后代,期望通过他们的讲述,尽可能地还原当年的历史。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亲历了当年这场战斗的人都已不在人世,当年发生在这座小山里的战斗,也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

  03

  部门声音

  陈秀康系烈士

  当年在炮台岭究竟发生了什么?浏阳市党史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1930年时,红军第一次攻打长沙失败,红三军团从长沙撤退回浏阳,红一军团从江西前来支援,从南乡进入浏阳。当时浏阳境内有多支战斗部队,小规模战斗密集爆发。

  “当年东环村炮台岭上爆发的战斗,可能就是其中一起。”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但由于时间久远,当年的亲历者都已离世,炮台岭也一直没有被发掘。

  记者从浏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在浏阳市的烈士名录中确有陈秀康,他是第一批进入浏阳烈士陵园的烈士,荷花街道东环村人,1901年3月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为中共党员,任中共浏阳县西区委员会宣传委员,于1931年在大围山白沙被杀害。在迁葬到烈士陵园前,曾葬在了东环村苏家组。

  荷花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东环村的壕沟和1930年所爆发的战斗,目前正邀集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挖掘,“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挖掘出当年的历史,让烈士的事迹永久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