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里达:解构与嬉戏

 置身于宁静 2020-08-21

无论是柏拉图的洞穴喻,还是基督教的教旨都传达了一种“封闭性”的概念。在洞穴喻中,洞穴与洞穴外是隔绝的,因此人们无法追溯到洞穴外真正的光源,也就是真理的光芒;在圣经里,人类在世的时候困于这个世界中, 而生命的真实意义却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外存在于上帝身上。这样的封闭性承认了人类感觉世界背后的真正原理的存在,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神学都围绕着这样的真正原理展开。在这样的体系下,结构主义盛行, 而存在一个有限的,对立的, 可以被发现的系统产生了世界上全部的文化网络这一基本的结构主义假定也被广泛地认同。

结构主义致力于用固定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系统来解释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所谓哲学的不断发展,便是一个体系改善乃至推翻了另一个体系的过程。这样的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对于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使伦理中区分出了“善”与“恶”,使得政治中出现了“中心”和“边缘”这样相反且绝对的概念。在哲学上, 逻格斯(logos)成为了绝对的中心,哲学家们崇尚理性的普及和逻辑学的发展。然而在吸收了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尼采等人的哲学的基础上,德里达从根本上反思批判了传统哲学,并且提出了以去中心化和非封闭性(这两者常常被统称为“不可决定性”)为主要特点的解构主义。在这样的理论系统中,结构主义的稳定性被打破,单一性也被多元性代替。

第一位试图打破封闭性的哲学家是尼采,他在《查拉图斯如是说》中指出了“上帝已死”。换而言之,感觉世界并非是封闭的, 在这世界之外更无存在。海德格尔在这方面与尼采保持了惊人的统一,他并没有像黑格尔等传统的哲学家执着于写出一部荟萃思想之大成的代表作,反而为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命名为《路标》。与传统的思想是一座自成体系的大厦的看法不同, 海德格尔认为思想更像是一条路--不一定成系统,具有非封闭性, 而且无穷无尽。这样的想法德里达很是认同,并且将其运用到文本分析当中去。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文本包含了文字之外的绘画文本,音乐文本等。在德里达之前,作者中心论盛行:在这种说法下, 作品的作者拥有对于作品的含义的解释权,而只有这一种解释是正确的。德里达却认为, 文本是开放性的,书写语言是在受者不在的情况下起作用的,因此独立于作者的意图,故此对于其解释并无对错之分,应该用自由嬉戏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实际上,德里达对待自己写成的文本的态度就非常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往往是复杂的,晦涩的,充满隐喻,甚至模糊了哲学和文学的边界。这些作品是反讽式的,游戏式的,谜语式的,并且不乏实验性文本,受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较深。比如在他著名的《格拉斯》中, 德里达便将黑格尔和热内的文本陈列在一起并且插入评论,试图使各文本间互相干扰,从而对于任何风格(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的自足性提出挑战。就连”格拉斯”(Glas)在这里都充满着反讽意味,它说明了意指作用的结束,而书写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意向或者意义的交流。

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曾经分析过语言,言语,能指, 所指等几对概念。他认为,语言所有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 构成的;“能指”是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是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内涵。同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德里达在这种任意性的基础拓宽了,并且提出分延的概念。分延就是区分和推延。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分延的情景下,任何一般的指代系统都是“历史性地”作为一种织体被构成的。”此处的织体意为编织结构的实体。这种分延和散播一起构建了文本的意义,同时又为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事物是相互交织的提供了依据。如果说结构主义的主张是在系统中黑色与白色对立,男人与女人对立, 太阳和月亮对立,那么德里达就是在强调这些'对立面'并不完全对立, 它们互相渗透而且不可分离性。在他的理论体系下, 结构和生成是互相渗透的,历时和共时也是相互的。

德里达说, 逻格斯中心论以其对线性逻辑的关心违背了意义作为散播的真实动态,而散播是一种扩散,不应该被单一原则统一。这样的中心论是以对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的深刻误解为基础的,因为他基于这样的假设: 一个记号充分地代表着它的所指的意义,语言是对于现实的一个透明的窗口。然而在“散播”这一点上,因为语言不具有主体但是可以自发地进行充满能量和创造性的运动所以是语言决定了人的意识: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语言与逻辑的界限就是整个意义世界的界限”。有趣的是,德里达曾经在大约20年前来中国讲学时说过“中国没有哲学”这样的话,在此处,他指的大概是中国没有传统意义上“逻格斯中心论”的哲学,而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在德里达眼里,“传统并不是想丢掉就可丢掉的,用传统的方式与之搏斗,那你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他反对堂吉柯德式的反对,而认为游戏是最好的思想工具。面对传统无法通过批判而把它砸烂, 应该不断用新的思想结构来解读文本,通过解构与嬉戏获得其他的可能性。此处的嬉戏指的是一种自然,愉快,不被束缚地与文本发生交互的过程。每个人的理解都是被允许的,而自主的, 即使在别人眼里看来是荒谬无聊的。在逻格斯中心论中,或许是幼时生活在北非的缘故,在德里达眼里,这个世界应该是复杂的,多元的,自由的,互相渗透的。解构的运动并不从外部摧毁结构,而是以自由嬉戏的方式对于传统进行反思对于主体进行肯定对于结构进行解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